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后殖民主义理论解读库切的《青春》
2021-09-10张影
【摘要】 来自南非的作家J·M·库切,在其自传性的小说《青春》中,描写了约翰离开南非前往英国去实现自己的文学理想,但在那里却经历了成为“边缘人”和“他者”的痛苦经历。作为一个殖民地的白人,他具有双重意识和文化身份认同危机。本文将使用后殖民主义理论解读库切的《青春》。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库切;文化身份;双重意识;《青春》
【中图分类号】I4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1-0007-02
《青春》讲述了主人公约翰因无法忍受国内的种族隔离政策与新民族主义从而流落到英国,以及在那里的生活境况。在《青春》这部具有自传性的小说中,库切有意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更加冷峻省思地展现他那一代的南非白人青年的生活境遇及心路历程。本文使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去分析库切的《青春》,从以下三个方面:“边缘人”与“他者”,文化身份认同,双重身份来分析和解读《青春》的主题和思想。
一、“边缘人”与“他者”
约翰是十七世纪南非荷兰裔殖民者的后代,本该具有优越的地位和绝对的权威,由于殖民地的解放以及种族隔离政策,使约翰以及像他这样的白人在南非成为边缘化的存在。库切在《青春》中写道“非洲是非洲人的!泛非主义者大会说,把白人赶到大海里去。”他厌恶南非殖民地的文化及有色人种,认为他们是“他者”,那什么是“他者”呢?艾勒克博埃默对于“他者”的表述是这样的:“指主导型主体以外的一个不熟悉的对立面或否定因素,因为它的存在,主体的权威才得以界定。”在南非,约翰作为一个殖民者认为自己应该享有比非洲人更优越的地位和绝对的权威,但种族隔离的实行使他失去了优越的地位并被当成边缘化的存在,对此他感到深恶痛绝,想要逃离南非。他一直认同西方文化,渴望去往西方,并且觉得自己是欧洲人,欧洲才是他的归属。然而去了欧洲,他还是被英国白人当成“他者”,因为尽管他是和他们有着同样肤色的白人,但是他是来自殖民地的白人。那英国人是怎样看待南非的呢?英国人觉得南非要是从世界上消失,这也是他们乐于看到的“他们肯定不愿意孤凄的南非白人像寻找父母的孤儿那样挤在他们门口。”作为欧洲殖民者的后代,南非白人曾经属于欧洲,但是时代在变化,英国人与南非的白人渐渐疏远了,所以来自殖民地的南非白人在英国人眼里也成了“他者”。一开始为了更好地融入欧洲,成为一个地道的欧洲人,约翰早在出国前做好了十足的准备,以免被人当成土包子。到了英国之后,为了更好地融入英国,他已经做好了割断和过去一切联系的准备,甚至在收到母亲的来信时,他对此也非常气恼。可见约翰誓与过去的自己完全割裂,成为一个真正的英国人。但是不管殖民地的白人及其后代付出多大的努力,他们还是无法变成真正的英国人,因为他们在多种文化的影响下已变得面目全非。让人感到讽刺的是,在南非,白人都是高人一等,视黑人为 “他者”,无情地把黑人推向邊缘地带。但是当他们来到欧洲,却发现自己也被当成了“他者”,成为不受欢迎的“边缘人”。对于英国人对他的歧视,约翰开始还是努力改变,竭力趋同,但还是得不到认同,他感到无尽的痛苦和折磨,最后只能放弃先前愚蠢的幻想,听天由命罢了。
二、文化身份认同
谈到文化身份,可以从霍米·巴巴的“文化杂糅理论”中找到论述。巴巴认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会产生杂糅 “民族文化间的杂交及由此引起的形变广泛而深刻民族文化,想要保持自己鲜明独特的民族性已成为不可能。”也就是说,文化身份具有一种混杂性的特点。后殖民主义小说通常会谈到文化身份问题,而这是多种文化碰撞产生的效果。对于族裔散居者,梅晓云认为 “如果坚持母国文化认同,那么移民在新的移居地将永远是 ‘他者’;如果采取认同新居住地的态度则将被同化而失去固有的文化特征;如果疏离自的文化传统的同时又拒绝认同新移居地的文化,则将不可避免地进入无根状态,也就是处于文化的无根状态。”在《青春》中,约翰出生在南非,那里曾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英国文化势必会影响南非文化,而先前的殖民地也会影响南非文化,并且南非还有自己的本土文化,多种文化的杂糅使约翰受到的文化教育是不同于英国的。约翰到了英国之后,尽管他有意去摆脱南非及它的一切,但在他内心深处还是有着对南非的文化认同,比如他开始的时候还是穿着在南非的衣服,虽然他竭力想放弃这种对于南非的文化认同,比如,注意自己的发音方式 ,和他们穿一样的衣服,可是他还是有着自己并未察觉地对南非的文化认同。当约翰的堂妹来英国时,和约翰说起南非荷兰语,虽然他好久没有说这种语言,但是当他说的时候“感到自己立刻就松弛了下来,仿佛滑进了热水澡里。” 说明对于南非的文化认同已经扎根在约翰内心深处,所以当他说南非荷兰语时才那么自在。还有当他写作时,还是不自觉地写以南非为背景的作品,因为他对南非的一切都太熟悉了。种种的一切都说明,尽管约翰竭力想摆脱和疏离南非,但他内心深处依然对南非有着文化认同,所以英国才视他为“他者”。他竭力疏离自己的文化传统,逃离自己的祖国,断绝和南非的一切联系。但他对英国也有抵触的情绪,当想象自己穿上和英国人一样的衣服时,他觉得这与自己格格不入,这说明尽管他尝试认同英国的文化传统,可他内心深处还是有些抗拒,从而就陷入一种文化的无根状态,他感到焦虑,迷茫,并且处于孤独和痛苦之中。约翰在南非有着优越的地位,视被殖民者为“他者”,他也不认同南非的文化,一心想要逃离南非寻找自己真正的“根”,但在他来到英国之后,也被英国人视为“他者”,他处于一种无根的尴尬境地,所以也导致了他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
三、双重身份
巴巴认为“过去的被殖民人民、当今社会的移民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居住于一个文化之间的世界,于矛盾的和冲突的传统中创造我们的身份认同;简单地说,我们同时‘既是此也是彼’,深陷于文化翻译的过程之中”。也就是说生于殖民地的人民其实是有着双重身份,有两种文化在影响着他们。因此霍米·巴巴提出了“双重身份”的策略用于身份的建构。在《青春》中,约翰既无法放弃对南非的文化认同,又不太确定对于欧洲的文化认同,从而陷入一种无根的状态。其实约翰获得了一种“居间的”或混杂的身份,因为他既不属于南非,又不属于欧洲,但这两种文化又都深深扎根于他的身体里。他觉得自己是英国人,竭力趋同想得到认同,却还是被当成殖民地的 “土包子”,他努力想摆脱南非身份,却发现对于南非的意识割舍不断,这种意识已经深入其骨髓无法摆脱。因此他处于这种混合文化的边缘地带,不被任何一种文化所认同。约翰处于一种未完全摆脱南非文化,又未完全了解英国文化,处于一种尴尬境地,萨义德认为约翰陷入了一种困境,他处于一种中间状态,“既非完全与新环境合一,又未完全与旧环境分离”,来自殖民地的约翰就处于一种从南非来到英国的流放状态,所以他在这种 “中间状态”中具有双重身份。
四、结论
本文从“边缘人”与“他者”,文化身份认同,双重身份这三个方面来对《青春》中所体现的后殖民主义思想来进行分析。在《青春》中,约翰是南非荷兰裔殖民者的后代,他们原先有着绝对的权威和优越的地位,视被殖民者为 “他者”,但由于种族隔离政策的实行,像约翰这样的白人处于边缘化的位置。约翰一直也不认为自己属于南非,他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个欧洲人,所以他逃离南非来到英国,可是不管他多么竭力趋同,却仍然被视为来自殖民地冒着傻气的“他者”,成为边缘化的存在。关于文化身份认同,他疏离了南非的文化传统,可是又与英国的文化传统格格不入,因而进入一种文化无根的状态,也导致了一种文化认同危机。约翰好像不属于南非文化,好像又不属于英国文化,可是这两种文化又都在他身体里扎了根,拥有了一种双重身份。这种双重身份也为后殖民主义作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来去更好的探究事情的根源。
参考文献:
[1](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M].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
[3]陈永国,陈京明.主体性困境之忧患意识在后殖民小说中的体现——以库切小说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0,(11):123-126.
[4]丁栋.后殖民语境下的J·M·库切小说主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
[5]姜飞.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011(001):22-25.
[6]李厥云.文化身份的追寻与幻灭——细读J·M·库切小说《青春》的叙事主题[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80-83.
[7]梅晓云.文化无根:以V·S·奈保尔为个案的移民文化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8](南非)J·M·库切.青春[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
[9]生安锋.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
[10]生安锋.后殖民主义的“流亡诗学”[J].外语教学,
2004,(05):61-63.
[11]石云龙.他者·他性——库切研究[J].外语研究,2011,(02):95-100.
[12]王岳川.后殖民主義与新历史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77.
[13]杨林.后殖民主义批评中的“他者”镜像:失语·对位·超越·流散[J].文学理论前沿,2016,(01):1-27.
[14]张向阳.J·M·库切《男孩》《青春》《夏日》中文化身份问题的后殖民解读[D].南京大学,2015.
作者简介:
张影,女,汉族,安徽亳州人,文学硕士,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