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1-09-10王巍邢海
王巍 邢海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帕金森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随机数据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行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实验组行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MOCA和MMSE评分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实施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痴呆症状和认知能力的改善。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高压氧;帕金森病;预后
帕金森病是一种以行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平衡功能障碍、肌肉强直等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该疾病的发生会对患者行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相关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帕金森病患者的主要发病原因在于黑质多巴胺(DA)会降低人体内多巴胺的含量,提高神经元的变性死亡速度,而随着临床上对于该研究的逐步深入,神经元损伤和乙酰胆碱平衡理论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80例帕金森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患者46例,女患者34例,年龄范围62~78岁,均值(70.5±7.2)岁,病程范围1~5年,均值(3.2±1.8)年。结合随机数据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40例,且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观察对象均肌肉注射30μg神经生长因子(生产商: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100005,规格:30μg),每天1次。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每天2h高压氧治疗,利用高压的环境让患者呼吸高浓度氧或是纯氧。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的治疗前后认知能力进行评分分析,合计30分,患者评分越高则其认知能力越好,认知能力正常评定标准为26分以上。同时,利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痴呆程度进行评定分析,其中,27~30分为正常认知,21~26分为轻度痴呆,10~20分为中度痴呆,9分以下为重度痴呆。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团队全部工作人员均通过Excel表格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整理记录,经SPSS22.0软件对表格进行处理分析,以此为依据判断整体疗效。
2 结果
实施特定方案治疗前,两组观察对象的MOCA和MMSE评分结果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MOCA和MMSE评分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递质系统功能退行性疾病类型,也是一种老年人群常见的原发性疾病。因患者脑组织内多巴胺神经元细胞含量相对减少,因而会出现痴呆、震颤、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等多种临床症状,该疾病的发生还会受到氧化应激、基因遗传、生存环境的恶劣和年龄增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的快速减少会向大脑皮质部分逐渐扩散,而这也是帕金森病患者最为典型的病理特征,也是导致患者出现痴呆症状和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1]。
随着临床上对于神经生物化学研究的逐步发展,帕金森病的发生与多巴胺等脑神经递质之间的关系研究也不断深入,且多巴胺减少作为帕金森病病理生理基础也成为了临床上的普遍认知。5-HT能够直接影响和决定人体的精神状态、行为和情绪等情况,且NE表达与痴呆症状之间存在直接关联,因而神经生长因子也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高压氧治疗是一种神经科常用的治疗措施,并在帕金森病的预防和治疗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主要治疗目标在于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痴呆症状,抑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恶化[3],相关医学研究结果证实,高压氧治疗有助于人体血氧供应张力和蛋白質含量的改善,进而强化组织细胞的氧气储备量和浓度,调节外周血液的氧供给量和血液的氧供给量,因而对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较好[4]。
参考文献:
[1]张芹,魏新侠,杨科朋,等.神经节苷脂治疗帕金森病68例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7,2(24):58-59.
[2]曹学兵.高压氧对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10(10):577-580.
[3]戴毅,吴玉泉,胡金华.帕金森病合并痴呆与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障碍及焦虑抑郁情绪的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8):1283-1285.
[4]唐毅,纪笑娟,邢怡,等.帕金森病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和精神行为症状比较[J].中华医学杂志,2017,93(31):2459-2462.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王巍,女,副主任药师,海军特色医学中心。Shanghai 200052,China.
第二作者 邢海 男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务处 上海杨浦区长海路225号
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