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高骨干教师培训与作用发挥的实效性
2021-09-10王伯勇
摘要: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愿景目标纲要中指出要建设创新中国,科技强国。科技与创新是密不可分的,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人才这一关键核心,培养一支年轻化、高素养、专业化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措施。队伍的打造要从早从小抓起,从青少年群体开展科普教育,建立以骨干教师为主导的青少年科普师资与辅导员队伍,切实发挥其实效性,已成为科技创新人才库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关键词: 继续教育; 骨干教师; 现状问题; 研究探讨
引言:骨干教师要不断进行充电提升,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科技发展形势,为青少年学做好引领和带动。但是就目前来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培训体系中,关于骨干教师的再教育、再培训、在提升的机制建设、资源投入、考核评价和实效推动方面,都存在着一些短板和不足。骨干教师的成长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久久为功,不能一蹴而就,在日前功利思想影响下,骨干教师队伍的内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开展对其教育培训,确保该支队伍发挥真正实效,十分必要。
一、骨干教师培训再教育面临的困难和原因分析
(一)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当前升学就业逢进必考的人才上升选拔制度下,“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思想仍然长期存在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群体的脑海之中,这就导致了包括青少年科技素养培育在内的素质教育工作,仍然是形似而神不似,并没有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真正重视,在相关的骨干教师的师资力量的建设和持续壮大上,并没有按照相关的指导意见,进行相关制度保障、政策支持、资源的投入。这就导致了以青少年科技培训骨干教师的再培训再教育无法定期成体系的开展,骨干教师接受培训的渠道较少,培训的实质性内容不够丰富充实,培训课时往往被其他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型事务所挤占,骨干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本身的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
(二)骨干教师队伍内部成长机制不完善
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工作带头人多是骨干教师,他们通常承担着教学计划设计、课题项目的申报、学生的科普讲座、与学生开展定期的交流互动等多项任务,是整体工作的核心。在实践过程中,骨干教师除了要承担科技教学相关教学研究任务外,通常也承担着大量的主干课程教学任务,日常任务较为繁重,教学压力普遍偏大,这就造成了很多骨干教师难以集中主要精力放到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所有工作中,在学生的科技技能培育提升、科技素養的建设上,都会因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而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工作分配不合理导致了骨干教师队伍在成立之初就不能全面有效的发挥其效能。而由于部分学校在素质教育改革中,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改革举措唯唯诺诺,中规中距,造成了很多骨干教师在开展科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遇到了经费有限、课时有限、平台有限、学生积极性不高、家长质疑等诸多客观性问题时,没有良好的渠道配合进行解决,即使举办了相关的骨干教师培训,但是该平台也不能充分发挥交流、协调和问题解决的功能,只是在做理论指导和知识灌输,对于骨干教师队伍总体水平的提升没有起到实际作用[1],很多骨干教师也对其培训的实效性产生了较大质疑,甚至很多人认为培训是挤压了他们的正常工作时间,从而开始抵触培训和再教育,最终造成了骨干教师队伍在成长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困难重重,难以健全和完善。
(三)骨干教师培训与实际需求不匹配
首先是在人员选拔方面,很多单位在培训工作中只是为了完成上级单位下达的培训目标,没有真正对骨干教师队伍进行切合实际的筛选,优选出态度端正、能力素质较高、却有培训需要的人选,而大部分是按资历、人际关系远近等非实效性因素去选报人员,导致了培训资源与实际的需求难以有效的匹配,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相关的再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二是在培训的目标任务的设计上,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当前青少年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对于科技的认知更加的前沿、广泛、专业,已不再是当前“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百科全书”就能有效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的年代,要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并且进行正向的引导和激励,但是很多的骨干教师培训在目标上还是放在如何打造政治合格、思想优良、爱岗敬业的骨干教师队伍,而在专业性、时代性、创新性上等素养的培育的目标不明确,有的甚至没有考虑在内。这样的培训就很难适应时代的需要,受训的骨干教师并不能很好的做好学生的转培训与教育,让培训流于形式。三是在培训形式上较为单一,多是理论教学为主,缺少相关的实践过程,同时课程体系设置上不成体系,或者体系相对落后,骨干教师本身就没有积累相关的科技实践经验,在为学生讲授时,心里更没有底气,照本宣科的情况时长存在[2]。
二、 强化骨干教师培训和作用发挥的途径措施。
(一)转变思想认识,促进培训工作制度化标准化
地方党委牵头、政府具体负责,教育行政部门积极落实国家关于青少年科技素养培育的相关要求和部署,成立专项工作组,切实靠实有关责任,建立健全科技教育培训骨干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机制,不断推进培训制度的规范化、标准化、长效化,形成一项长期的制度坚持下来,并对培训的相关原则要求进行明确,包括了培训实施主体、受训教师的选定标准、培训的过程中的各方责任,培训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培训启动的议事规则和审批流程等,切实让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走上正规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并广泛征求教师、学生、学校负责人、科技协会、青少年培训的社会化组织等多方面渠道的意见和建议[3],不断完善和优化培训的形式、内容,推动培训工作更贴合科技发展的方向,学生的身心特点实际、骨干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需求,体现培训的实际成效。
(二)甄选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模式
应当把前瞻性、实践性、先导性的科技辅导内容融入到培训课程当中,必须让骨干教师具有一定的前沿思维、战略思维,这样才能在青少年的科技培训上起到引领和导向性作用。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分类施策的原则,确保培训的语言通俗易懂,培训的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与骨干教师遇到的具体工作问题联系起来,以问题为导向,着力通过培训为骨干教师打开工作思路,也可以为其创造更多的寻求帮助的平台。结合不同地区、不同专业学校的骨干教师在年龄、学历、教育经历方面的差异性,开展分类培训,做到因人而异,让其更加符合教学实际。在形式上,突破原有的说课的单一形式,把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等形式积极吸纳进去,让骨干教师能够广交朋友,相互沟通,互通有无,还可以适时地引入相关的教育案例,以实际的案例导学为切入点,增强老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拓展他们的教学思维方式。
(三) 实施持续辅导,完善评价方式
培训单位应当针对老师受培训时间不够,思维模式转变有困难的情况,开展持续的跟踪辅导工作,建立一对一的联系机制,通过微信、邮件、微博等形式,定期的了解骨干教师在培训后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辅导的成效,并适时的开展问卷调查,及发放到老师,也发放到学生,以此来不断丰富培训实效的评价维度,从而为改进培训机制做参考。
结束语
以问题导向和青少年素质提升实效培训效果的评价, 能够进一步的促进老师专业精神的迸发, 以此在有效拓展知识和习惯养成中建立专业自信, 不断增强工作的文化反思力, 逐步形成骨干教师群体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实现从经师、 能师到人师的专业发展进阶。
参考文献:
[1] 王莹. 小学教师培训现状及其需求之分析——基于对甘肃省某市教师培训实效性的调查[J].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 2013, (07) : 18-23.
[2]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实效性探究[J]. 考试周刊, 2019, 000(040):5-5.
[3]任兵. 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实效缺失与改进浅探[J]. 大陆桥视野, 2018, 000(004):298.
广西青少年科技中心 广西南宁 王伯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