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学生学习回归动力和激励机制

2021-09-10项亚光余颖贺莉金庆凯刘松张宁赵仁阳

红豆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激励机制动力

项亚光 余颖 贺莉 金庆凯 刘松 张宁 赵仁阳

【摘要】学习动力是学习主体对学习行为价值判断基础上的心理驱动总和,它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工作前途,也影响着高校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阐述了学习动力重要性,并概述了激发学生学习回归动力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指导高校和教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回归学习。

【关键词】地方高校;学习回归动力;激励机制

高校扩招以来,学生的入学门槛降低,很多专业学生基本技能与基本知识相对减弱,学生入校就存在轻理论重技能、轻通识重专项,也存在浅尝辄止的浮躁心态,玩手机、玩游戏、肆意逃学、外出兼职的现象开始成为高等教育的病态,引发担忧。大学生回归学习,创建国际一流教育,已是当务之急,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回归和驱动学生回归学习是呼吁中国高等教育要从本质上进行革新。因此,依据当前教育困境,针对地方高校学生学习动力,探析动力与驱动学生学习的策略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影响地方高校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

地方高校是大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最为重要的基地,是为社会供给各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阶段。学生入校时的高考分数往往低于国内重点大学,虽然学校规模用户数量远远高于重点高校,但是学校优质资源无法与之比拟。相对而言,地方高校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和面对的各种升学或就业压力要比重点大学学生大得多。影响地方高校学生学习动力因素很多,既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2]。其學习动力是直接对学习效果产生正相关的核心要素,对学习效果所起的作用最大。所谓学习动力是指学习主体对学习行为价值判断基础上的心理驱动总和。它不直接介入学习,而是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习的潜能,调节学习活动的进行,具有始动、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升华等功能[1]。赵睿等学者认为,学习动力变化规律受动力模型影响(图1)。

1.1影响地方高校学生学习动力的内在因素

对造成地方高校学生学习动力影响的内在因素又称为自身因素,它包括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学习动机、个体心理发展水平和智商水平[3],这些要素形成了学生学习动力的内部系统,是心理与生理素质的综合细微反映。认知结构是学时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是关于对现实世界信息感知、加工及推理的参考框架。贮存于个人长时记忆系统内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包括自动化技能和受意识控制的策略)的实质性内容和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认知结构包括原有认知水平、思维规律、现有知识状况等。动机对学习动力的影响动机是促使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念头。它是描述个体行为激起的原因,是发动并维持指向一定目标的活动的倾向或意向。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学习动机的实质是学习需要。这种需要不仅反映社会、学校、家庭等外界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也反映学生个体本身对外界探索、认识和应用的主观要求[4]。

1.2影响地方高校学生学习动力的外在因素

对学生动力造成影响的外在因素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学校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评价手段、学习环境评分制度、学习氛围、评优制度等是主要影响因素。学习氛围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宿舍氛围和课堂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大大克制不良的学习习惯。事实证明,浓厚学习氛围,诸如打游戏、聊天、瞌睡等现象会减少很多。

考试模式及评分制度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占主体。开卷考试或者习惯性地地考前辅导将会严重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还降低出勤率。考试评分制度中,学生平时表象(过程分)、课程终结性评价分数等,也对学生有着不同的促进作用。过多的分占比越来越多,学生缺勤就越少。

除了考试,高校里的评奖评优制度、保送标准以及学生个人的生活、情感、家庭等各方面,也都是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

社会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学习驱动力的外在因素[8-9]。在社会多元化下,各种就业压力、学习压力影响下,过早地参与社会兼职或参与社会工作后,面对各种诱惑容易迷失学习目标、学习欲望,价值观容易改变,从而影响学习动力[5]。

1.3影响地方高校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表现

学习动力在大学期间有着不同阶段表象,调查发现,地方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波动性。由图2可知,大一刚刚步入校园,怀着对大学的憧憬,学习的动力相当充足。随着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习的动力会逐渐降低。大二时的学习动力表现最低,到了大三四阶段开始有所反弹。学生学习动力可能会降低减缓或保持平稳。

课题组近期从地方高校进行问卷调查,抽取482份有效问卷进行了深人的调查研究与分析,调查显示,应用型地方高校学生学习动力存在明显不足,表1中高达55%的学生自己给予自我评价不高,在表1中,只有26.3%的学生保持一种强劲的动力去学习。大部分学生认为自身的学习动力不足(表2)。最这应当值得我们关注。

二、大学生学习回归动力激励机制探索

学生回归学习,创建更高水平的专业建设很大层面不仅与自身学习兴趣有关还与教育者和学校管理者的方式方法有着较大影响[10]。这部分内容将从多个角度或多个层面思索学习回归的驱动力。特别是学生学习动力及激励机制问题,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论题。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用专业知识和实用技术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养成,而有效地学习激励机制是实现上述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如何更好地通过激励策略有效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增长实践才干,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1.开拓学生主动学习的思想意识

当代高校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毫无目的,都是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态度在学习和生活。现在大学生既希望工作选择范围广,也希望经济可以独立,把这个作为目标可以激起他们学习的动力。目标就如同辽阔海面上亮着的灯塔,船员无论在海面上多么孤独,多么迷茫,始终都会朝着那个对的方向驶去,因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当你知道你想要什么并且怎样才能得到的时候,学习回归力自然也就上升了。期望理论是由德国思想家弗洛姆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弗洛姆主张通过期望理论,也就是对某项活动的预测来增强人们对活动的期望值,更加激励人们积极地参加活动。在现实中,高校管理者需要根据期望理论提前了解学生个体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尽量满足需求,提升学生对教育的期望值,以此激励学生更专心的处理学习任务[6]。因此,在空闲时间学校或班级可以组织一些面对面的聊天,让学生们去畅谈梦想和他们所坚定地目标,从而让他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更加愿意去主动学习。

2.改善课程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

课堂氛围和师资队伍对学生们学习主动性来说也是相当重要。有趣的课堂氛围更有利于学生们注意力集中,例如有些老师上课只会一味的讲知识点,讲公式,短暂时间有些学生还是可以思想集中认真听讲,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走神打开手机看看时间,看着看着就打开QQ、微信,接着就打开游戏。因此老师上课也是要讲究方法,比如讲一段课程看一会有关该课程的视频,一般放视频学生们都会抬起头;也有时候讲了一段课程会发布一些与前章有关的题目规定时间让学生们现场做,这种方法也会激励学生认真听讲,否则题目不会写。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该经常组织各位教师在一起面对面讨论更有趣的,更有效率的,更能激起学生学习动力的教学方式。

3.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建设

建立公平,公正的学生评优制度,是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环节。成绩优异的学生再接再厉,成绩不优异的学生奋起直追。各地方高校应致力于制定和完善公平教育制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支持人类生存的俩大支柱,对于物质和精神激励的需求也是人类发展的动力。高校拟定对学生的激励政策之时,应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俩方面入手,不可偏重其一。在物质激励方面,高校可以设立奖学金、助學金,如此既能给予学习优秀的学生鼓励,又可以为贫困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在精神激励方面,高校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和积极的价值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主观学习能动性。如此,便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俩方面入手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从而最大力度地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激发,最终达到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目的[7]。

结语:地方高校是大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最为重要的基地,是为社会供给各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阶段。地方高校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较为普遍现象,激励机制也就成了各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在激励机制的开展过程中,要坚持公平性与有效性相结合、物资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以便更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回归动力。

参考文献:

[1]相雷.大学生学习动力激励机制与方法研究.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2013-06.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P219.

[3]李育阳.试析高校教学管理中激励理论的运用[J].江苏南京:南京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21-0104.

[4]赵熠.基于激励理论的高校学生管理探究.江苏南京:金陵科技学院,210001.

[5]狄丹.高校档案管理制度建设策略研究[J].传媒论坛,2020,3(24):124+126.

[6]黄瑶,王铭.论教育系统场域的重构[J].学习与探索,2020(11):40-45.

[7]郑长焰.信息时代下“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对策分析[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09):7-9.

[8]沈磊.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学习动力影响因素及激励机制研究[J].智库时代,2019(25):95-96.

[9]冯晓云,郝莉.探索构建以学生学习与发展为中心的课程质量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8(04):71-75.

[10]赵癸萍.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7.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重大教研项目“地方高校学生回归学习若干问题研究”(2018JYXM1443),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教研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广告学专业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探索”(2020jyxm2131);安徽省省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新冠肺炎抗疫启示下体育锻炼提高人体免疫力策略研究”(S202010376100)。

作者简介:项亚光(1977-),教授,硕士,皖西学院体育学院。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学与管理;余颖,女,皖西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激励机制动力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阳光动力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及其实施效果研究
动力船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以激励为支点撬动转型发展创业创新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