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山东五月十三祭天习俗为例的关公信仰研究

2021-09-10秦凤伶

今古文创 2021年21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

【摘要】民间信仰是民俗学中的重要概念,关公崇拜是民间信仰的一种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自从关羽封神以来,民间各种关公祭祀活动至今长盛不衰,已经脱离了宗教性质,开始逐渐成为民众的日常活动,并作为民众的精神寄托所存在。关公崇拜构建了民众对道德品质的心理需求,反过来民俗文化的变迁也在塑造关公信仰。民间关公崇拜的信仰习俗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如何更好地传承关公信仰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区域性民间信仰;关公崇拜;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1-0048-03

一、民俗学中的民间信仰研究

民俗学的研究,离不开大众的日常生活,钟敬文先生早在著作中提到,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民(主要是劳动人民)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①(钟敬文,1987),不同的国家、地区,不同历史文化背景,都是塑造当地民俗的因素。“民”作为民俗的主体,特定群体中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构建并传承了民俗文化。因此可以说民俗源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世界,而民众的生活世界不仅仅局限于民众的世俗生活,他们的精神信仰生活亦是民俗学的研究范围。

关于民间信仰的概念,最早来源于泰勒的万物有灵论,原始人持有的世界观不足以支撐其对所处世界的所有事物进行科学解释,因而产生了一种原始的信仰观念,认为万物有灵,所有事物人格化,为他们赋予了灵魂,万事万物都有其灵魂掌管,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民间信仰。这种信仰观念一直延续到近代社会,直到近代科学发展以后这些民间信仰便不再占据主流地位。但是在社会层面上,民间信仰在传承的过程中已经融入民众的日常社会生活,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被吸收成为民俗的一部分内容。萧放认为,“民间信仰是民众对待自然社会的一种精神态度” ②(萧放,2010),他认为信仰不同于迷信,信仰是民众的一种情感需要,来满足他们对生活的认知,为他们的生活提供理论指导。乌丙安通过比较民间信仰与宗教之间的区别,将民间信仰和宗教的概念区分开来。民间信仰与制度型宗教不同,往往是自发的,与集体生活紧密关联,通过仪式活动反映了民众的心理需求。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教义,民间信仰也被华裔学者杨庆堃称为“扩散性宗教”,他认为民间信仰将世俗生活和世俗制度连接在一起,通过祭祀典礼、祖先崇拜、英雄崇拜等仪式活动,使其与社会秩序产生联系。总而言之,民间信仰一方面承载着民众日常生活的需求,是特定区域社会中形成的特定文化民俗,另一方面也具备构建社会秩序的功能,有些民间信仰是基于统治阶级治理需要而构建出来的。

二、作为民间信仰的关公崇拜

中国本土的民间信仰复杂多样,但往往被排斥在制度性宗教之外,并且由于其他宗教传教的原因,学者们曾一度将中国的民间信仰与迷信、反科学等形象挂钩,直接否定了中国民间群众的日常生活习俗信仰。不过由于现在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重视作为当地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的民间信仰,强调中国本土的民间信仰在广义上可以看作“一种原生态的宗教——文化现象群” ③(张志刚,2018),这种民间信仰既包含了宗教性质的功能与属性,也存在文化上的民风民俗等日常活动的传承。可以说,中国本土的民间信仰体系,是世俗性和神圣性的统一,是宗教与民间大众习俗、文化、历史相融合的产物,是乡土社会原生态社会背景下民众对宗教与日常生活的理解,是一种区域性的解释日常生活的价值体系。民间信仰的神灵体系有其具体的分类,汉族民间信仰大致可以分为“祖先崇拜、人鬼信仰、神明信仰、自然信仰和巫术信仰” ④(邢莉,2016),关公崇拜是由于历史的推进,民众将历史中的著名英雄人物创造成神明的民间信仰,并由历朝不断推崇强化演变至今,是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紧密连接的神明信仰。

关公,其作为人的形象即关羽,是三国时期蜀国刘备的属下,在当时曹操曾一度想要将关羽收归己用,但关羽顾念旧情选择忠于刘备,并成为了刘备的得力干将。由于历史故事的不断演化,尤其是《三国演义》突出显示了关羽的文武双全,有勇有志,忠肝义胆,后人将关羽与孔子并称为武圣人与文圣人,逐渐开始推崇关羽忠义的事迹,成为了忠义精神文化的代表人物。早在五代时期,关羽就作为刘备的追随者进行陪祀,建立关庙的最早记录是在隋唐时期,明清时期关公已经成为道教重要的神了。

根据史书的历史记载和相关关公崇拜的文化研究,关羽武圣人形象的塑造包括两方面,一是统治阶级的政治需求,二是民众日常生活中对美德的心理需求。根据史料记载,“关羽的身份在隋朝时开始发生转变,佛教最先将关羽纳入宗教体系” ⑤(王亚楠,2019),佛教通过杜撰关羽显圣的事例来传教,开始将关羽神化。唐朝时期关羽作为神明已经有关帝庙受大众祭祀参拜了,宋代受统治者不断追封关羽的称号的影响,关羽的神圣形象逐渐被主流社会所认可。但也有学者认为封号可能是当地通报显灵事件之后自下而上的请封⑥(朱海滨,2008),封号的意义代表了统治阶级对地方民间信仰的认可。明清时期,统治者对关公的崇拜更甚,顺治九年(1652年)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使关羽成为与孔子并列的“武圣”。统治阶级对关羽的封号极大地推动了关公崇拜在民间的发展。另一方面,民间信仰的主体是“民”,民间信仰的世俗性也体现在满足民众精神生活需求上。梁启超认为中国的民间信仰存在“崇德报功观念”,祭祀是为了向有恩于我们的事物回报。关公作为三国时期的一员大将,为保家卫国立下功劳,保护了国家的子民,所以百姓为了回报英雄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在他死后为他立庙祭祀,报答自己的感激之情。另外,关羽的事迹被写入小说传记中,一方面传奇性的故事满足了民众休闲娱乐生活,同时也表达了战乱时期民众对保护家园的英雄的尊敬和崇拜,以及对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的追求。

三、山东地区的关公崇拜现象

关羽的故乡是山西,所以最早出现关公崇拜的地方也是山西一带。“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是关公故里,围绕关公形成的关公祖庙信俗内涵极其丰富……这里自古以来都要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关帝生辰、四月初八及九月初九举行庙会,久之形成习俗,一直沿袭下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关公信俗)。后来随着佛教和道教对关公崇拜的推广以及统治阶级的认可,逐渐传播到其他地区,甚至现在海外许多国家的华人也非常信奉祭拜关帝。关公崇拜在明清以前传播并不广泛,主要集中在山西以及关羽生前生活过的地区,明朝初年,为了解决山东地区因为自然灾害和战乱导致的人口锐减问题,鼓励外地居民迁移到山东。“大量山西、河北移民迁徙至山东,山西籍移民的涌入,对关帝信仰的进一步普及起了推动作用。” ⑦(王亚楠,2019)移民早已将关帝信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来到山东之后也将祭祀关帝等文化习俗带到了当地。

提到关公祭祀的日期,说法并不统一。在河南洛阳,“关林庙会于每年春、诞、秋三祭日即正月十三、五月十三、九月十三举行,祭祀仪式汇集了狮舞、鼓舞、武术、杂技、面塑、海神、高跷曲子等洛阳地方民间艺术,同各种信俗传说融为一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关公信俗)。在山东济南,五月十三祭天习俗流传很久,每年农历的五月十三日,会祭拜关公,在济南柳埠镇一带,还会前往当地的天齐庙举办祈雨仪式。根据当地老人所言:

俗话说大旱不过五月十三,五月十三都说是关老爷生日,也有的说五月十三是关公“磨刀日”,传说龙王祸害百姓,大地一片干旱没有雨水庄稼长不出来,百姓没饭吃,就去关公庙祈祷求雨,关公听到了之后就去在五月十三这一天磨刀讨伐龙王,让龙王为百姓降下雨水,后来每到五月十三关公就会去磨刀,磨刀就会下雨,下雨就是吉祥,就说明在这以后一年里都是“风调雨顺”的。所以后来五月十三这天家家户户都开始包饺子供养关老爷,感谢他为我们做的好事,也是向他求雨,保佑我们庄稼的收成好。

民间的各种岁时节庆仪式往往是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对天气变化和社会动态的观察,祭天活动实际上是人民群众在面临天灾时,借助关公来表达自己对命运的抗争。祭天仪式纪念关羽忠义精神的同时又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人民群众面临天灾的精神寄托。现如今,五月十三祭天习俗已成为济南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祭天活动逐渐发展为一种民众的娱乐休闲活动。根据访谈发现,当问“五月十三是什么日子”时,年轻一代并不知道,也没有人了解这个祭祀习俗的由来。在过去生计方式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粮食收获与当年的气象直接关联,雨水充沛意味着庄稼的收获会丰收,干旱天气收成不好则可能会难以维持生计,民众将希望给予关公,一方面体现了关公为国为民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受到百姓爱戴和信任,另一方面,是民众将信仰纳入了自己日常生活世界,精神信仰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当日常生活中的物质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常常会从信仰中获得安慰,而不是寻求统治阶级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众与统治阶级的矛盾。在现代社会中,大部分人处于城市生活,很少与粮食的生产直接发生联系,天气的变化对城市居民影响较小,所以逐渐没有年轻人知道五月十三的祭祀活动了。

四、民俗传承现状分析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与本土的历史文化传统密不可分,并以传统文化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民俗文化的传承不仅是民眾学习生活技能,从而达到满足独立生存的需求,其重要作用也体现在构建人类的精神世界,满足人类精神或者情感上的需求。这种精神需求包括对知识的需求,对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需求,对良好社会风气的需求,以及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生活的需求。通过民俗文化的传承和民间信仰的建构,关公信仰文化传承可以将关公的忠义精神以信仰民俗的形式传递给下一代,并反过来激励后代崇尚优秀道德文化精神,各种祭祀活动扩大了关公信仰的影响力,通过关公崇拜潜移默化影响民众的道德观念,树立了优秀的道德榜样,一定意义上也将关公文化所代表的道德观念与价值理念传递到大众生活之中,有利于社会层面的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

由于民俗传承不仅是文化象征符号的表达,更是民间群体现实需求的反映,在一个特定地区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人民对民俗的需求也是特定的,当区域内的自然或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后,其内部群体对民俗文化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民俗文化事象也在发生变化,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当旧的文化民俗事象不适应当前社会变迁时,就会被摒弃。当现代社会文化不再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经济基础时,五月十三祭拜关公祈雨的习俗就不再适应当前社会人们的心理需求,因而逐渐无法得到传承。现代社会受商品经济的影响,关公崇拜更多的是作为财神进行供奉,体现了现代人对物质的追求,并且祭拜仪式融入日常生活,很少有大型的集体祭拜活动,祭拜也不再注重气候节气的变化,这就是文化变迁所带来的民俗文化的涵化。

关公崇拜一直在传承,但其旧有的文化内涵在逐渐发生着改变,五月十三祭天习俗虽然已经不适用于当代社会,但其包含着历史上普通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质朴追求,是一笔精神财富,如何更好地保存原有的民俗是当今学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民俗传承的方式多种多样,以传承途径分类大致可以分为“口头传承、行为传承、心理传承与文字传承”。五月十三祭拜关公习俗有年长的人通过叙事、传说故事、谚语等方式的口头传播,也有“包饺子祭拜关公”的行为传承,但显然在年轻一代中并没有得到很好传承。首先,要想更好的传承需要有特定的场域。过去,村落是发生民俗传承的重要场所,民俗传承发生在村庄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包括各种祭拜仪式。由于社会城市化建设的快步发展,村庄的规模已经不能适应民俗传承的需求,这就需要城市建设者提供相应的场所营造出民俗传承的场合,比如修缮关公庙,举办大规模祭拜仪式等。其次,民俗需要传承人专门的完整的传递。在老一辈人口中的民间信仰很难使其具体化,需要有专业知识的人进行完整的传授和表演出来,才能使后来的人对民俗知识有清晰完整的认识。他们恪守民俗文化的规范,熟悉民俗信仰中的制度与规则,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即使社会文化发生变迁,他们也能保持民俗文化的原始性不偏离,在文化传承中占有重要地位。总而言之,民俗文化的传承任重道远,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为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注释:

①钟敬文:《新的驿程》,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99页。

②萧放:《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间信仰重建》,《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5期,第61页。

③张志刚:《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民俗研究》2018年第4期,第15页。

④邢莉:《民俗学概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26页。

⑤王亚楠:《明清山东关帝信仰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第9页。

⑥朱海滨:《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近世浙江民间信仰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

⑦王亚楠:《明清山东关帝信仰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第15页。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新的驿程[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2]萧放.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间信仰重建[J].探索与争鸣,2010,(05).

[3]张志刚.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J].民俗研究,2018,(04).

[4]邢莉.民俗学概论新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5]王亚楠.明清山东关帝信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6]朱海滨.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近世浙江民间信仰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秦凤伶,山东济南人,宁夏大学回族研究院2019级研究生。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略论贵州茂兰自然保户区民俗文化的保护
城市化进程中的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对策分析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互联网+”促进民俗文化活态化
民风民俗
关于发展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的思考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