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认证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考

2021-09-10张晓艳

教学博览 2021年8期
关键词:产出导向专业认证

摘要: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背景,探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重建。本文从阐述专业认证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出发,具体分析了影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因素,最后从不同的角度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提出了建议和思考,期望能够通过优化学前教育课程建设,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专业认证;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产出导向

一、师范类专业认证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应以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根本遵循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立德树人,为社会输送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要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根本遵循,在专业认证中严格对照各项指标,检验接受认证的专业所培育的学生在毕业时知识能力素质是否达到相应标准要求,强化了师范专业内涵建设,对于提升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U-G-S模式”协同育人优化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U-G-S(高校-政府-学校)协同育人模式有利于高校從幼儿园岗位需求、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学前教育课程发展要求等方面优化学前教育课程体系,有效支撑毕业生培养规格与要求,从而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政府、高校、用人机构联动过程中,强化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规格有效对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挥政府、幼儿园积极参与职前教师教育的培养,提升育人质量。

(三)反思与改进贯穿教育实践全过程

课程建设与实施过程始终树立人才培养目标意识、以学生为中心意识、课程效果意识、持续反思和改进意识,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持续强化对课程的建设力度,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同时,通过访谈毕业生的活动,了解相关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课程建设提供实践思路。

二、影响认证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因素

(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是否支撑毕业要求

课程体系要支撑毕业要求,帮助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达到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课程模块是否具体化,课程安排及课程内容是否聚焦学生学习成果和用人单位需求。课程设计、课程内容等与毕业要求的支撑力度如何,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二)课程目标及教学内容是否指向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专业认证立足师范生综合能力发展,综合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师德规范、保教能力、班级管理、综合育人等方面的发展。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从学生需求出发、课程实施方法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积极能动性,课程评价的方法是否关注学生的学习产出,最终使学生在课堂中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促进者。

(三)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本身的特点

学前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在施教手段和方式上要与幼儿发展的年龄特点相贴合,教师所学的内容也应将学前儿童的独特性发挥出来。通过学习课程学习者能否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占据优势,凸显课程的育人效果。

(四)师资队伍建设

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重要资源。教师队伍的质量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师对认证理念的把握和认知层次,关系到教师能够很好地实现理念与实践层面的转化,教学实践层面教师是否能够突出学生中心地位,能否坚持反思性教学,持续改进的教学实践等,都会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有非常重要影响。

三、认证理念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精心建设面向更广泛的学习产出学前教育课程体系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繁多,涉及的领域庞杂,信息量大。专业认证理念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培育适应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就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保证相关课程之间的融合与衔接,删减重复内容,优化符合学科发展、社会需要以及学生特点的新的课程体系,真正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贯穿课程建设全过程。专业课程设置应帮助学生拥有更丰富的学习成果产出,能够从容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多种类专业课程的设置,有助于学生建构更为多元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未来工作的多种可能选择,适合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二)强化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转变,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教师多元教学方法帮助提供更多机会发展学生能力,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多元能力。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成为被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三)注重课程评价,坚持持续改进

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随着社会需求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伴随课程体系的优化和调整,课程评价体系也要不断调节和改进。将课程评价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推动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和育人水平的不断提升。学校要注意发挥课程评价的反馈机制,立足反馈,建立课程评价与课程体系优化的双向互动链,推进课程结构实现真正优化。

(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等院校应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观摩优质课堂教学活动、鼓励教师多形式的自主学习等途径,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确保培养的学前教育人才符合社会的需求。同时,学校还可以聘请当地优秀的幼儿园园长进入高校课堂为学生上课,普及幼儿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解决策略,让理论学习有了支点。

(五)强化协同育人理念,密切与实习实训基地的联系

充分发挥高校、政府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协同合作关系,建设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是专业认证中非常重要的评量标准。学前教育专业应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技能实训平台,帮助学生沟通理论和实践桥梁,实现专业理论的内化和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双.马萌,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实践[J].德州学院学报,2021.2

[2]杨婕.专业认证背景下学前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

作者介绍:张晓艳(1982-----),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学院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学前儿童教师教育、早期教育等领域。

猜你喜欢

产出导向专业认证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与实践
以目标导向的机械制图教学探析
以产出导向为基础,构建微课+翻转视听说课堂模式
“产出导向法”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产出导向视角下对电影《面对巨人》的信念诠释
创客类系统实训的自适应结构化模型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的机械基础实验课程改革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和评价体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产出导向:指向未来的数学核心知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