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三问”教学法探究
2021-09-10王铂韬王新年
王铂韬 王新年
[摘 要] 将哲学的经典“三问”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应用在教学中,通过追问知识是什么、知识的由来、知识的应用,从而理解、掌握知识本身及其本质,编织牢固的知识网络结构,构建了哲学三问(3W)教学法,给出教学的具体过程及相应案例,同时提出了哲学三问解题法。通过哲学三问教学法,从现象挖掘本质,不断追问和刨根究底,促使学生不断探索创新,深入理解知识,从而具备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和探索创新能力。
[关键词] 哲学三问;教学法;学科素养
[基金项目] 2019年度中南民族大学重点教研项目(课程思政专项)“软件工程专业融合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及实践”(JYZD19049);2020年度中南民族大学重点教研项目“智慧环境下新工科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新工科专项202005);2020年度中南民族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课程改革专题研究项目“软件形式化方法”(KGZX202008)
[作者简介] 王铂韬(1994—),男,湖北武汉人,工学学士,孝昌县卓宇寄宿学校教师,主要从事物理化学研究;王新年(1969—),男,湖北孝感人,工学博士,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软件工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2-0168-04 [收稿日期] 2021-02-10
一、引言
哲学三问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是哲学的基础,构建了哲学家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路线,从现象挖掘本质,不断追问,刨根究底,从而清晰而明确地解决问题。一切学科来源于哲学,也遵从哲学三问,因此,也可用于构建教学和学习方法论。掌握知识也需要刨根究底,不断探索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这是一种科学素养的培养,也是学生思辨力和创造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目前,很多教师和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都是蜻蜓点水,没有牢靠的基础,浮于表面,只是获得了“司机知识”。“司机知识”就是表面看起来都学“懂”了即表层知识,但是不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果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灵活运用知识,也不具备思辨力和创造力。最常见的现象是教师一讲就懂,学生自己一解题就茫然不知所措,一偏离常见解法就不会,学习成绩始终很难提高,只有靠刷题,效率极低,不利于培养具备科学素养的人才。
二、哲学三问教学法
(一)哲学三问
哲学三问就是追问问题的由来,理解问题的本质,并将问题应用起来。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问题也就是学科知识,学科知识包括命题、概念(定义)、公式、定理、公理等。这些学科知识构建了庞大的学科体系,每个学科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遵循《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这样的体系建构过程,重视基础知识,深刻理解基础知识,达到与基础知识并生、与基础知识合二为一,也就是《齐物论》中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2]。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比如最简单的一个命题:“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以演变出千变万化的模型,如将军饮马模型、胡不归模型等。如果没有掌握最基本知识,何以求解高难度的题型?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3]使用哲学三问可以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养成时刻动脑筋的习惯,不断追问,刨根究底,打开思维探索之大门。
(二)哲学三问教学法
教师无论是备课还是课堂讲授,遵循哲学三问教学法,对每个知识点如命题、概念(定义)、公式、定理、公理等采取三问:一问这个知识点内容是什么?二问这个知识点内容怎么来的?三问这个知识点内容能解决什么问题,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这既是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的深入,也是这些教学法的天然融合。无论教师还是学生,追寻的是科学和客观事实,需要遵循“毋意、毋必、毋固、毋我”[4],即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排除心中的固执己见和自以为是,树立客观、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我是谁?”表达的是这是什么,使用What来表示。“我从哪里来?”表达的是为什么会有“我”,使用Why来表示。“我到哪里去?”表达的是“我”有什么用,能做什么,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使用Where来表示。因此,哲学三问使用3W(What,Why,Where)来表示,哲学三问教学法也称为3W教学法。
1.“我是谁?”
知识点包含命题、概念(定义)、公式、定理、公理等,每个知识点有自己存在的条件、表现的现象、基本的内涵和外延、相关的性质。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每个概念、公式、定理、公理都有自己存在的條件,如牛顿定律在微观世界就不适用。表征的现象,是知识点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如化学反应中的声、光等,分子运动的气味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拨开迷雾见青天,透过虚妄见本质。
每个命题、概念、公式、定理和公理等都有自己的内涵、外延和表达形式。比如理解一个命题:“物质是由分子或者原子构成的”,要理解存在的维度:微观世界中的分子层、原子层,其外延限于微观世界,内涵就是分子构成物质,原子构成物质,或者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该命题的表达形式也可使用文字表述。要注意紧扣关键词,名词是“物质”“分子”“原子”“粒子”,动词是“构成”而不是“组成”,这些名词和动词再组合在一起构成命题,如“分子和原子都是粒子,粒子构成物质”。每个命题、概念、公式、定理和公理等都有自己的性质,如分子构成的物质随分子间的距离不同,压缩程度不同。
2.“我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