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教学法在高职护生生理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10张鹏陈芃冯志强
张鹏 陈芃 冯志强
摘要:通过将模块教学法应用于高职护生生理课教学中,体现出高职技术教育具有的特征,让生理学抽象的内容更加具体与形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学生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能够改变教师角色,有机整合理论和实践,将职业教学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理课;模块教学法;高职护生
为了解决传统生理教学法存在的各种问题,可以将模块式教学法应用于教学中。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合适的教、学形式进行更好的整合,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特征,选擇恰当的模块开展教学活动。
一、模块教学及其特点
模块教学将确定的教学目标作为基本条件,对课程设计和结构进行调整与完善,将某个指定主题作为核心,结合课程内容逐步构成知识模块,有机整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然后形成比较完善、单独的学习单元。
二、教学模块的设计
(一)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原则
为了避免出现脱节的情况,教师为学生讲解关于生理学的知识时,需要有机整合临床病例,在生理学学习和临床实践中建立桥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学好生理学有利于更好的理解与掌握临床实践,基础理论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二)协调与衔接相配合原则
模块教学解除了生理学和护理课之间根据系统分类的界限,这种课程体系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并且教师自身还需要具备丰厚的实际教学经验与临床工作经验。
三、模块教学法在高职护生生理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研究对象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将江阳城建职业学院的护理专业的4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大一新生中,选择三个班级采取模块式教学方法,当作试验组,选择三个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展开教学,作为参照组,通过比较两组学生的入学成绩、年龄、勤奋及智能等没有明显差异,值得进行统计(P>0.05)。另外,两组学生的讲课教师具有相同的专业技术,同时教学能力与知识水平相当。
(二)研究方法
1.教学模块的设计
教学模块的设计主要包括:案例分析模块、案例处理模块、案例小结模块和病例(实验)演示模块5个部分,经过演示某种生理、病理情况,指导学生详细分析理论,显示现象本质,最后教室还可以简单归纳并准确陈述。该模块适合使用在理论和实践有机整合的内容。
2.测试指标和成绩评定
(1)测试生理学知识掌握程度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让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在题库中随便调出试题,使用相同的试卷测试参照组与试验组,根据所附标准答案进行阅卷评分。
(2)测试处理案例能力
测试阅读能力主要是让学生在要求时间中单独解答,然后评价解答的状况。
(3)问卷调查
将学生对获取知识满意度作为中心,为学生展开调查问卷,然后得到受试者的反馈意见。
(4)统计学处理
本文研究过程中两组之间的成绩对比使用μ进行检验,若p<0.05,表示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值得进行统计。
(三)研究结果
1.两组间生理学测试和阅读能力评定成绩比较如表1所示。
2.两组间学生满意度比较如表2所示。
(四)讨论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可以得知,模块教学法更受学生的青睐。模块式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模块式教学法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的主体作用提高重视程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的培育,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从而推动学生个性与才能的综合发展。
其次,模块教学法能够更好的呈现出高等教育的教学原则,实现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一致的效果,有机整合讲授和自学,确保知识实用性与系统性的一致。
最后,模块教学法充分呈现出新型的教学观念,对生理学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及基本原理的构建提高重视程度,能够将生理学知识灵活的应用于临床问题中。同时还可以具有当作一个标准化护理工作者具备的辩证思维方法。
结论
实施模块式教学,转移教学方法,就是将原来的由教师作为核心改变为将学生作为核心。通过模块式教学,从模块案例入手,可以使高职护理学生的教学要求得到满足,提高高职护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与职业素质,强化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乐, 韩维娜, 唐小二,等. 护理学生理学"心脏的泵血功能"的模块化教学设计[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20(4).
[2]王凤茹,客绍英. "植物生理学"课程"模块化"和"对话式"教授方式改革[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v.22;No.105(04):105-110.
[3]黄瑞玉. "模块化"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3):56-56.
[4]郭刚、罗滨、李玉莹、秦燕燕、梁佩燕. 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课程模块化整合改革研究[J]. 继续护理学教育, 2020, v.34(10):11-12.
第一作者:姓名:张鹏 单位:江阳城建职业学院 职称:助教, 学历:研究生硕士, 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方向
第二作者:姓名:陈芃, 单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职称:护士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肿瘤护理方向
第三作者 :姓名:冯志强 单位:江阳城建职业学院 职称:教授, 学历:研究生硕士, 研究方向:肾功能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