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合作探究教学方法研究
2021-09-10付远洪
付远洪
摘要:合作式探究法主要要求学生组成小组,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式的知识研究。小学数学教师在展开知识的教育时,有必要对合作探究教学法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尽量秉承着这种教学法展开知识的教学,以促使学生逐渐地形成较好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数学合作探究教学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在展开知识的教育时,有必要充分地关注和了解当下的教育形式,明晰当下学生的发展需求,将合作探究教学法应用到教育中,以让自身的教学发挥出生机。当然,在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时,教师应该促使学生组成小组,让学生更好地研究和探讨知识,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水平。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时间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合作探究教学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助力教育的发展。
一、设计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
合作探究教学法顺利实施的主要基础在于比较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的划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合作探究教学法时,应该充分地关注学生的小组合作形式,尽量依据学生比较具体化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比较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的划分。
为了对学生进行科学且合理的小组的划分,笔者会充分地明晰当下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性格特点。从学习水平方面,笔者会掌握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试卷解答情况、问题解答情况等等,并会依次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划分为优等、中等和有潜力这三个层次。从性格特点方面,笔者会掌握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展现出来的个性,并会加强对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以此明晰学生在领导力、实践力等多方面的特点,并会为学生标注上相对应的标签。接着,笔者便会对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使得组与组之间的学习水平相等,组内学生之间的学习水平差异大,且所具备的特点呈现出互补的形式。这样,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小组合作,笔者的小组合作教学法展开的能够更为顺利。当然,这样的学习小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隔一段时间,笔者会对学生进行重新的评估,并会以此展开对学生的合理化的学习小组的划分,以使得学习小组能够始终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二、布置难度适中的探究任务
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能够做到知识的针对性学习和认真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合作探究教学法时,应当尽量依据当下学生比较具体化的特点,向学生布置探究任务,促使学生依据任务进行知识的针对性学习和认真学习。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思维能力较差,对知识的学习经验不足,不了解知识自学的方式,也难以做好小组合作。因此,笔者在展开合作探究式教学时,会充分地明晰当下学生比较具体化的特点,并会向学生布置难度适中的探究任务。如,在讲授“复式统计表”这部分的知识时,笔者会依据当下学生的学习水平,向学生布置了解负数统计表和掌握正确填写数据的技巧的合作式知识探究任务,有关于进行简单的数据的分析的知识点并没有放在学生的知识探究任务中,而是决定主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这样难度适中的知识任务的布置,能够使得学生有探究知识的激情,让学生能够以比较积极且主动的姿态进行知识的探究,从而增强学生的知识探究结果。当然,笔者在平时教学的时候,也会多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以此了解学生所认为的笔者布置的任务的难度,让学生能够优化自身所布置的任务,更好地研究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教师在展开知识的教学时,还应该开展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的驱动下,更好地进行合作式的知识研究,以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小组合作,发展自身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年、月、日”这部分的知识时,笔者会在讲完基础性的知识后,开展名为’“日历制作”的实践活动。当然,笔者会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相对应的实践活动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日历制作激情,笔者会提供比较丰富的奖品,向学生表示会把奖品给与制作的日历比较具备创意性且准确性高的小组。这样,在笔者的教学指引下,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与同学认真复习所学习的知识,探究日历的形式,探讨比较创新性的日历制作方法,能够与组内成员分配好制作,以比较积极且主动的姿态进行小组合作。这样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小组合作技巧,也能够制作好日历,掌握本节所学习的相关的知识,增强自身的知识学习效果,使得筆者因此能够顺利达到知识教育的目的。
综上,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承担起属于教师的职责,从设计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布置难度适中的探究任务和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这三个方面,有效展开合作探究教学法,以促使学生不仅做好小组合作,还能够更好的探究知识,让学生因此获得综合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芳.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03):32.
[2]廖兴祥.新课改条件下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5(12):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