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李白骈文的“诗乐舞” 特征

2021-09-10林虹伶

今古文创 2021年25期
关键词:风格特征李白

【摘要】 骈文自先秦发端,兴盛于魏晋六朝,到唐代时已经有成熟的体式。李白作为盛唐时期的天才诗人,其骈文清新脱俗,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先秦时期,“诗乐舞”之说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典型特征之一,经过历史的发展演变,“诗乐舞”理论的范围有所扩大和延伸。纵观李白骈文,无论何种文体,都普遍呈现出了“诗乐舞”特征,本文以骈文的标准将李白之文进行分类整理,从“诗”“乐”“舞”三方面来讨论李白骈文的风格特征。

【关键词】 李白;骈文;诗乐舞;风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5-0042-02

“诗乐舞”是我国古典文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先秦时期“诗乐舞”之说就有所提及。《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志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①诗、乐、舞是古典文学作品中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而且三者之间有重合之处,可以互为补充。骈文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除了具备骈文的对偶、音韵、藻饰、用典等独特的形态特征外,诗化特征也非常明显,莫道才认为“以诗为文”正是骈文文体的本质特征之所在。②由此可见,引入“诗乐舞”概念來讨论骈文的特征是重要的参考标准。故本文以骈文的标准将李白之文进行分类整理,从“诗”“乐”“舞”三方面来讨论李白骈文的风格特征。

一、李白骈文的“诗”性

萧绎曾在《金楼子·立言》中对“文”的特征进行阐释,“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道会,情灵摇荡。” ③萧绎指出“文”有兴发感人的抒情性,而古代一以贯之的诗歌主流观念就是“诗言志”的抒情传统,从这一角度来观照李白骈文中的“诗”性特征,能更好地把握其文章风格。李白骈文中的抒情性在于摒弃了六朝骈文过分追求形式的特点,回归“诗言志”的传统,借助骈文来表达个人的理想与情志。

李白写诗作文“缥缈悠扬,迥出风尘之外,不作人间之语” ④,故号为“谪仙人”。“迩世说李白清才逸气,但谪仙人耳,此岂必然耶?观其诗,体势才思如山耸海振,巍巍浩浩,不可穷极。” ⑤李白在《与韩荆州书》一文中运用对仗工整的骈句,如“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臣,许与气义。” ⑥读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对表达李白的豪迈和自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和效果,他以高昂的情绪、强烈的自信向韩荆州叙说了自己的才识广博和技艺超群,渴望“一识韩荆州”。《文心雕龙·书记》有云:“评总书体,本在尽言,言以散郁陶,托风采,故宜条畅以任气,优柔以泽怀;文明从容,亦心声之献酬也。” ⑦可见李白借书体来“尽言”,事实上就是他表达自我、抒发真情实感的最好体现。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李白引用他人之言自荐,“前此郡督马公,朝野豪彦,一见尽礼,许为奇才。因谓长史李京之曰:‘诸人之文,犹山无烟霞,春无草树。李白之文,名章俊语,络绎间起,光明洞澈,句句动人。’” ⑧实际上是对自我的高度自信之言,这也是他的自传体悟。

二、李白骈文的“乐”性

《乐记》有言:“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后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⑨由此可见,音乐可以表达人的情感,注重音乐的文章不仅在形式上具有别样的美感,在情感表达上也有其独特的魅力。骈文本身就是一种美文,讲究对仗,注重声律。通过声调和音韵的和谐来加强音乐性,是骈文的一大特征。骈文主要以四言及六言组成句子,四言音节紧密但不急促,六言音节较长但不迂缓,因此节奏音韵更为强烈。骈文讲究句调音节之美,充分发挥了汉语的文化特质。

李白在行文语言用词上注意避免单调呆板的弊病,常在齐整的骈句中夹以散句,行文自由贯通,不受拘束,骈中有散,比整齐划一的骈句更具节奏韵律变化的音乐之美。如《大鹏赋》中几乎全篇都是骈句,其中夹杂“吾亦不测其神怪之若此,盖乃造化之所为。”“岂比夫蓬莱之黄鹄,夸金衣与菊裳?” ⑩等散句,显得灵动活泼,结尾也以散句收束全文,“于是乎大鹏许之,欣然相随。此二禽已登于寥廓,而斥鷃之辈空见笑于藩篱。” ⑪骈散相掺,文章更显生气,表现了李白自然洒脱的性格和灵动飘逸的行文特征。

骈文的节奏变化与平仄的协调是相辅相成的,李白将平仄的和谐处理得恰到好处,使得文章有了音乐般婉转流利、抑扬顿挫的情韵,凸显了文章起伏流畅的听觉美感。如《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⑫文章的平仄对应工整,如中间几联平仄相对,出句“景”为仄声字,对句“章”为平声字,下一联出句“园”为平声字,对句“事”为仄声字,依次类推,平仄相对应,有非常和谐的音乐之美。诗行整齐匀称,声调回环往复,随情变韵,平仄声交替使用,读起来抑扬顿挫,舒纡婉转,节奏鲜明和谐,呈现出灵动的飘逸之感。

三、李白骈文的“舞”性

李白骈文的“舞”性体现在其“清逸”之气,王运熙先生认为“唐代骈文,除少数作家(如初唐四杰、李商隐)的较多篇章深奥外,大多数作品是平易的,有的还相当通俗。” ⑬而“大诗人李白,所作骈文亦清朗明逸。”“由于不重辞藻的堆砌,因此,行文就比较自由畅通,贯穿着流动感。在这方面李白堪称代表。李白的骈文极富情思,气韵生动。不论是鸿篇还是短制,都是佳构。” ⑭清逸之气最突出表现在大赋中。李白的大赋气势雄浑,俊迈飘逸,极富盛唐气象。聂石樵曾在《唐代文学史》中评价李白的赋“既有沿袭汉代文赋之轨迹,又有骚赋、骈赋之韵调和散文之畅达。体式多样,不拘一格。文笔纵逸,气势豪迈。” ⑮如《大猎赋》“斩飞鹏于日域,摧大凤于天墟。龙伯钓其灵鼇,任公获其巨鱼。穷造化之谲诡,何神怪之有馀。” ⑯李白用光怪陆离的神话传说,发挥纵横飘逸的想象,营造了一个超现实的世界。祝尧在《古赋辨体》中评价《明堂赋》“盖汉赋体未甚俳,而此篇与后篇《大猎》等赋则悦于时而俳甚矣。晦翁云:‘白有逸才,尤长于诗,而其赋乃不及魏晋。’斯言信矣。” ⑰可见李白在大赋中运用骈句铺陈描绘空间场面,如雄鹰俯瞰,包罗万象。这使得李白大赋的风格除了有雄奇的气象外,还增添了飘逸洒脱之风,气韵更为生动。

于景祥在《唐宋骈文史》中肯定了李白的骈文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其骈文不仅对盛唐骈文有直接影响,对后世骈文的发展也有突出贡献。“李白的骈文在盛唐文坛上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其流美自然、清新爽利之风格,飘逸豪迈、雄伟壮丽的格调和气势在当时和以后是难以企及的,他不但把骈散融为一体,寓单于复,奇偶互用,把‘燕许’骈散结合的创作方法发扬光大,更以其高昂激越的格调,奏响了盛唐骈文的最强音,成为骈文领域里盛唐气象的最杰出的代表。” ⑱

由此可见,李白骈文应受到更多关注,将其骈文置于骈文演进的历史进程来讨论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侧重从“诗性”“乐性”和“舞性”三方面讨论李白的风格特征,也是从另一个侧面探析了李白骈文所表现出的盛唐气象风貌。

注釋:

①郑玄、孔颖达:《毛诗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4页。

②莫道才:《以诗为文:骈文文体诗化特征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第74-79页。

③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73页。

④⑤裴斐、刘善良:《李白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90页,第115页。

⑥⑩⑪⑫⑯(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240页,第9页,第10页,第1291页,第75页。

⑦(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⑧(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247页。

⑨郑玄、孔颖达:《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60页。

⑬王运熙:《关于唐代骈文、古文的几个问题》,《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66-70页。

⑭莫道才:《骈文学探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74页。

⑮聂石樵:《唐代文学史》,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26页。

⑰詹瑛:《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823页。

⑱于景祥:《唐宋骈文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8页。

参考文献:

[1]周勋初.李白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莫道才.骈文学探微[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莫山洪.试论骈文的审美基础[J].柳州师专学报,1996,(02):16-19.

[4]莫道才.以诗为文:骈文文体诗化特征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2):74-79.

[5]冷成金.试论骈文的美质美态[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01):3-5.

[6]潘慧琼.黄河波浪青天涌,清水芙蓉玉壶天——论李白文的风格特色[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2):34-37+40.

[7]熊礼汇.试论李白骈文的美感特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3(05):58-67.

作者简介:

林虹伶,女,广西玉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猜你喜欢

风格特征李白
唐?李白 《客中行》(草书)
诗仙李白的归宿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北海与上海两地水彩画比较研究
浅析蒙古族民间舞蹈中“绕肩”的审美规范
肖邦《降b小调夜曲》(OP.9NO.1)的演奏特点与风格特征
倒下的那一刻
品味元杂剧《窦娥冤》的人物形象和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