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套装知识到PBL
2021-09-10郭影强
郭影强
暑假里,相信许多人会重新思考学习的用处。我有时候会想起一个童年的玩伴W,他读到初中的时候退学了,后来去做了汽车修理的学徒。在他退学之前,我俩曾经认真地探讨过知识的用处。基于当时我们正在读初中的处境,他问:代数有什么用处?能帮我种地收麦吗?英语有什么用处——我又不要出国?
我试图用掌握知识才能掌握科技才能开拖拉机修汽车等理由来和他辩论。后来当然是他不必继续读书也可以修汽车开拖拉机,而我也许只是他眼里的书呆子。今天也许我俩可以重新辩论这个问题,而抽离了个体经验的知识被“套装”的弊端却是他的质疑的有力支持。知识的用途,如果不能深入经验层面的内化,或者看得见的回报,在许多人那里是无法获得足够的价值认可的。
黄武雄先生《学校在窗外》一书中针对套装知识的观点,是对知识功用的认知挑战。同时,观察现实会看到我们身处这样的困境:当知识被学科包装起来,总有一些学习是基于机械方式进行的,因此会受到兴趣出发的儿童的抵抗。那些对读书有兴趣的人,会自觉或半自觉地克服这种抵抗,而那些对学科学习没有那么充足兴趣的人,则可能会因此而错过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机会。
另外,知识的产生基于经验产生之后,通常会经历一个积累、沉淀、形式化和套装表达的过程。套装是一个知识抽象的过程,套装是人对知识的一种加工,是知识演化和传播产生的一个自然的结果。困难发生在,当后来者面对套装知识的时候能否有效还原那些被抽离的情境、被舍弃的经验。
人们未必不知道真正的知识严重依赖于可唤醒的感知觉,严重依赖于易转化为行动的潜在经验,只是当身处知识表达和传递(如课堂中)的时候,总是忍不住用语言表达这种成本极小的方式进行。到真正需要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时候,充分经验化的知识可以迅速回到问题现场,而套装比较严重的知识,则需要一个复杂的解套过程,需要重新搭配上場景,重新发现问题的线索和结构等。
今天,许多知识高度抽象化的学科,都要经历这样的不同阶段不同侧重点的处理,如中学里的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莫不如此。而为了弥补抽象的“套装”和问题或应用场景之间的距离,人们又在寻找恰当的教学组合方式。我们目前对知识的考查以书面考试为主,能提供经验触发的操作、技能和互动太少。就知识的施效而言,人们却要到具体工作场景,如车间、项目中才能真正去解决“套装知识”重建经验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PBL就是在当下学科学习中,提前预演套装知识经验化的一种方式。成效如何,当然需要一段时间的实践和观察,这就是本文的题目由来。
我的童年伙伴W直接去学习修理开车等经验化技能类的知识,固然无须承担知识套装带来的负累,但他也可能在面临复杂维修问题的时候,不能在方法与技能上获得所需要的理论知识。而面对当前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学生,追求什么避免什么?我想,回到信息技术问题的现场,设计出足够包容的PBL活动,将信息技术知识的经验、概念、命题和结构等包括在内,去努力弥合套装知识和经验发生之间的距离,是应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