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与幼儿双语教学融合路径探析

2021-09-10邱婷婷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融合

摘  要:近几年,国内外专家学者都在关注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的融合,在社会的高关注、经济社会大发展、科研成果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人工智能在幼儿双语教学中的运用体现在五个方面,即听力训练、发音检测、阅读推荐、机器人辅助教育及模拟和游戏教学平台。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人工智能的运用过于形式化和片面化、幼儿教师信息素养欠缺、幼儿家长认知不够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人工智能与幼儿双语教学融合的路径,即加大人工智能与幼儿双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幼儿教师人工智能教育信息化素养,并与其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

关键词:人工智能;幼儿双语教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9-00-03

时代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促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国家战略、全民关注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学前教育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因此要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知识、高尚的情操,还需要掌握多种教育技术,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幼儿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幼教事业发展。

一、相关背景

(一)人工智能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1956年,被誉为“人工智能之父”的约翰·麦卡锡(John Mc Carvthy)提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一词,标志着人工智能作为一门新的学科诞生。人工智能的定义可以分为“人工”和“智能”两部分。“人工”是人类智慧的产物,争议性不大。但是有关“智能”一词,学术界尚未给出统一定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帕特里克温斯顿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的领域[1]。维基百科的人工智能词条显示:人工智能是有关智能主体的研究与设计,而智能主体是指一个可以观察周遭环境并做出行动以达致目标的系统[2]

(二)人工智能融入幼儿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幼兒双语教学不仅对培养我国儿童的语言能力、审美意识和学习知识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帮助儿童在双语学习中积累经验、形成主体人格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哈佛大学早在1999年就已对3~19岁儿童进行了追踪研究,认为儿童早期语言和阅读的条件与他们未来的阅读能力以及学业成就存在很高的相关关系[3]

现在的幼儿生活在一个智能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部分家庭拥有智能产品,如扫地有机器人、小度智能音响、智能窗帘等。较之以往的玩具,现在的玩具也或多或少带有智能功能。此外,与孩子生活相关的人,如父母、其他大人等,也都有各种智能产品,手机中各种App,如快手、抖音、微信等。这些App孩子早已知晓,甚至有些家长还会拍摄孩子的视频,将其放在网络上,让孩子被聚焦在“网络上,手机下”。所以现在的幼儿,所听、所看、所闻、所触都直接或间接与智能相联系。相对孩子而言,父母运用智能产品则更长久、更全面。家长通过智能产品,能够更好地了解育儿相关知识,监督孩子成长。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家长,服务于幼儿,人们不可避免的生活在一个被人工智能包围的环境中。

二、人工智能在幼儿双语教学中的现状

人工智能在幼儿双语教学中的运用体现在五个方面,即听力训练、发音检测、阅读推荐、机器人辅助教育及模拟和游戏教学平台。听力训练。以往的听力训练都是预先录制好听力材料,通过设备或多媒体软件进行播放,优势在于可以反复进行听力训练,但是无法反映出实际的语言交流场景。而人工智能听力训练,是根据用户实时的语音交流,进行实时听力,没有预先录制的材料,因此更具有实时性、互动性,更符合语言交流的场景,如微软小冰、Watson与Siri等。发音检测。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人们会出现一些常见的口语错误,如普通话中夹杂着方言、音素不准确、语调朗读错误和语速过快等。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发现,长此以往,便会成为习惯,难以纠正。而通过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及时发现错误,纠正用户发音,并提供发音练习,如51talk、畅言智能语音教具系统等。阅读推荐。阅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条件。早期阅读不是为了让幼儿大量识字,而是为了逐步培养幼儿对书面语言的敏感性,通过开展一些与阅读有关的活动让幼儿掌握一些与阅读相关的准备技能,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今后的正式阅读打下良好基础。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中,幼儿教师会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经典绘本或结合当下的主题活动、节日活动等实时的内容,但幼儿之间是有差异的,不同的孩子早期阅读能力是不一样的。

通过人工智能可以分析并推荐出适合孩子当下阅读水平的读物,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化指导,如Newsela及Knewton等。RAE(Robot-Assisted Education,机器人辅助教育)通过机器人为主要媒介,进行相关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发展思维、情感、语言等方面的能力,辅助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幼儿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给幼儿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实现个性化教学。RAE在教学过程中能与师生进行多种语言和符号的对话,进行仪器操作等复杂动作;还可对机器人辅助教育模块进行预设,帮助幼儿构建比较完整、全面的认知系统[4];建立情景,分析孩子的状态、情绪、兴趣、爱好等,提前发现幼儿某方面的潜能,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如阿尔法蛋系列、“乐高”机器人,“Dino”机器人等。模拟和游戏教学平台,虚拟真实场景,智能化追踪学习,提供沉浸式学习,如Revel等。

三、人工智能在双语教学中的问题

(一)过于形式化和片面化

现如今,有些幼儿园安装了部分人工智能,这些产品减轻了幼儿教师的工作强度,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此外,人工智能在辅助教学和个性化教育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幼儿双语的应用中还是显得形式化和片面化,人工智能与幼儿双语教育还未达到深度融合。

在语言领域,人工智能创设语言环境,进行建构主义学习,匹配与孩子能力相适应的内容,纠正发音,扩展知识,进行简单的人机互动,并且将此延伸到生活的其他环节,形成完整的语言教育观。不仅有口头语言的学习,也有书面语言的学习,不仅有日常生活用语的学习,也有文学语言的学习。此外,在人工智能教学环境下进行探索型活动、游戏化主题教育活动,一方面可以有效克服传统主题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促进幼儿将学习内容与已有经验相结合,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提升想象力、抽象思维能力及概括能力。根据整合的语言教育观理念,儿童语言发展与情感、认知、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是一体的关系。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存在情感缺失,仅能根据人类设定的程序在特定领域完成特定指令,缺乏自我意识。教学过程本质是一种师幼间的互动过程,是幼儿教师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情感、社会性、认知、个性的过程,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人工智能虽能起到辅助教学、辅助测评、辅助管理、个性化教育等作用,但无法与幼儿进行真实的情感沟通,更无法引导其情感、社会性、价值观的发展[5]。人工智能教育难以逾越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互动这一鸿沟。

(二)幼儿教师信息素养

1989年美国图书协会将“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概括为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即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6]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幼儿教师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还需要拥有一定的信息化能力。因此,无论在知识、技能还是素养方面,人工智能都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幼儿为教育主体的活动中,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同时还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对人工智能恰当、适时地运用,可以吸引幼儿注意力,强化学习效果。而人工智能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

2015年白恩唐对青岛市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指出大多数幼儿教师对信息技术具备简单的操作能力,也愿意尝试运用一些新的信息技术,持积极肯定态度,但是因为能力差异以及缺乏相应的理论和经验,总体信息素养欠缺,因此对人工智能的运用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工智能属于新兴教育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还未在学前教育领域得到推广,因此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幼儿教师较少[5];二是人工智能与幼儿双语教学的融合,尚处于初步阶段,缺乏成熟、系统的体系来指导其深层融;三是幼儿教师接受有关人工智能方面的教育培训较少。此外,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软件建设的投入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大、幼儿教师的年龄等都制约着人工智能在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三)幼儿家长认知不够

智能时代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便捷,信息沟通更为顺畅,渠道更为多样,传播也更为广泛。各种育儿宝典、App、智能功能等不断推陈出新,家长随手一拍,便可上传至抖音、快手等。有些家长甚至利用监控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可以说,孩子早早地聚焦在“网络上,手机下”。当家长忙于各种工作身心疲惫时,或是朋友聚会孩子吵闹时,随手便将手机给孩子,殊不知,比起智能陪伴,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有质量的陪伴。父母的陪伴不仅有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个性形成,同时可以提升亲子关系。

假使家长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那么给孩子的也可以是一些个性化教育、个性化陪伴等,如阿尔法蛋系列、“乐高”机器人等,而不是抖音、快手等。究其原因,首先是家长對智能化教育产品认知不够,不了解市面上有哪些适合幼儿的人工智能产品。其次,人工智能在双语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推广还不够。此外,人工智能缺乏与孩子情感的沟通,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四、人工智能与学前教育融合的路径

(一)加大人工智能与幼儿双语教学的深度融合

幼儿园教育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为首要任务。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国家教委令第25号)中,将幼儿园教育目标定为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因此学前教育人工智能要服务于这一教育目标,开发和应用与之相关的智能系统。不仅要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预警方面的投入,同时还要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发展。其次,人工智能与幼儿双语教学进行多方面的渗透与融合。高校可以根据课程改革、专业优化、幼儿教师培训、家园共育等方面的现实需求,定位人工智能与幼儿双语教学的融合点。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出发,阐述了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目标。在五大领域中,人工智能与语言领域的融合较多,纠正发音、扩展知识、进行简单的人机互动,有口头语言的学习,也有书面语言的学习,有日常生活用语的学习,也有文学语言的学习。但是人工智能与健康、科学、社会、艺术领域融合得较少。因此需要加大人工智能与其他领域的深度融合,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此外,加强师幼之间的情感互动。人工智能虽能实现一些教育功能,但毕竟是冷冰冰的机器,无法与幼儿进行情感沟通。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体会人与人之间最真切的爱,教师的关心与爱护会给幼儿积极引导。真实的情感沟通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只有在爱的滋润中成长的幼儿,才能体会爱、感受爱,才能更好地学会爱他人。

(二)提升幼儿教师人工智能教育信息化素养

新时代下,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丰富的知识经验,同时需要拥有一定的人工智能教育信息化素养。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幼儿的探索热情,还可以提升教学效果。根据幼儿教师年龄层次的不一样,可以分批分层进行有关人工智能方面的教育培训。年轻教师学习新知识掌握较快,加强他们在人工智能双语教学方面的培训和学习,增强骨干教师人工智能与双语教学的实践融合,同时以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为示范带动老教师掌握人工智能在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政府职能部门、幼儿园、企业三方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软件建设的投入。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协同企业和社会其他力量共同多元化探索幼儿园人工智能建设,引进优秀科研团队,通力合作,因地制宜,采取拨款、捐赠、投资等多种形式,拓宽经费来源,满足现代化幼儿园发展需求。此外,增强幼儿园与社区、公立幼儿园与私立幼儿园、城市幼儿园与农村幼儿园之间的密切交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采取“园外专家请进来、园内教师学回来”等形式加大学习力度,整合资源,优化教学,缩小区域差异,减少城乡差别,最终服务幼儿。当然,幼儿教师也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积极探索新事物,从而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三)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

依恋是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也是学前儿童良好个性形成的基础。早期亲子依恋的质量对儿童认知、情感、同伴关系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早期依恋关系缺乏可能导致未来心理障碍。大量研究中,“安全型依恋”的婴儿表现得更有能力,是更好的问题解决者,更加独立自主,更有弹性,未来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更高的热情和坚持性,人际关系较好,受到同伴的欢迎,成为幼儿园中的领导者。

完整的家庭结构、和谐的家庭关系、民主的处理问题的方式、父母角色的合理分工等会像空气和水一样于无形中滋润着儿童的成长,使他们对家庭成员形成恰当的依恋情绪,拥有生活的安全感、自尊感、自信感,自然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积极健康的心态。

活动是亲子和谐相处的桥梁和纽带,良好的亲子关系不会自然而然产生,也不是建立在豪华物质基础上的,而是在活动中,通过亲子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扶持传递的。父母要对儿童負责任,多抽出时间陪孩子,带他们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到社会生活中去体验,在活动中实现亲子心灵的沟通,而不是一味地在自己繁忙时,在孩子哭闹时,只给孩子一个电子产品。

参考文献:

[1]杜鹃.人工智能融入创新创业实践体系构建——以机电专业为例[J].大众标准化,2021(1):63-65.

[2]戴云峰.浅析人工智能技术发展[J].数字传媒研究,2020(8):3-4+9.

[3]许冉.幼儿家庭早期阅读教育现状及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学前教育,2012(3):94-96.

[4]董荻.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智能机器人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31):10-11.

[5]田秀玉,严仲连.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对幼儿教育的影响[J].早期教育:教育科研,2020(12):2-6.

[6]于舜.基于当今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改革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15(10):364.

(责任编辑:张咏梅)

① 《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7/200107/t20010702_81984.html。

收稿日期:2021-04-27修改日期:2021-07-09

基金项目:2018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人工智能及其在幼儿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阶段性研究成果(2018SJA1105)

作者简介:邱婷婷(1981—),女,江苏镇江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学前教育、外国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融合
美劳与共融合绽放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多彩融合
破次元
人工智能之父
融椅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