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研究
2021-09-10程宇鹏
程宇鹏
摘要:核心素养视域下,大学生们思想政治素养水平影响着他们感知事物、认识世界与学习生活的态度与方式。与此同时,大学生们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既要带来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又要有付诸实践的实际行动。鉴于当前大学生们思想政治素养水平较好,但还需要有针对性地提高的现状,本文先分析了这一现状,继而又从德育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和创新培养方式三个角度探析了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策略,希望对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教育与成长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现状
大学生自小學习思想品德课程,已经初步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能够自觉参加思想政治活动。但从教学实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不少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素养更多存在于精神与思想层面,与他们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这种观点自然存在问题,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们需要提升把思想政治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意识与能力,加深对思想政治素养的理解。另一方面,大学生在认知与提升思想政治素养时,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素养与其他核心素养的联系,因此在相同时间内获得的提升效果有限。此外,大学生们自主反思自身思想政治素养不足之处的自觉性有待提高,自主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的能力同样有待增强。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策略
(一)德育教育全方位走进大学课堂
核心素养视域下,德育是五育教育之中与学生们思想政治素养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因此,德育教育全方位走进大学课堂能够有力地帮助学生们弥补该方面现存的不足。此外,如果探索出德育教育全方位走进大学课堂的方式方法,那么对在其他四育中培育学生们的思想政治素养也很有帮助。
例如,思想政治老师需要寻找德育教育和教材的契合点,以教材为蓝本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同学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于“认识与实践”的理论时,教师可以先启发学生举一个和自己有关的例子理解这部分的知识点,继而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将思想政治素养落实在生活之中。“同学们,刚刚大家都通过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了这里的知识点,这证明我们学到的理论是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的。我知道大家会觉得思想政治素养和我们的生活相隔很远,但其实只要大家肯用心,我们是能够在生活中找到这一素养的用武之地的,下面请大家认真思考一下,稍后我们一起交流。”
(二)多样化开展思想政治综合实践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学生们空有思想政治方面的意识,而没有实际行动,那么他们是难以获得更大进步的。因此,他们只有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多加以实操性的练习,才能更加理解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可以多样化开展思想政治综合实践课程,帮助学生们创设实践情境。
譬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时,思想政治老师不妨以教材为蓝本,与学生们共同敲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以“我讲百年党史”为例,加以说明。在布置下这一综合实践主题后,不妨这样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增强他们提升自己思想政治素养的主动性:“同学们,我们刚刚敲定好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接下来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是用文献收集法、问卷调查法收集相关信息,还是用访谈法等其他方法收集相关信息。如果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合作探究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如果遇到难以处理的问题,也可以随时联系我,期待大家的精彩表现!”
(三)创新思想政治素养培养的路径
一般而言,思想政治教师往往通过思想政治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们的这方面素养。诚然,这一方法取得效果较为理想。但是如果能在此基础上创新培养路径,那么就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提升这方面素养时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成长。
例如,思想政治老师可以在新学期伊始布置一个收集活动:“同学们,常听大家说思想政治素养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今天啊,老师想在新学期伊始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进行一个收集活动。为期半个学期,在此期间老师和大家一起将从生活中用到思想政治素养的每一个瞬间都搜集起来,等到学期中的时候,我们在一起回看这些瞬间,大家说好不好!”再如,思想政治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给学期末的我写一封信”的趣味活动,鼓励学生们静心思考,将对自己在思想政治素养等方面的期待写在信中。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们在学期初就对思想政治素养的 提升有了目标,这样一来他们行动的内部动机会更强烈,成长得也会更好。
三、结语
青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思想政治素养的高低不仅关系着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还关系着社会和国家的未来。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已经取得不错的效果,但还有一些不足。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分析大学生现有思想政治素养水平的基础上,从不同维度探析了提升他们思想政治素养的策略,希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汤修元.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0)
[2] 徐佳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育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