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烦恼(2)
2021-09-10孔奕文
孔奕文
有人为工作忙而烦恼;有人为学习成绩差而烦恼;有人为家庭负担重而烦恼……而我的烦恼,就是要每天面对“爱管闲事”的奶奶,听她喋喋不休地唠叨。
奶奶快七十岁了,身体依旧很硬朗。在一群同龄人中,奶奶总是最有精神头儿的那个。当了一辈子老师的奶奶落下了职业病,她把我当成了她的独门弟子,不知疲倦地“雕琢”我。
每天早上,我還沉浸在睡梦中时,“美好”的一天就在奶奶的唠叨声中开始了。奶奶一边干脆利落地拉开窗帘,一边精神饱满地喊道:“嘿,今天喊晚了,赶紧起床吧!”我被从美好的梦境拽入了残酷的现实,睡眼惺忪地坐起来,慢吞吞地穿衣服。奶奶又急匆匆地小跑了过来,说:“抓点儿紧,你看你蔫儿的,蜗牛都快赶上你了!”在奶奶的催促声中,我进了卫生间,坐在马桶上昏昏欲睡。奶奶便在门口叫道:“还睡,今儿个不准备去上学啦?”我加快速度,洗漱完毕,开始吃早饭。奶奶守在一旁皱着眉头瞪着我道:“大口吃,再吃点儿,不然撑不到中午就饿了。”我便狼吞虎咽地扒起饭来。用餐结束,我急匆匆地穿上鞋,奶奶把书包、风衣、帽子一股脑儿全塞到了我怀里,“快,都给我穿上,抓紧走。你迟到了我就会被老师请去喝茶。”我有时会打趣地问她:“奶奶,茶好喝不?”她摇摇头撇撇嘴道:“难喝得要命。”奶奶会唠叨一路,我根本听不清她说的啥,也不想听清。
晚上,奶奶前脚离开我们家,后脚妈妈的手机就会响起来。“别忘了给毛丫吃水果。”“让毛丫早点睡觉!”奶奶不仅搞电话追踪,还常常站在她家的阳台上,远远地监视我的一举一动。每当我打开电视,妈妈的电话立刻就响了,“都几点啦?还不让毛丫睡觉?”我便灰溜溜地爬上床,心中暗暗埋怨着奶奶。假期里,奶奶有时会出去旅游,但她的心还牵挂着我们。每天她都会不厌其烦地给妈妈打电话,问:“毛丫吃得好不好?”“今天降温,给毛丫加衣服了吗?”
就这样,我在奶奶的唠叨声中度过了十二个春秋。我很惧怕她,特想逃离她。上初中后,我们搬家了,终于逃离了奶奶的“魔爪”,我觉得幸福极了。
奶奶偶尔会来给我们送些菜就匆匆离开。每天早上送我上学的人变成了爸爸。爸爸从不唠叨,总是给我披一件大衣,把围巾、帽子紧一紧就出发,伴随一路的沉默。我起初庆幸终于没有奶奶那喋喋不休、无穷无尽的唠叨了,欧耶!真是清静极了。天气转凉,爸爸骑车带我,他只留给我一个不苟言笑的背影。耳边呼呼刮着北风,路过闹市,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好一派热闹景象。我发着呆,仿佛听见了奶奶的声音“你看你,都这么大了,还发呆,想啥呢?来给奶奶说说……”摇摇头,奶奶的声音又消失了,我感觉有点不适应。
我想,我是真的想念奶奶的唠叨了……
原来,离开了奶奶的唠叨,就会让我觉得空虚与不自在。我早已习惯在奶奶的唠叨声中早睡、早起,在奶奶的唠叨声中多吃几口饭,在奶奶的唠叨声中多穿一件衣服……
我逐渐发现,奶奶的唠叨对我而言,不再是一种烦恼,我感受到了奶奶对我们浓浓的爱,这就是割舍不断的亲情!
【评 语】在语言上,习作的行文表达很流畅。写奶奶的唠叨时,运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写了连续的催促声,读来都让人有喘不过气的感觉,对奶奶的唠叨声的刻画可谓传神。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也很细腻。尤其在写爸爸与奶奶二人不同的风格时,车上的冷清与闹市的喧哗对比,自然而然生发出“我”的不习惯。
在结构上,以议论结尾本是非常中规中矩的写法。但是结合文章情感的主线变化,此总结又颇为得体,收束有力,总结全篇,点明了主旨。若能有意识地在结尾处收束文章,恰当亮出主旨,则能起到点睛之效。
在情感上,从前文的惧怕、厌烦到后文的依恋、思念,这一情感转变是行文的主要内容。文题是《我的烦恼》,若烦恼只停留在对厌烦的情绪描写上,文章就少了深度。本文则刻意避免了此点,“烦恼”不止于“烦恼”,而落笔于“爱”。哪里有无缘无故的唠叨呢?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爱罢了。
(讲评教师 王瑞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