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广播电视编导实践技能提升的措施

2021-09-10喻憬

科技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互联网+互联网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随着新媒体的产生,为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带来了较大的挑战,需要广播电视加强技术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满足人们逐渐提升的观看需求,广播电视编导技能的提升主要依靠实践,在新时期下要求加强专业实践,提高将互联网技术与节目编导相结合的能力。本文主要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编导技能提出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广播电视编导;技能实践

引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技术创新能力是提升行业竞争力的基础,在广播电视编导行业,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成为了当前高校专业教学的重点,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背景的要求,需要高校课程设计结合实际人才需求,对课程进行合理规划,重视起实践课程在专业技能提升中的作用,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人才培养中。

一、“互联网+”视域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概述

广播电视编导对于人才要求相對较高,由于涉及较为广泛的领域,当前社会上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较大,因此要求人才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就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时代发展也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需要充分发挥专业的实践性和创造性等价值,在掌握基本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具有将其灵活运用到实际中的能力。在“互联网+”视域下,要求专业人才目光长远,对互联网技术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够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创新,促进和传统广播电视行业的转型,加强对互联网资源的利用[1]。

二、新时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实践课程

现阶段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主要依靠课外实践活动,以及一些实践课程能,然而受到设备限制,在实践课程中并不能保证全体学生拥有使用专业设备进行实践,受到资金限制,当前多数实践可能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学生缺少额外实践机会,主要实践课程来自于学校安排,通过一些专业实习和课程实习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对学生的技能提升需求。此外进入企业实习等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存在较多困难,媒体企业对于实习生有着较高的能力要求,一些能力不足的学生得不到通过实践提升能力的机会。

(二)广播电视受到新媒体的冲击较大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受到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传统媒体技术的更新也在逐渐加快,对于实践课程的设备要求正在逐渐提高,然而多数专业并不具备充足的资金及时对设备进行创新。在传统广播电视编导教学中,学校通常为学生配置了较为专业的实验室,能够满足传统节目制作的采集、编制、播出等工作,一些学校还会为学生配备相应的影视鉴赏室、非线性编辑室、演播厅等。然而在新媒体时代下,新媒体的产生为传统媒体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媒体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正在探索与新媒体融合的全新模式,融媒体的产生导致传统的设备已经无法满足广播电视的编导需求,加上专业建设的过程中缺少对“互联网+”的认识,专业教学模式缺乏改革,无法培养出与时代要求相符的专业人才[2]。

三、广播电视编导实践技能提升路径

(一)加强教学资源整合

为了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制定教学计划是应该加强对市场情况的考察,深入了解新时期下的人才需求,学校应该注重教学安排的灵活变通,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改革和创新,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就业需求。有关部门也应该重视起专业人才的培养,推动社会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社会实践机会,根据市场需求开展教学活动。此外随着近年来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在人才培养中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通过实践提升专业技能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高校可以成立专门的市场调研小组,对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进行反馈,为实践课程内容的创新提供依据[3]。

广播电视编导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随着观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节目编导技术也应该对应地做出创新,“互联网+”的发展为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广播新闻收看体验,因此广播电视节目应该注重服务水平的提高,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为观众带来一些情感上的共鸣。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起互联网资源,加强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互联网+”视域下为了通过实践有效加强技能运用,首先需要学生提升对“互联网+”的认识,并且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随着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当前观众获取的信息朝着碎片化趋势发展,无法保障信息的真实性和连贯性,而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沟通最大优势之一在于信息的真实性,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需要提升对信息的挖掘能力和洞察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应该注重组织学生对市场进行调研,在社会实践中提高把握时事热点的能力,根据社会的发展趋势对技能的应用进行创新。在新时期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需要根据实践课程内容对专业知识教学做出一定创新,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全面提高编导专业学生的技能运用能力,确保专业人才拥有较强的创新思维,以及对节目进行策划、调研的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互联网+”的发展对广播电视编导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以往的高校专业建设中忽视了实践课程的运用,导致学生不具备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的能力,并且缺少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创新思维,对此要求高校的专业建设中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对实践课程设计进行优化,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子月.“互联网+”思维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技能提升策略[J].记者观察,2020(06):105.

[2]高毓.“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传播,2020,12(01):85-86.

[3]邱月.“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探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23):120-122.

作者简介:喻憬(1998.10--),女,汉族,湖南宁乡人,本科学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  海口  571127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编导互联网+互联网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创新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改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