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英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途径探索

2021-09-10戴志霍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期
关键词:实践途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

摘要:大力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当前形势下高校改革的新思想和新举措。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是大学英语教学实现内涵式发展的一个主要阵地。文章主要从课程思政目标规划、教学设计和实施、育人评价三个方面探讨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途径,探索思政教育与高职英语教学有机融合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践途径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在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其他各类课程需要体现“思政元素”,让各类课程都具备育人、育德、育心的功能,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作为课程思政育人主体的教师,应弄清楚三个关键问题:一是明确“为谁培养人”,二是明确“如何培养人”,三是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因此,高职英语要围绕育人目标、教学设计和实施、育人评价三个方面融入思政元素,因思政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和时代性特点,各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调整,实现思政教育与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机融合。

1.目标规划中思政元素的提炼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目标规划可以结合价值目标、课程目标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三个层面来挖掘思政元素。课程思政教育要实现价值引领,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课程思政目标规划中,如国家层面的思政元素提炼为:培养家国情怀,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时代文化,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提升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社会层面的思政元素有: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社会,建设文明、和谐、美丽的生存环境;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提炼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三观”引导,坚定理想信念,传播正能量、培养感恩心态、双赢思维、真诚友善的品质等。

从高职英语课程目标来说,在培养人文素养的同时进行跨文化比较,来凸显中国文化的特色和强大的生命力,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用英语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等。英语课程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应更好承担课程思政建设的任务,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优越性,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梦”,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思辨能力,提升文化和道路自信。

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来说,教师要结合所教学生的专业岗位职业标准,从不同岗位、不同行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中提炼思政元素,提升职业和科学素养,如批判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求真务实、创新意识、诚信意识等,鼓励学生辩证、全面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建立自觉、果断、勤奋、钻研、开拓、进取、自制、坚韧等意志品质。

2. 教学设计与实施中思政元素的融入

本课题以受众面广的公共必修课《高职英语》为例,其授课对象为学校各专业一年级学生,采用外研社出版的高职高专院校英语立体化教程--新视野英语系列教材。课题组从课程本身的知识内容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与人素材,每个单元主题都以常见话题或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探讨,涉及人际交往、亲情友情、环境保护、榜样人物、梦想与职业、跨文化交流等模块,能充分激发兴趣、引发学生共鸣。

高职英语主要运用主题探讨、故事案例、文章写作、翻译练习等形式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如在探讨“污染”这一主题时,课上引用了习总书记在G20杭州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Green mountains and clear water are as good as mountains of gold and silver.)”,让学生明白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提升环保和创新意识,愿为环保贡献一己之力。在探讨“企业家精神”时,可以介绍在实业拼搏中形成的独有的苏商精神--“厚德、崇文、实业、创新”,让学生通过故事或案例了解优秀企业家的品质,激发学生拼搏奋进,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家国情怀。在“亲情友情”模块,可以让学生讲讲身边人和身边事,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讲讲生活中表示感谢的情形和用语,布置学生用英语写一封感谢信并制作感恩卡,通过这样的写作练习和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感恩、重孝。在“节日文化”这一单元,课文主要讲述美国的新年,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如“年”的故事,把美国新年和中国春节进行对比,来凸显中国节日文化的特色,引导学生传承中国特色传统文化。在“跨文化交流”模块,可以布置有关我国文化习俗、人文地理、社会发展等内容的翻译练习,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并帮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此外,作为日常教学活动的补充,第二课堂的隐性思政育人功能不容小觑,第二课堂主要包括英语各级各类比赛、社团、实践项目等。随着慕课、微课、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普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专业、认知特点和兴趣,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借助优秀网络资源,如TED演讲、China Daily、MOOC网等,选取时事热点、故事案例、课文阅读材料等,精选融入思政元素的文本、音视频、图片等多模态资源,作为辅助英語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和第二课堂的教学资源,为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开辟了全新途径。

3.教学评价中育人评价的融入

课程思政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新举措,而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的教学效果更依赖于学生的学,因此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尤为重要。课程考核注重过程、进行多元评价,主要采用形成性考核(即过程考核)和诊断性考核(即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包含课堂出勤、课堂互动、测试和作业、项目任务、突出表现(竞赛和等级考试)等。终结考核以诊断性考核为主,一般指期末考试。在形成性考核中,以平台为依托的考勤、互动和作业考核,以平台数据为主,其它书面测试和作业、项目任务、各类竞赛等,可进行照片、视频、证书等留存,做成“电子档案袋式评价”。学生针对某些任务和作业,或在完成某一阶段学习后,可进行自我评价和学习反思,外部评价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同伴评价为辅,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督促学生不断进步。

课程评价体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与时俱进。语言学家H.H.Stern(1983)将情操与价值观看作外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并认为外语学习会对学生的思维、情操、价值观等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外语学习既是对语言知识及文化的习得,又是学习者内在品质、思维方式、个性发展的养成过程,这与发挥课程思政的隐形教育功能高度一致。基于高职英语融入课程思政的基础上,过程性考核中的主题讨论、写作和翻译作业等,则相应融入了思政元素,如讨论企业家精神、用英语讲中国传统文化、用中文翻译体现工匠精神的英文段落、用英文翻译关于中国文化的中文篇章、以“家乡之美”为题的作文,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等等,思政元素同样也可融入在终结性考核的听力、阅读、翻译、写作等题型中。这样在过程性和终结性考核中均实现了语言和育人的融合,既考察了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又润物细无声地实现了育人功效。

结束语

外语是大学生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媒介,英语教学是西方思想文化接触最频繁的领域,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对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意义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可小觑。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应力求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统一,塑造学生的優秀品质和人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强调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自觉意识,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将大大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助于培养一支既了解西方文化又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的英语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靳诺.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优秀人才[N].光明日报,2017-4-10.

[3]田鸿芬,付洪.课程思政:高校专业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途径[J]. 教育与人才,2018(4).

[4]BROWN H.D. 教学点津: 跨文化交际教学实用方法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5]Stern, Hans Heinrich.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 Ox ford University Press,198 .

基金项目:本文系常州工程技术学院2020校级教改课题一般项目《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JY023

作者简介:戴志霍 (1977-),女,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通识部

猜你喜欢

实践途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