APP下载

浅谈常州市港航“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09-10汤岩张雪晶胡云超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常州市十四五

汤岩 张雪晶 胡云超

摘 要:常州地处江苏省东南部,位于长三角中心地带和沿江城市带,北依长江,南衔太湖。境内交通便利,水运资源丰富。新形势、新战略为常州港航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按照交通运输部、省厅、市局关于开展“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工作部署,结合常州市港航机构改革的重大转变,聚焦港航融合发展、加强五年系统谋划,开展常州市港航“十四五”发展规划,更好地发挥常州港航优势,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常州市;港航;“十四五”;發展规划

0 引言

“十四五”规划属于宏观性、全局性、综合性、引领性的近期规划,常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承担的《常州市港航“十四五”发展规划》是江苏省港航“十四五”发展规划在常州市的具体落实,是常州市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常州市港航未来五年发展的系统性谋划,是之后年度规划和专项规划的依据,是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阶段性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 编制背景

常州地处江苏省东南部,位于长三角中心地带和沿江城市带,北依长江,南临太湖,与上海、南京、杭州皆等距相邻,是京沪、沿江、南北中轴三大综合运输通道交汇点,拥有牵引南北、承东启西的战略区位优势。境内交通便利,水运资源丰富。

“十四五”时期,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的重要时期,是高质量发展、江苏自由贸易区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进程,建设交通强国,打造世界一流港口的关键时期,更是常州进一步提高在苏南地区和长三角区域地位的关键时期,要求常州港航更好地发挥服务支撑作用。2018年4月省委书记娄勤俭在常州调研时提出“常州要充分发挥工业明星城市优势,系统提升发展水平,努力成为我省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一面旗帜”。2018年3月省长吴政隆在常州调研时提出“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进一步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2 编制意义

新形势、新战略为常州港航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对常州港航提出了更高要求。按照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开展“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工作部署,结合常州市港航机构改革的重大转变,聚焦港航融合发展、加强五年系统谋划,开展常州市港航“十四五”发展规划研究,更好地发挥常州港航优势,提升港航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推进港航发展在常州“创新创智型城市、江苏中轴中心城市、产城融合示范城市”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做出更大贡献,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3 编制范围

本规划的研究范围是常州市内河航道和沿江、内河港口,以规划建设、综合服务、科技创新、生态绿色、治理体系等为重点领域,以2019年为基准年,2025年为目标年,在全面总结、分析常州市航道和港口“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发展成就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常州市港航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研究制定常州市航道和港口“十四五”期发展思路和目标,提出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4 主要内容

4.1 发展回顾

对照《常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常州市航道“十三五”发展规划》等规划要求,全面评估常州“十三五”期间港口与航道的投资完成情况、重点指标完成情况、主要目标完成情况、重点任务和建设项目完成情况等。

重点从港航发展环境、战略支撑功能、产业服务效能、基础设施条件、管理服务水平、转型升级进程等方面总结常州市港口航道发展取得的成绩,注重总结亮点做法。

4.2 发展形势

深入研判常州市港航未来一个阶段面临的宏观形势与发展环境变化,重点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水运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科技创新引领等方面分析常州市港航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要求。主要包括:

解读“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分析为常州市港航发展带来的机遇、挑战及要求;

解析国际经贸形势、“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等形势,分析新时代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江苏自贸试验区建设等新形势对常州港航发展提出的要求;

剖析交通强国和交通强省建设、运输结构调整等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形势,分析为常州港航发展带来的机遇和要求,如发展模式、发展方式变革、注重与综合运输体系衔接等;

梳理大运河文化带及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内河航运发展纲要等水运行业形势对常州港航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继续加大环保整治力度、注重资源节约集约等;

分析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港航领域的推广应用,以及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互联网技术兴起为常州市港航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港航智慧化发展、“港航+互联网”发展、新基建应用等。

4.3 需求分析

在发展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十三五”期常州港航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预测“十四五”期水运需求规模和运输结构变化趋势,包括运输需求总量变化趋势、运输结构变化趋势、对外运输需求变化趋势等。

根据常州航道货运量、港口吞吐量历史数据,以及航道货运量、港口吞吐量与GDP、城镇化率、工业生产总值、外贸总额等经济社会指标的相关关系,结合水运需求发展规律,综合运用时间序列法、回归分析法、弹性系数法等多种方法,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综合交通发展要求、资源分布开发特点等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

预测对象包括常州航道货运总量、分货种运量、运量结构组成、主要航道货运量,以及沿江、内河港口吞吐总量、分货种吞吐量。预测基年为2019年,目标年为2025年。

5 编制思路

本规划总体上将深入开展相关调研,全面总结、评估常州航道和港口“十三五”期取得成绩,高度凝炼发展亮点,深入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十三五”以来国家及江苏宏观形势及发展环境的变化,常州市委市政府战略发展要求,研判常州港航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综合判断腹地经济产业发展趋势及对港航的运输需求,预测常州市“十四五”港航需求水平;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常州航道和港口“十四五”期发展思路和目标,以高质量为导向,提出发展重点和任务举措,并给出保障措施和建议。

6 编制方法

本研究总体上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还将广泛采用实地调查、文献分析、类比借鉴、专家咨询、征求意见等研究方法,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6.1 开展全面深入的实地调查

只有全面、深入、扎实的调研,才能全面摸清常州港航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准确掌握腹地经济、产业、航运、港口等相关发展趋势,从而把握好研究方向。初步考虑,本研究的调研工作主要包括市港航中心相关部门调研、地方相关部门调研、重点港航企业调研等。

6.2 开展科学理论研究

研究将围绕主要内容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和分析,其中:发展现状主要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及对比分析法;港航需求水平的预测综合运用回归分析、弹性系数等计量经济模型和其他多因素影响下的动态联立方程,进行定量预测和综合分析;综合运用SWOT分析法,提出适合常州市港航发展定位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并通过必要的调查、勘察、研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多方深入论证。

6.3 组织专家咨询研讨

在研究过程中,充分依托行业专家的知识、力量做好项目研究工作。邀请相关专家对研究的框架体系、方法与思路、重点与结论等进行研讨和把关,充分保障研究成果质量。在研究过程中,还将充分征求港航相关部门或企业、地方行业管理部门等的意见,确保研究方案合理、可操作。

7 存在问题

(1)港航發展的外部制约因素越来越强,制约了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土地、环境、资金等外部资源制约因素越来越强,制约了港航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推进。通江口门德胜河航道受制于基本农田,前期工作推进进度不是很理想;沿江港口受政策环境制约,基本以保护为主,难以开展规模化开发利用;内河港口也是以整合、退出为主导方向,建设利用较为困难。

(2)内河水运受关注程度较低,养护资金投入不足。与养护需求相比,养护资金的投入较少,养护资金主要用于船闸的保养、航道疏浚及护岸维护,还处于应付航闸保畅和保障安全运营的阶段,无暇顾及航道沿线的绿化、景观、文化建设或改造,离航运现代化的差距还较远。

(3)人才保障力度还需加强。现状人才梯队、结构等不是很合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与当前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8 结束语

“十三五”以来,常州港航在建设、发展、转型、管理等各方面都做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相比,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和交通强国、江苏自贸试验区建设等新形势新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行深入总结和分析。因此,编制好《常州市港航“十四五”发展规划》是对常州市港航未来五年发展的系统性谋划,是年度规划和专项规划的依据,是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阶段性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蕾蕾,张秋平.融入“一带一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优势分析[J].商业经济,2021(2):132-134.

[2]高磊,黄良艳.海南自由贸易港背景下航运新特征对海事管理的要求及对策研究[J].中国海事,2021(1):50-52.

猜你喜欢

常州市十四五
常州市测绘院
教师作品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中国区域发展七十年暨“十四五”区域发展展望
浅谈“十四五”背景下湖南高职管理会计教育发展现状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