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乡村旅游业在中国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2021-09-10姚京莉王雨洁吴卓宁张宇彤朱靖江

商展经济·上半月 2021年8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姚京莉 王雨洁 吴卓宁 张宇彤 朱靖江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至2021年我国已实现全面脱贫,回望中国脱贫攻坚的历程,很多脱贫村的脱贫方法值得研究,总结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脱贫办法,并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蒋巷村发展旅游业实现脱贫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蒋巷村脱贫的方式,研究经济强村的旅游发展之路,以期总结出中国脱贫的发展方法,并为脱贫村之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出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蒋巷村;文旅脱贫;乡村旅游业

本文索引:姚京莉,王雨洁,吴卓宁,等.[J].商展经济,2021(15):028-030.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15.09

2021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蒋巷村坚持实施科学发展观,将中央的视察作为强劲动力,坚持走以“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为主旨的创新发展新道路,努力让全村三业产值持续增长,村民收入和员工收入稳步提高,为常熟市的“五大主体战略”发展规划做出新贡献。在此背景下,本小组将以江苏常熟文旅脱贫成功为例,具体调研贫困村的新变化、新面貌,旨在丰富精准扶贫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成果,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及长期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1 蒋巷村的发展历程

40多年前的蒋巷村,还是一个穷山恶水地处偏僻的穷地方,村民绝大多数住在泥墙草房里。如今,全村村民过着富有而又幸福的生活。2010年,蒋巷村主体工业产值销售超过10亿元,全村经济总产值达到12亿元,人均GDP连续10年超过2万美元,村民人均社区股份制分红5000元,人均收入突破2.2万元。2019年,全村净资产达3.3亿元,村级可用财力达2375万元,同时实现人均社区股份制分红1万元,人均现金收入5.2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当年苏州城镇常住居民水平。

蒋巷村人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旅游业,不断拓展增收新道路,其产业链规模未来有望超亿元,并将有效地带动蒋巷村村民就业、创业。

2 旅游业在蒋巷村脱贫中的带动作用

一方面,相比蒋巷村这几年的脱贫政策,从村镇股份制、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再到发展养老产业、村民的家庭读书活动,这些政策的实施主要是在蒋巷村发展旅游业的基础上产生的。以村股份制以及家庭读书活动为例,2008年,在村旅游业逐步成型的基础上,蒋巷村开始实行村镇股份制,以此来鼓励村民投资,加快产业发展。蒋巷村将集体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全村共同获得的大量股权、投资、利息及服务收入,均来自于村集体资产参与市场经济的运作过程当中。例如,蒋巷村的旅游服务公司就是村集体投入。另一方面,蒋巷村集体对工业和农业的管理和服务方式是不一样的。蒋巷村的工业原本是村办工业,经改制后成为私人控股企业,村集体不干预其参与市场经济的过程,而仅仅对其服务。

而发展旅游业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以当地的村民商户为主的旅游从业人员,如何提高他们的素质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蒋巷村的家庭读书学习活动始于1997年村内设立的妇女读书会,当时村内有十几名妇女在工作之余组织读书活动。2000年8月,蒋巷村在妇女读书会的基础上设立家庭读书学习活动,到现在已经坚持了20多年。从那时起,村里持续多年为村民赠送“五报一刊”,开设文明村民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成立“读书学习交流协会”,定期抽查读书心得,开展交流,定期表彰。推动这项活动的持续开展对推进创建学习型家庭、培育知识型农民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村民们撰写的读书笔记也成为和村委会沟通交流的良好平台,能够促进村民的文化素养,这对于蒋巷村旅游业的发展也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当地服务人员素质能力的提高,也会成为当地旅游宣传的重要内容。这也符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的“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战略目标。

由此可见,发展旅游业为蒋巷村所带来的一系列改变。农旅脱贫与蒋巷村经济文化具有双向促进作用,切实提高了村民收入,亦加强了村民的文化与家乡归属感,促使更多青年人留乡、回乡发展;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蒋巷村根据本村的土地和产业特点,着力打造“四园一基地”(蒋巷生态园,村民新家园、常盛工业园、农民蔬菜园和无公害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发挥自身资源禀赋。值得注意的是,蒋巷村注重可持续发展,并将“以生態风光为背景,以游览观光体验和休闲度假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主题公园”作为村子的定位,力求完整地呈现乡村的自然景色与生态环境,让游客体验到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让回归自然、回归农业成为蒋巷村的基本发展路线。

在蒋巷村劳动力的分布中,农业旅游所吸纳的劳动力占比高达25%,且根据村民访谈及实地调研可知,蒋巷村旅游业的劳动力结构中老年人与妇女占比明显高于其他行业,旅游业发展明显促进了劳动力市场弱势群体的充分就业。由此来看,旅游业对于蒋巷村脱贫的带动不仅在于经济总量上,更在于经济结构优化上,其对于乡村振兴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2.1 蒋巷村旅游业的状况

20世纪90年代后期,蒋巷村以集体经济为依托,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新型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新思路,通过整合乡土文化资源,完善旅游功能设施,以低碳旅游为理念,开发建设以现代化新农村观光体验和乡村休闲度假为基础,以生态风光为背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主题公园。已经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蒋巷村占地约3000亩,目前,蒋巷村已建成“四园一基地”,即常盛工业园、村民蔬菜园、农民新家园、蒋巷生态园和千亩无公害粮油生产基地,推出了村史展览馆、江南农家民俗馆、青少年科普馆等景点,增建三星级蒋巷宾馆、采摘区、动物观赏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彩弹射击场等一批旅游设施和场地,并以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成果和名村名人的社会效应开发“新农村建设考察游”,以现代化农业为主导的农耕文化开发“生态田园风光游”;以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园种植养殖等农耕劳作、采摘收获等开发“农家生活乐趣游”;以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开发了“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教育游”等旅游产品,并为游客提供舒适、温馨的三星级宾馆、独具水乡特色的度假村以及极富农家生活乐趣的民宿等。医疗站等配套服务设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青睐。自2004年至今,蒋巷生态观光园接待来自全国各地游客总计20多万人次。带动就业400多人,占全村人口近50%,70%以上的家庭中旅游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40%~60%,旅游收入已超千万元,农业旅游成为蒋巷村重要的经济发展方向和坚实的经济增长点。

在我们的采访调查中发现,蒋巷村的村民高度认同发展乡村旅游为其经济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蒋巷村政府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劳动就业原则,使村民能够实现充分就业,其中年轻人大都在村办企业或旅游公司从事酒店服务、司机、导游等工作;年纪偏大的村民则从事农田管理、果园采摘等工作,乡村旅游业使蒋巷村村民的就业机会增加,个人收入也有所增加。

2.2 蒋巷村旅游业的效果

蒋巷村发展农业旅游脱贫的同时扩大了其本身的知名度,还激发了村民对乡村的热爱并且提高了乡村的整体文化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典范。同时也应注意到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蒋巷村作为发展农业与旅游业结合的脱贫村典范,要更加注重改善生态环境,塑造优美田园风光,以增强其对于城市居民的吸引力。

3 蒋巷村的脱贫模式总结

蒋巷村的脱贫模式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提高粮食产量。蒋巷村先从改善土地、防洪建设做起,逐步提高粮食产量,解决了村民的温饱问题,建设了农业基础。

第二阶段是响应党中央号召,积极兴办村级企业,发展村集体经济,为后续发展奠定经济基础。进入改革开放以后,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蒋巷村开始大力发展主体工业、扶持民营经济、吸引外资、扩大联营,在工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代表性的企业是常盛集团。1993年至2003年,常盛集团的产值、销售、利润均以每年40%的速度递增,在华东地区逐渐提高知名度,成为知名的轻、重钢结构和轻质建材企业,在乡村经济建设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三阶段是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创办特色农村生态产业。进入新世纪,蒋巷村以开发生态旅游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契机,开始全面调整种植结构,依靠工业反哺,投资上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地方特色景点,在周边城市普及红色教育游,每年吸引游客20多万人次, 2017年全村旅游收入就超千万元,同时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的完美结合。

蔣巷村“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发展道路为脱贫攻坚展示了一种可行性高、适用范围广、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旅游的发展在带动就业、促进GDP增长、提升人均收入的同时还反向促进了村庄的文化建设及与外界的互联互通。我国江南地区、中部多山地区及西部偏远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蒋巷村文旅脱贫的发展道路可以为上述地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4 结语

蒋巷村“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发展道路为脱贫攻坚展示了一种可行性高、适用范围广、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旅游的发展在带动就业、促进GDP增长、提升人均收入的同时还反向促进了村庄的文化建设及与外界的互联互通。我国江南地区、中部多山地区及西部偏远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适合走文旅脱贫的发展道路。希望能通过这一社会实践研究为实现中国全面脱贫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储小丽, 喻学才. 经济强村的旅游发展之路——以华西村和蒋巷村为例[J]. 2013(8):152-153.

沈书琪.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苏南模式”——以江苏省常熟市蒋巷村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4(8): 171-172+61.

胡宪洋, 保继刚. 乡村旅游景观特质网络演进的蒋巷村案例[J]. 2016,35(8):1561-1575.

钱鑫, 潘洁, 张敏杰等. 苏州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以常熟蒋巷村为例[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8, 2(25):101.

韩晓. 以全域旅游为引领 助推县域旅游经济新发展[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3,38(1):1-5.

Abstract: Since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leaders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with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at the core have made a series of major deployments, starting the battle against poverty in an all-round way. By 2021, China has achieved complete poverty alleviation. Looking back on China's poverty alleviation process, many poverty alleviation method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villages are worth studying.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um up a se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method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o explore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Jiangxiang village to achieve poverty alleviatio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ays of Jiangxiang village to get rid of poverty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studies its tourism development road, in order to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methods of China's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oad after getting rid of poverty.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Jiangxiang Village; poverty alleviation; rural tourism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