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 高职院校引入“四史”教育的必要性研究和路径探索
2021-09-10张洪艳
摘要:2020年以来国际局势和国家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国际中心逐渐向东方偏移。伟大复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传承,“四史”内容的再回顾可以帮助我们找寻复兴的秘诀和法宝。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四史”知识的必要性入手,阐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给“四史”知识引入高职院校的时机和契机,并对“四史”内容引入路径做探讨分析,旨在对“四史”知识引入高职校园思政教育过程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四史”教育;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接见回国驻外使节时强调,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着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变局之中的青年学生肩负着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数量多,规模大。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共计普通高等学校2740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1468所[2],占比53.6%。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学生还有着鲜明的特点,例如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学习能力存在不足,对国家治理关注不多,社会事务参与度较低。2018年普通专科在校生入党比例为1.24%,仅为普通本科在校生入党比例的五分之一[3]。分析原因,正是因为对国家发展历史缺乏足够了解。所以将“四史”知识引入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学习中,是具有现实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的。
一、引入“四史”教育的必要性
(一)学业水平的发展制约了高职学生的忧患意识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录取分数线低于本科学校。高职学生的学业水平相对较低。高职学生对书本知识掌握不牢,对国家历史发展及奋斗征程模糊不明,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经验知之不多、关心不够,对其所肩负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与使命领悟不深,对境外敌对势力的阻挠和威胁警惕不足,忧患意识淡薄。历史当中蕴含着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智慧与经验。不管是对个人发展还是国家前途都有借鉴意义。了解中国建设发展的历史,才能明白伟大复兴的不易,才能时刻保持警惕,以忧患意识保持社会主义蓬勃昂扬的生命力。
(二)学习能力的欠缺给了历史虚无主义可趁之机
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40亿,其中大学专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群体占比18.8%,接近五分之一[4]。近些年历史虚无主义借助互联网向高职学生的思想阵地发动进攻。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互联网歪曲历史,抹黑民族英雄。高职学生对未知领域知识往往缺少循证求实的方法,很难看清历史虚无主义背后的不良政治意图,在思想上受到侵蚀,失去客观公正的判断力。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帮助高职学生形成正确历史观,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受不良信息诱导。
(三)泛娱乐化的社会风气模糊了高职学生的信仰
生产力的提升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也愈发繁荣,自媒体井喷式发展,各类娱乐节目层出不穷。在利益的驱动下,有些娱乐节目过度宣扬娱乐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肤浅的价值观。一些媒体为博眼球制作大量剧情浮夸,内容失实的节目,甚至在一些影视剧和游戏产品中出现了歪曲历史的情节,影响到学生对人生价值、思想境界、精神信仰的认知。高职院校学生处于自我价值观形成期,思想活跃,个人理想目标及价值导向易受环境影响。泛娱乐化风气的渗透降低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审美情趣。革命先烈、历史英雄、民族苦难与复兴不易被娱乐化内容取代,使部分學生失去了个人信仰,对国际关系、政治形态、党的领导和历史经验不明所以,对世界局势和国家大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二、历史机遇造就了“四史”知识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良好时机
百年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打压没有停止过,社会主义制度在夹缝中求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想法设法阻碍中国的发展进程。自2017年始,全球格局发生重大改变,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逐渐站到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的一举一动成为世界关注的核心。身处变局之中的学生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关注国家命运的发展。他们渴望参透中国命运及世界政治走向。知来路,方能识前途。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实早已可以从历史中看出端倪。“四史”展示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在血泪中不断成长壮大的发展史;新中国史反映了中华民族如何从站起来走向强起来;改革开放史是中国共产党开拓创新,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革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生根发芽的成长史。其中有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有高瞻远瞩的改革大师,有熠熠生辉的战略智慧,有印证真理的历史必然。“四史”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能够让青年学生品史明智,不受极端、偏面甚至不良意图的信息影响,利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去看待历史问题,深刻认识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变局中找准个人地位,将个人价值实现融入到国家发展进程中,共同成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迫切需要“四史”教育的参与。
三、“四史”知识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路径探索
(一)利用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主渠道
思政课程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体系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组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门课程都会涉及到“四史”内容的讲授和解读。但目前的融入方式、程度和范围大多由任课教师根据授课内容自由安排,课程之间缺少系统性的呼应,单独展开不能相互印证,不能详细、完整的展示中国发展全貌。例如《形势与政策》课程中涉及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不结合国家发展史和改革开放史,就不能讲清楚国际格局的变迁及新时期特色大国外交的缘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不结合党史和新中国史,就无法全面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内涵,和民族复兴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所以将“四史”教学纳入高职思政课程体系,配备具备专业能力的教师,详细制定“四史”教学培养方案、教学目标和任务要求,可以充分发挥学校思政课程主渠道的作用,帮助高职专科学生用更短的时间全面了解国家发展进程,感触到发展智慧中的魅力和精髓,从历史中为自己找寻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开展环绕式浸润教学
“四史”知识理论性较强,部分概念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不高,同时热衷于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四史”教育完全可以结合高职院校学生性格外向,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开辟第二课堂教学,将课堂由教室延伸至全校范围,将“四史”教育融入到高职学生日常生活中,使“四史”知识入脑入心,实现全员、全时空、全方位育人。例如在学校中成立“四史”研究社,鼓励社团、剧社排演历史革命题材节目,全面再现中国发展重要历史节点和革命先辈的精神风貌。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每一座城市,涉及到每一所高校,“四史”教育可以充分开发城市发展历史中的闪光点,发掘校史、城市史中关键元素,将其与党和国家发展史想融合,利用红色人物和历史事件元素打造主题场馆,剖析国家命运与个人发展间的关系,在学校范围内创作全时空学习环境。2017年,淮南师范学院深挖淮南红色历史,并结合淮南城市历史,投资筹建了淮南师范学院党史教育馆,围绕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脉络,集中展示了淮南区域党的建设[5],将校史、城市史、国家史相结合,打造特色校园环境,利用无形之手进行特色教学。
(三)用“四史”知识丰满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高职院校学生属于技能型人才,往往有着较强的职业目标。他们的职业规划中现实利益和自身兴趣是首要影响因素。将“四史”知识与国家现实需要相结合,再现革命先辈对于走向光明和真理的坚持,对于克服艰难和险阻的决心,可以让学生明白中国的发展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休戚相关。将“四史”知识内容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伴随学生学习、实习、培养、择业、就业的全过程,既是教育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要求,又有助于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联系起来。用国家发展作为自己职业规划的照明灯,才能实现个人價值最大化发展,有助于学生尽快找到求职蓝海,实现双赢的局面。
(作者单位:淮南联合大学)
作者简介:张洪艳(1987.2-),女,汉族,安徽淮南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政。
参考文献:
[1]侯丽军.习近平接见2017年度驻外使节工作会议与会使节并发表重要讲话[N/OL].央广网,2017-12-28,http://news.cnr.cn/native/gd/20171228/t20171228_524080156.shtml.
[2]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名单[R/OL].(2020-07-09).http://www.moe.gov.cn/ jyb_xxgk/s5743/s5744/202007/t20200709_470937.html.
[3]邓希泉,李倢,徐洪芳.中国青年人口与发展统计报告(2018)[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8,32(04),5-13.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20-09-29).http://www.cac.gov.cn/2020-09/29/c_1602939918747816.htm.
[5]陈宏亮,台红.民间红色藏品转化为党史教育资源路径研究——基于淮南师范学院创建“党史教育馆”的实践[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21(06):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