妓女形象塑造在当代文学作品中的阐释
2021-09-10朱一凡
朱一凡
【摘要】妓女形象在我国古代和当代文学作品中是比较常见的人物形象。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妓女形象所代表的思想意识斗争态势也有所不同。在我国当代文学作品中,赋予妓女人物形象不同精神内涵,能够体现不同阶级对女性命运的评价方式。针对不同时代背景和社会形态的文学作品,妓女形象是整合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关键代表。本文着重研究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妓女形象塑造过程。
【关键词】当代文学;妓女;形象塑造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1-0032-02
在不同时代背景中,女性人物形象的书写与塑造,是体现性别意识觉醒程度的重要文学内容。在传统文学作品中,作者受到主流思想禁锢的限制,只能从生活细节中发掘和联想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随着新时期解放思想潮流的涌动,体现不同社会问题的妓女人物形象被塑造被挖掘。针对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不同视角,对妓女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也是进一步发掘性别意识的过程。
一、当代文学作品中妓女形象的社会背景探析
(一)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叙事,是塑造女性人物形象非常显著的写作手法之一。在当代文学作品中,受到文学写作主题的限制,作品中体现的价值观需要符合社会主流发展方向,因此只能从日常生活中着手描述小人物的叙事内容。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日常生活叙事体裁可以进一步完善不同角度的人物塑造能力[3]。很多读者对无法共情的时代背景感到陌生,也无法做到沉浸式体验。日常生活叙事的方式,能够进一步表达妓女人物形象与底层群众人民的诉求,读者会从不同角度思考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多种现象和问题,达到精神塑造的写作目标。妓女形象本身体现和丰富了小人物角色背后的意识觉醒过程,对于日常生活的叙事方式,能够充分体现作者对人性以及生存发展方式的深度思考过程。日常生活叙事手法,是体现重要社会命题的关键取材方式。
(二)社会过渡
在不同社会转型阶段,能够进一步抒发社会责任感和群众的呼声,可以通过描写具体的妓女人物形象,完整表述不同社会转型时期的民众诉求。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故事背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划时代意义的。在我国不同发展关键阶段,不同阶层和民众的诉求也有所不同[1]。不论是建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信息革命时期等,都属于社会转型阶段,也是逐步完善人物性格塑造的过程。针对不同社会转型阶段中的写作时代背景,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妓女人物形象,其表征意义和精神内涵主要从需求矛盾以及精神诉求两个层面进行塑造。在当代社会转型阶段,思想发展的潮流决定了主流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也从侧面体现出时代发展的核心价值观[2]。社会转型阶段是叙述民众不同需求的关键时期,也是协助塑造不同妓女形象的时代背景。
(三)性意识觉醒
性意识的觉醒,是将传统文学模式中性别对立的表述方式进一步淡化的写作过程。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女性意识正在逐渐觉醒,对于多次思想意识解放潮流的冲击,妓女人物形象能够充分表达女性向往爱情和性欲望的具体写作手法。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性别意识的思潮在逐渐发展,将以往淡视的女性身份重新完成精准塑造的过程[4]。女性在性意识的觉醒期间,对主流社会事项的思维模式也有很大转变,这在很多当代文学作品中能够充分体现。针对妓女人物形象对性自由意識的塑造过程,需要作者将不同层次赋予到人物精神层面,逐步完成个体化文学创新作品。对于具有时代特征的女性意识觉醒,在不同当代文学作品中能够观察到很多内容,从抒发感情、欲望描述等多个层面,充分表达对妓女人物形象塑造的精神内涵表征意义。
二、妓女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隐含思想
(一)不同阶级的交互
传统文学作品中塑造了较多妓女人物形象,比较经典的人物角色有杜十娘等,很多文学作品中的妓女形象实际体现了底层阶级与上层阶级之间的交互情况。妓院是妓女和达官贵人进行信息交流的场所,也是体现不同时代背景中利益冲突的场所,其中体现了各类生活形态[5]。妓女在传统文学作品中属于底层阶级,根据不同朝代中对妓女形象的褒贬评价,深刻抒发了不同阶级层次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很多经典的妓女形象,能够体现不同精神内核,根据人物的性格类型以及精神文化内涵,可以进一步探知底层阶级与上层阶级之间的直接冲突与间接冲突现状。在明末清初时期,大量涌现了体现底层群众生活艰难的妓女形象,对国家对民族做出突出贡献的妓女,会让男性感受到屈辱和惭愧。底层阶级与上层阶级的交互,不仅需要将日常生活细节进行详细描述,还需要将人物背景和时代相关联。
(二)女性主体意识的涌现
女性主体意识的涌现,性别意识的觉醒,是塑造妓女人物形象过程中的关键内容。不同时代背景中女性的社会地位不同,妓女作为底层阶级,是体现男尊女卑思想的载体。传统文学作品中对妓女形象的描述,符合主流思想的发展步调,在传统儒家思想体系中,妓女注定低人一等,也体现不同性别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与矛盾。女性主体意识的涌现,是详细描述妓女形象的开端,也是强化性别意识的表现。在不同阶段的思想解放思潮中,妓女形象有些属于仁人志士的代表,有些属于进步阶级的代表,有些属于独立人格的代表。不同性格的妓女人物形象,丰富了女性意识觉醒过程,也体现了不甘于性别意识禁锢的现状。
(三)性别对立下的产物
在传统文学作品中,妓女形象是性别对立下的典型产物。由于在传统封建社会中妓女地位的低下,也能侧面体现社会的黑暗与腐朽,男权社会对女性形象的严重压迫等。不论是悲剧还是喜剧妓女人物形象,能够体现不同时期的男女地位差异。例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遭遇男女性别对立的不公平对待,其中也体现了女性抗争意识,以及传统封建社会中男权的腐败不堪。性别对立的时代背景中,大多数作者都会如实描述妓女人物形象的悲剧色彩,也体现了女性对黑暗命运的抗争过程。在《金瓶梅》中,妓女是可以轻易买卖的角色,男性对女性的糟蹋与摧残,在具备时代特征的同时,也表现了性别对立的不良后果。
三、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妓女形象塑造
(一)男性作家笔下的妓女形象
男性作家笔下的妓女形象,普遍存在被抛弃的命运结局,体现底层女性生活的苦难,体现女性经历的心灵撕裂过程。传统思维模式中的妓女人物形象普遍被大多数群众歧视,很多人物在根本意识上认为妓女属于突破道德底线的产物。因此被抛弃的命运是妓女人物形象非常普遍的结局。对于职业妓女人物形象,在男性作家的笔下,对身体欲望和金钱的渴望,远超乎常人,但是双重渴望并不能够在时代背景中被满足,也体现了阶级矛盾和利益冲突的现象。妓女作为不同阶段社会的底层女性代表,只能通过出卖身体获得生存的资本,无法争取更高的生活物质基础保障。在贾平凹的《高兴》里,底层男性和女性之间仍然存在歧视链,并不会同情底层女性的生活状态。在男性作家笔下的妓女形象,是体现社会矛盾冲突的关键手段,也体现了男女性别存在对立状态的现状。
(二)女性作家笔下的妓女形象
不同于男性作家塑造的妓女形象,女性作家笔下的妓女形象更偏向于体现人性的阴暗、被压抑的内心世界、对男权话语的反叛等层面。在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中,基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人物之间的利益冲突非常明显,但是不同性格的妓女形象对时代冲突与人性描述有很大不同。妓女虽然承载了很多边缘气息,并不会从主流思潮中抽象出较大的矛盾与冲突。但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妓女与学生两个角色对同样事件的态度有很大差异性,其中主要体现人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与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妓女形象有很大不同的是,女性作家笔下的妓女形象不仅需要表征两性意识觉醒的态度,还需要将时代背景和主流意识冲突之间的互相渗透充分体现在妓女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中。
(三)相同故事的不同描绘角度
我国当代文学作品中,很多故事都基于妓女形象从良返回社会继续生活的题材展开叙事。对于此类对相同故事的不同描绘角度,从侧面体现出不同作家对同样社会现象的解读有很大差异性。《青山绿水》和《底片》都是描写妓女从良之后的生活,但是《青山绿水》主要从妓女人物形象与女性优秀品质的角度描述两性之間的关系,其中主要体现了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过程。在《底片》中,采用大量的插叙和倒叙手法,将妓女从良前后的生活形态进行对比,女性对社会中的道德底线以及欲望诉求有很大不同,妓女职业对人性的挑战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针对相同类型故事的不同描绘角度,在不同作者的角度能够体现多样化的精神内涵,也能够体现多层次的矛盾与冲突。
在传统文学作品中,作者受到主流思想禁锢的限制,只能从生活细节中发掘和联想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随着新时期解放思想潮流的涌动,体现不同社会问题的妓女人物形象被塑造被挖掘。在我国当代文学作品中,赋予妓女人物形象不同精神内涵,能够体现不同阶级对女性命运的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雷光高,王军涛.妓女的一生——也论《救风尘》中的三个女性形象[J].青年文学家,2018,(26):144-145.
[2]覃承华.坏女人、妓女与新女性:《太阳照样升起》中的女主人公形象考辨[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0,31(01):98-109+159.
[3]刘冰.名士风流与妓女大义——论《桃花扇》人物形象塑造的反讽意味[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9,40(12):62-65.
[4]黄立改.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典型东方女子——浅析严歌苓《扶桑》中的妓女扶桑形象[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19,19(02):66-72.
[5]黄香文.社会转型的镜像:浅析老舍在《月牙儿》中的妓女形象描写[J].大众文艺,2019,(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