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言×语” 类网络新词的多角度研究
2021-09-10殷秀
殷秀
【摘要】网络新词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网络新词有利于剖析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情感。本文以“×言×语”类新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来源、造词方式、功能分布和附加色彩等,并进一步探寻“×言×语”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新词;造词机制;派生途径;功能分布;词义色彩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1-0115-02
一、前言
因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交际中有许多新词不断产生。“×言×语”类词语,传统上有“甜言蜜语”“花言巧语”“胡言乱语”“豪言壮语”等用法。2019 《微博之夜》公布的年度流行语里,“明言明语”一词被近30万名网友投上第9名。这是源于演员黄晓明在一个综艺节目《中餐厅》中的“霸道总裁”式表现,因黄晓明所说的话十分霸气,从而引发网友们的效仿,创造出了“明言明语”等逗趣的叫法,并产生了一系列以“×言×语”为固定结构的网络新词。
二、“×言×语”类新词的来源
“×言×语”类新词以“言”和“语”为固定的附缀语素,从组合关系上看,“×言”和“×语”构成并列关系,“×言×语”中的两个“×”实则是一个语素。下面我们探讨“×”语素的来源。
(一)“×”取自说话人姓名中的一个字
因黄晓明在综艺节目里的霸道语录,如“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你们不要闹了,都听我的,我一个人说了算”等,网友调侃其话语为“明言明语”,其中“明”就是来自于黄晓明姓名中的“明”,表示黄晓明说的那些霸道强势的话。
继明言明语之后,网友们脑洞打开,发展了一系列以说话人姓名中的一个字为“×”语素的新词。
先前任外交部发言人之一的耿爽大使由于其在外交部发言会上总是正面抨击他国对中国的恶意污蔑,给中国在国际树立了自信和威严,他那幽默且睿智的回击被网友称赞为“耿言耿语”,其“耿”取自于耿爽的姓——“耿”,意思是耿爽在外交发言上对恶意污蔑中国的言论做出的强势回怼。
(二)“×”取自人或动物的某一个典型特征
“×”语素除了可以是来自于说话人姓名中的一个字,还可以取自人或动物的某一个典型特征,常见的有“喵言喵语”和“茶言茶语”。
“喵言喵语”是许多人形容自家猫咪的可爱和乖巧,因为猫的典型特征是“喵喵”,所以许多宠物主人用“喵言喵语”形容自家的猫咪。同理,狗的典型特征是“汪汪”,于是也创造出了用“汪言汪语”来形容自家的宠物狗。
“茶言茶语”中的“茶”来源于2013年的网络新词“绿茶婊”,“绿茶婊”是指表面上看起来清纯脱俗、人畜无害但背地里却工于心计、野心勃勃的妙龄女子,这是一个贬义色彩十分明显的词语。于是网友们把那些表面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是内涵十分丰富的话叫作“茶言茶语”。
三、“×言×语”类新词的造词机制和词义的派生途径
(一)造詞机制
“×言×语”类新词主要是通过仿造和缩略的方法创造出来的。仿词造词是指按照原先使用的词语,通过改变某个词的语素仿造新词,明言明语、特言特语、茶言茶语等,都是在原先使用的成语(如甜言蜜语、花言巧语等)上通过改变“×”语素得来的。此外,还要进行缩略。以“明言明语”为例,它的创造既是对“甜言蜜语”等词格式的模仿、套用,也是对“黄晓明说过的哪些霸气强势的言语”的缩略。
(二)词义的派生途径
虽然“×言×语”类新词的造词机制都是仿造和缩略,但是其内部的词义派生途径却是不同。词义派生途径主要讨论的对象“×”取自人或动物的某一个典型性特征的词语,为什么大家一提到“喵言喵语”或“汪言汪语”就知道和猫咪、狗狗有关,一提到“茶言茶语”就知道与某些工于心计女孩有关,而与茶叶本身关系不大,这些与词义派生的两个途径——隐喻、转喻密切相关。
1.隐喻。隐喻就是把一个领域的概念投射到另一个领域,此过程可以称作“跨域映射”或“联想跳跃”。它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这两种概念之间的关联来自认知领域里的联想,所以隐喻也可以说是一种认知心理上的相似联想。“绿茶”作为植物来说,能给人一种清新清爽的感觉,“婊”是古代对妓女的一种称呼,多用来骂人,“绿茶婊”这一组合实则是“绿茶”从植物跨域到人的领域,从而实现背后映射出的特殊语义。“茶言茶语”就是提取“绿茶婊”中的核心语素“茶”来达到网民骂人不吐脏话却内涵丰富的这一需求。
2.转喻。转喻所涉及的是“邻近”和“突显”的关系,是相接近或相关联的不同认知域中一个突显事物替代另一事物,有整体代部分,也有用部分来代替整体,两者具有接触或邻近关系。人们的思和行所依赖的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说具有转喻的性质[1]。猫和狗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它们的叫声,于是人们想到了用拟声词“喵”“汪”来代替猫和狗,用“喵言喵语”“汪言汪语”来形容猫和狗的有趣可爱的叫声。
四、“×言×语”类新词的功能分布和词义色彩
(一) 功能分布
从功能分布上看,“言”“语”都属于体词性语素,“×言×语”总体上也是体词性的,经常充当主语、宾语。
(1) 明言明语走向世界——听我的!(新航道杭州学校 2019-08-23)
(2) 让我一起来回顾下近期令人啼笑皆非的“特言特语”。(共青团中央 2020-8-15)
(3) 喜欢你的“耿式笑容”,更喜欢你的“耿言耿语”。(新浪微博)
(4) 还有网友总结了那些年撒贝宁说过的“凡言凡语”。(光明网)
“×言×语”还可以充当短语结构,同动词或介词一起构成动宾短语或介宾短语,充当状语、补语等。
(5) 段子手朱广权用明言明语播新闻。(央视新闻 2019-08-25)
(二) 语义色彩
“明言明语”诞生之初,网友抱着诙谐幽默、描摹特征的心态使用,是一个中性的词语。但是随着这类词语逐渐被更多人广泛使用,它们的定位越来越多变。
1.褒义转为贬义。以“汪言汪语”为例,很多喜欢宠物的人以“汪言汪语”来展示对狗狗的喜爱,如:“家的温暖留不住它,以后再也不相信它的汪言汪语了”。责备之意中尽显“宠溺”,褒义色彩鲜明。但是在另一种语境下贬义色彩十分突出,如“某明显粉丝跑出来护盘就像两个人打架一样,流量狗跑出来汪言汪语”。“汪”语素在其中被暗暗換成了“狗”——狗言狗语,因为在中国“狗”很早之前是一个贬义词,有“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狗屁不通”等成语,把狗形容成一个低等劣质的动物。
2.贬义转为中性。“茶言茶语”在使用之初是一个十足的贬义词,因为它从“绿茶婊”演变而来,讽刺那些有心计的女生,在今年的热播剧《三十而已》中作为插足别人家庭的反派人物林有有,因为其大量做作且令人作呕的话而冲上微博热搜——林有有的茶言茶语。但是随着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它已慢慢趋向中性。如“这么多年的茶艺白学了,需要我绿茶的时候一句茶言茶语都说不出”。在此语境下,该词表达的是一种自嘲,更多人也以“茶言茶语”自居来表达对一个事件的善意调侃。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词都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语义上的改变,这要分情况讨论。如果“×”取自说话人姓名中的一个字,那么这类 “×言×语”的语义色彩是不轻易发生变化,因为它就是根据说话人的风格而创造出来的,可褒可贬可中性,但是一般不会中途发生变化。
五、“×言×语”类新词产生的原因
(一) 语言系统的内部原因
1.语言的符号性。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和任何一个符号一样都具有任意性和约定性的特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在产生之初其音和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任意的,只有约定俗成之后才会对社会产生规约作用。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导致了语言符号的可变性,语言符号约定俗成的特点,使得语言符号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发生新的变化,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2],如“明言明语”“扎心”“吃瓜群众”等等。
2.语言的经济性。“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是法国著名语言学家 Martinet提出的一种假说。“这种假说认为人们在保证语言完成交际功能的前提下,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言语活动中力量的消耗做出合乎经济要求的安排。”[3]如汉语中:两个人——俩,三个人——仨,网络新词“×言×语”的创造也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机制。
(二)社会发展的外部原因
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网络新词的产生、发展与消亡都取决于社会的需要。现代社会物质文化发达,娱乐形式丰富多样,一方面使网络新词来源广,另一方面大众媒体的使用有利于网络新词的传播和发展。网民们作为网络新词创造和使用主体,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出了众多网络新词,如“月光族”“网红”等等。[2]
综上所述,×言×语类词语既遵循了基本的语言发展规律和机制,又满足了当代年轻人的表达方式,加入了独特而诙谐的语义色彩,成为社会迅速吸收的新兴词语。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新词语的产生与传播,不仅为汉语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因网络而产生的“×言×语”词族,其成员还将不断地增加变化,可能不断有新词语加入,也可能会在原有词语上产生新的语义,其发展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参考文献:
[1]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01):3-15+61.
[2]李学慧.浅析网络新词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J].北方文学,2019(17):257-258.
[3]邹晓玲.网络新词的语法和语义特征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