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分组节奏跑实践教学探究
2021-09-10丁志伟
丁志伟
在体育项目中,跑步比较有代表性,可分为短跑、长跑,对于初中生来说,良好的跑步训练可以提升其心肺能力,对其发育有积极意义。就目前来看,多数初中生的跑步存在有较大的不足,归根结底是因节奏掌握不佳导致,尤其是在中长跑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提高重视度,引导学生们树立节奏意识,抓住跑步节奏,从而能够在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锻炼坚强的意志力。
1 初中体育中长跑训练中节奏训练方法
1.1 分解节奏训练,讲授动作要领
在初中体育分组跑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更好的训练学生,一定采取正确的措施来进行。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正是发育的时期,而中长跑又是一项体能消耗非常大的田径项目,根据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对于跑步的动作没有系统性的了解以及正确的认识。
不仅如此,在开展训练活动之前,教师必须要跟学生讲解节奏动作的要领,让其能够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跑步节奏,避免在比赛时出现休克现象。另外,教师首先必须要分解项目动作,并分解到最小单元;其次,教师再将所分解的动作进行细致的讲解,如怎样正确摆臂、怎样调整呼吸等,这些都是必练环节;最后,在示范动作时,教师在前面做,学生跟着模仿练習,并且还可以进行短距离跑进,教师在这过程中也要进行相应的指导,给学生指导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动作,使其掌握。
比如在节奏跑训练中,教师将中长跑特点仔细分析了以后,可以将其进行分解教学,尽量把其分解到最小单元。首先,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正确起步姿势,让学生原地自主练习,接着在讲授原地摆臂的动作,教师在前面讲,学生跟着学,体会在放松的状态下正确摆臂技术和上体姿势。另外,在进行原地摆臂时,必须要将其与呼吸节奏结合来进行感受;最后就是对中长跑中的基本技术方法进行指导示范,其是理论阶段,为节奏跑训练奠定基础,教师可以通过此阶段来形成对中长跑的认识,提高比赛中的安全性。
1.2 合理安排任务,指导节奏训练
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身体正是快速发展的时期,无论哪个年级、哪个班级,不同的学生身体素质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必须要对自己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了解,然后根据其自身的情况制定出教学方案,合理安排好训练时间、任务难度以及类型,让学生在自身所能承受的范围内更好的训练,达到预想的效果。不仅如此,在训练节奏跑时,一般会使用到击掌法、节拍器法、带队法以及口令法四种,其会很好的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跑步方法和姿势,以此来更好的完成训练。
比如在上训练课时,教师首先必须要认真分析本班学生的身体素质,根据其来制定教学任务,可以要求男生女生先慢跑200米,随后男生休息2分钟,女生休息3分钟,然后女生直接进行800米长跑,男生先跑400米,休息3分钟后在跑800米,循序渐进。在跑200米时,教师应当跟随着学生一起,给出相应的指导,在跑步过程中可以使用带队法和节拍器法,同时还可安排体育委员跟着一起监督队伍,如果发现掉队的同学,体育委员应当帮助其跟上队伍。
1.3 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课堂评价是教学工作中的主要环节之一,其对教学效率的提升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中长跑作为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重视度。在过去,多数体育教师对课堂评价呈忽视态度,目前,节奏跑教学中,应转变教学观念,重视使用激励性评价方法,鼓励学生们要对节奏跑的学习有信心,且可以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持之以恒,坚持锻炼。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说一些激励的话,“太棒了”、“跑得真快”、“漂亮”等;同时也可配合简单的动作,如鼓掌、与学生互相击掌、挥舞手臂等等,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鼓舞。另外,对于一些节奏跑成绩不佳者,也应注重使用不同的激励措施,如说一些诸如“别灰心”、“慢慢来”等语言;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孤僻的学生,教师可选择课下单独交谈,向学生讲解自己练习节奏跑的经验或者相关教学案例,进而让学生们可以循序渐进的提升自信心。
1.4 应用击掌法提升节拍意识
在跑步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击掌法来对学生进行节拍训练,因为其在以后的跑步比赛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方法非常简单,不需要用到任何道具就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节拍意识,同时还能保证分组训练达到预想的效果。具体过程就是教师帮助学生让其形成一种跑步节奏,在跑步时可以借助到场外的助手来与学生击掌,帮助其寻找节拍,使其形成一种规律性的跑步意识,对其在跑步时调整呼吸节奏起到很好的作用。另外,该方式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在跑步过程中监督学生,促使其主动训练,使其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
2 结语
跑步是初中体育课堂重点教学内容,在跑步学习过程中,可以有效改善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其耐力、意志力。在跑步中,并非漫无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节奏意识,及时通过各种方法来教导学生不断加深对节奏跑的认知深度,以此来不断提升其跑步节奏感。本文中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节奏跑教学提供帮助。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