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2021-09-10张新义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1年8期
关键词:技师学院培养模式职业院校

张新义

摘要:“3+4”预备技师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是技工院校技能人才衔接模式的一种新尝试。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和自身条件确实试点专业和实施学生群体,组建预备技师班、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注册学籍、实施教学。通过学生自愿报名、系内选拔等程序,组建预备技师班,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科学合理的预备技师人才贯通培养模式。

关键词: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技师学院;职业院校;培养模式

2018年初,以“中兴事件”为典型代表的中美贸易战,给了中国一记棒喝,也才真正让国民觉醒。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恍然大悟的论调:贸易战的本质是芯片技术战,我们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多个领域的核心技术差距还那么大。在国家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代背景下,更好更快地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被视为提升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政府部门也出台了大量配套的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学校加大力度培养具有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鉴于国家工业振兴需要、学校招生发展需要、学生自身就业需要,我们结合成都市技师学院现有的直升预备技师模式,探索规范程度更高、更加科学合理的技师学院“3+4”预备技师人才贯通培养模式。

一、人才贯通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

技师学院是培养高级工、技师等高层次技能人才的摇篮。但随着招生困局、就业难题等客观原因,技师学院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可以说是冷暖自知了。当此情形,探索适合技师学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必要和迫切。例如:重庆市从2015年起,实施“五年制”和“3+4”两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2015年,该市遴选了3所应用技术本科院校、7所高职院校、14所国家(市级)中职示范校作为第一批改革试点学校,招收试点学生1700余人。这种“3+4”分段人才培养模式是指符合报考条件的初中毕业生按照招生相关程序,进入试点中职学校试点专业学习3年后,经考试合格,转入对口的本科院校相应专业学习4年。7年学习期间,由试点院校统筹建立文化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课衔接贯通的教学体系,系统培养全日制本科层次、专业理论扎实、技术精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一定的计划性。

二、人才贯通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

十多年前,数控技术还是热门专业,人才缺口还比较大。现在,机械加工已经逐步迈向智能制造、3D打印等新方向,一些贡献不大、附加值不高、可替代性强的岗位将面临被社会淘汰。进入预备技师阶段学习后,学生需要参加成人高考,根据考试成绩,确定就读三年制成教高中起点专科或五年制成教高中起点本科。如果两者的分数线都没有达到,还可以选择国家开放大学的专科学历。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突出,也可以参加含金量更高的自考专本科学历。上述设计,考虑了不同起点学生在预备技师层次学习中的对接,符合技师学院生源复杂的特点,可操作性强。二者的人才培养方案既要突出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的区分度,也要注重阶梯性和延续性,以知识衔接为出发点设计独具特色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以技能提升为主线整合课程资源和开发教学模块,即以考取技能等级证的知识要求规划课程。如果条件成熟,还可以将“3+4”预备技师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延伸,即入学条件包括三年制技工学校、职业中专、职业高中,则可以为所有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梯度化的技能提升路径。

三、人才贯通培养模式的实践及反思

2014年起,成都市技师学院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和自身条件确实试点专业和实施学生群体,在中级工班数控技术和模具制造2个专业作为3+4预备技师层次的试点专业。在原来学制的基础上,注册预备技师学籍,有序开展教学工作。讨论研究短学制预备技师班的学籍注册及学历定位工作。实施过程跟踪,及时发现问题,完善培养方案。

(一)班级管理衔接

在“3+4”预备技师衔接模式中,预备技师层次的学生都是由三年制中级工班学生直升而来。学生的自律意识本就不强,且成员来自于不同的班级,预备技师班的学生管理颇费工夫。如果沿用原来的班主任,则存在多个班主任交叉管理的情况,对学生的请假、违纪等处理不便。如果安排新班主任,学生们已经熟悉了原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对新班主任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如果进入预备技师阶段的学生来自于技校、职业中专、职业高中等不同类型的学校,管理难度将会更大。

(二)教学管理衔接

预备技师班学生选自于中级工班,其综合能力略高于中级工班学生的平均水平,但是差距不明显,兼之“3+4”预备技师培养模式教学周期长,教学实施起来同样存在很大难度。有鉴于此,在教学管理的衔接上,应尽量做到分层次、精准化。中级工阶段,基础课程较多,班级人员相对固定,适合采用班级集中制教学。预备技师阶段,实践课程较多,参加集训队的学生较多,待班上课的学生人数较少,教学方式可以更加灵活。任课教师仔细研读课程标准,严格按照授课计划和教学周期开展教学,选择符合学生群体特点的教学方法。由于预备技师班的教学要有延续性,教师在前三年和后四年的教学中都不得随意调整教学内容和更改授课学时。

(三)校企互动衔接

职业学校是培养职业人才的场所,但是纯粹的学校教育,很难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合格员工。特别是对高层次的技能人才,学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學习与实习的深度融合,能有效增强学生对岗位工作的适应力,实现学生与员工的无缝衔接。预备技师阶段的最后一年,学校安排学生到企业半工半读。学校选派职业指导方面的教师驻企业对学生进行实习管理,安排专业实习老师定期到企业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与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学校与企业的过渡衔接顺畅。

近年来,高中起点的预备技师层次的学生招生不易,难以组班。“3+4”预备技师模式衔接,让学生既学习了技能,又拿到了学历。在学历层次代表工作机会和生活水平的社会现实面前,满足了考不上高一级学校的学生及其家长的小期许,提升了技师学院招生的吸引力,增加了技师学院的招生渠道。故而,关注职教体系内技工教育与技师教育两个层面的衔接沟通,有利于提升普通技术人才的技能水平和学历层次,有利于技工学校的学生就业和技师学院的技师招生,也为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拓宽了路径。

参考文献:

[1]陈本锋.“3+4”预备技师技能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衔接探讨——以技师学院“机械制图”课程为例[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9,(01):119-123.

猜你喜欢

技师学院培养模式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试论强化技师学院英语差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
徐州技师学院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新途径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