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转变教学策略,切实实施有效教学
2021-09-10陈振华
陈振华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从新理念和新规律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数学殿堂的大门,大力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儿童在课堂上真正活跃起来,以旺盛和高昂的精神状态去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信任、理解和尊重学生,重视运用激励评价和肯定评价,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愉悦,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个性化智能建构,实现从知识性教学向现代发展性教学的转变。
一、从重视知识目标向重视三维目标转变。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目标向三维目标转变。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既可以学习知识,又可以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可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开发潜能的过程。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2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学具,让学生自己动手拼成任意一个长方体,然后通过操作、观察得出,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密切相关,从而得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操作中看到2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各种各样的长方体后,不管摆放的位置发生怎样的变化,它的体积始终不会发生变化。这样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对体积的计算公式掌握得更牢固。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能力 ,又可以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重视教师“教”向重视学生“学”转变。
有效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老师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服务,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必须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知识与真理的探索者、发现者,人人成为学习上的“研究生”。
如教“长方形周长的计算”一课,我先让学生到篮球场上走一圈,弄清什么是球场的周长,再让学生分组用卷尺测量球场四边的长,回教室后,让学生分组汇报测量的方法及计算周长的结果。有的是:长+宽+长+宽,有的是:长×2+宽×2,还有的是:(长+宽)×2,结果都是一样的。这时我再引导学生讨论出哪种方法最简便。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实践思考、自己探索、发现问题。这样,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角,能处于学习的兴奋状态,能从被动的学习情境中摆脱出来。当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推导出计算的公式时,那种获得创造成功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新知,而且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创造热情。
三、重视学习结果向重视学习过程转变。
“重结果轻过程”,这也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过程是不可省略的。压缩或省略学生的思维过程,直接让他们得出结论或抄背前人提供的答案,这种做法是“舍本求末”,对学生的学习是十分有害的。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知识的发生过程,削弱学生从感知到概括的过程,急于得出自己的教学结论,结果使学生一知半解,囫囵吞枣,造成感知与概括之间的思维断层。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时,通过设计学生喜爱的篮球比赛,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谁的投篮水平高”活动,通过用不同分数来表示命中率,学生比较发现分数表示命中率不能直接看出谁的投篮水平高,而通分比较随着分数个数的增加,公分母越来越大,比较大小越来越烦,而用百分数的方式表示最清晰明了,便于比较,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百分数的价值,领悟到百分数在实际生产、生活、工作中的广泛运用。这样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便成了学生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居高临下”向“平等和谐”的转变。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內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显然是不平等的。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达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我努力创设富有个性发展的空间,“谁有不同想法?”“谁愿意把你的不同见解发表一下?”这样的问话时常出现在课堂中,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所以课堂上,不同凡响的回答时常出现。
我通过以上转变,努力改变自已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追求自由与平等、理解和倾听、信任与尊重、开放与分享,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目标,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一旦离开教师也能主动地从许多渠道获得知识,能从容自如地应付各种来自生活实践的挑战,使学生也能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