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德育的研究

2021-09-10额日登其木格

红豆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德育班级

额日登其木格

【摘要】德育应属教育中的首要任务,德育一定程度上比思维培养更加重要,只有德行优秀才能够立足于天地之间,有成为栋梁之材的机遇,若德不配位,那么即使成才也会耽误人的终身发展。德育应从小开展,从学前教育阶段早期介入,促使品德思想还未成型的学生,具备基础的德行观念,具备正确的德行操守。

【关键词】学前教育;德育

引言:學前教育是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的过渡,此时学生们的知识量还比较少,但想象力天马行空;认知能力比较弱,但不拘束于某视角联想。学前班的学生们既有他们的优势,也有学习中需要填补的空白处,德育也是如此,学生们天真烂漫,还不能分辨对错,此时只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就能够帮助他们从心理上、行为习惯上接受德行教育,成为有德行、有品质、有素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1.渗透传统文化进行德育

德育是一个泛泛的词汇,内容量较大、内涵较为深远,针对学前教育,德育应从行为习惯、举止言谈、思想价值等角度进行引导,应从爱家、爱国、爱自己、爱朋友、爱教师、爱自然等博爱角度进行思想渗透。我国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现阶段也保留了很多的文化精髓,教师可充分的利用节日、历史信息等对学生进行熏陶,如清明节,这本是一个祭奠逝者的日子,学生们往往觉得与自己无关,但在清明节,教师讲述一些英雄烈士的事迹,说说他们的豪言壮语,学生们很难不为之动容,他们也自然的会在心中竖起一道英雄的信念;在中秋节,学生们多半对月饼较为熟悉,但对于中秋的由来却毫不知情,教师可讲述一些有关中秋的小故事,对学生们说说团圆的含义,有助于提高学生们对家庭的依赖感。在天气明朗的时节,教师可带领学生外出活动,条件限制时也可以在校内观察自然,看看树木、花草成长的样子,观察蝴蝶、密封的举动,了解自然、懂得敬畏生命。

2.树立德行标杆进行德育

学生们各有优势,也各有习惯问题,教师可树立标杆,让学生们彼此学习,每周教师可选择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本周的德行总结,每一名学生必须列举出班级中至少一名值得学习的榜样的事迹,如小明说:“小张经常借我橡皮泥,从来不吝啬”。小张又说:“小红每天穿戴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很讲究卫生”。建立“夸夸群”,随机组成小组,小组成员需要互相夸奖对方,哪怕是夸奖对方头发梳的好、鞋子干净,也必须在夸夸时间里互相夸赞不能停顿,这样一来可帮助学生们建立信心,还能够帮助一些学生认识到自己平时都没有意识到的优点,让他们形成荣耀感,更对平时的行为习惯引起注意。教师可在班级中建立起奖励机制,如本周卫生最佳学生是谁、本周课堂举手次数最多的学生是谁......由大家集体进行评选,并发放奖状,还要在班级中通报,让学生对德育问题重视起来。对于迟到等出错的学生,教师惩罚他们的方式也有所改变,如迟到的学生需要背诵一句名人名言才能够坐下,不然就要站着听讲,时间长了,爱迟到的学生也羞赧于自己的错误,也记忆了名人名言,一举两得。

3.借助校园活动进行德育

学前教育阶段学生们的课业压力还不重,此时校园的活动较多,教师可结合校园活动,开展德育。如升旗仪式每周一都要举行,有的学生不喜欢戴红领巾,有的学生升旗的时候举起左臂但不知道为什么,只是照做。教师可以将红领巾、国旗设计的内涵告知学生们;有的学生不懂国歌的含义,教师可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国歌的内涵,如其中难懂的“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有很多学前班学生根本不懂其意,教师可配合微课视频,进行解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校园还可以组织学前学生们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参观博物馆等,增加学生的社会阅历。另外学校可组织团体操,让学生形成每日锻炼的习惯,组织体育运动会,提高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组织学生们到公园里捡垃圾,鼓励学生们合作设计环保标语等等。

4.设想未来世界进行德育

学生们年龄还小,对未来世界很少有设想,教师可引导学生们,想一想自己的梦想、自己未来有哪些期待等,帮助学生建立一个长远的目标,如有的学生想要当总统、有的学生想要赚很多钱照顾父母,他们的愿望一旦说出来,就会不断的萦绕在他们的脑海中,以后学生在做某件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他们的愿望来展开教育,如某学生上课打瞌睡,教师可以教育他,这样以后怎么利用知识赚钱孝敬父母呢?要让学生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以梦想为契机改正自己的缺陷。未来虽然很遥远,但未来几天很快就到来,教师可以在梦想的建立基础上,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短期目标,如本学期想要考第几名、如下次考试想要超过谁等等。当学生们有了积极的生命追求,他们的德行也逐渐形成。

5.寓言故事展开德育

学前儿童都对寓言故事很感兴趣,除了日常的行为习惯引导,教师还要早期进行预防性的德育互动,如虽然班级中学生们少见撒谎问题,但也要讲述“狼来了”的故事,让学生们意识到撒谎产生的严重后果;虽然学生们还不了解法律,也几乎不能触碰法律,但教师也要早些利用网络新闻事件,灌输给学生们法律观念,让学生们具有基本的知法懂法意识。对于一些屡教不改或者班级问题普遍的情况,教师可自创故事,来警示学生们,如学生们经常丢东西,经家长反映,有的学生甚至一周拿十几只铅笔都不知去向,教师可编创:“铅笔的哭泣”、“被主人遗弃的铅笔”等小故事,引起学生反思。除了教师讲述,还可以让学生们角色扮演,如在某个寓言故事下,学生们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角色,通过情景扮演的模式,在儿童节或者元旦等节日里表演,共同讨论故事的深意,学生们由于扮演角色深有同感,他们能够自问自查,彼此学习、共同进步。

结束语:德育应早期开展,从学前时期就引起重视,对学前儿童的德育,不宜枯燥语言说明,而应言传身教,利用周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让学前学生意识到德行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德行观念。在班级活动中、在家庭生活中,逐渐的提高自己的品德,提升自己的素质,成长为具有才德的优秀国人。

参考文献:

[1]贾楠.浅析学前教育德育的研究问题现状及对策德育之我见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25).

[2]王桂秋.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原因及改善学前教育德育的研究及现实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16).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德育班级
班级“无课日”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