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1-09-10徐华飞王鹏
徐华飞 王鹏
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过程中,只有政治导向正确、综合素质高的新闻工作者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提炼出对受众、对国家有利的信息;才能在舆论引导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发挥新闻工作者应有的作用。因此,新闻工作者思政素质的培养成为我们高校培养新闻人才的重点。新闻类专业课程导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不仅能够提高教师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修养,使其更好地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而且还能结合专业需求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专业新闻人才,使他们在从事新闻工作时在思想上时刻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保持高度一致,更好地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要求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一、新闻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新闻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培养具有正确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新闻工作者是新闻教育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然而,传统的新闻类专业课程教育更加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和具体技能的传授及训练,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使得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程度低。
高校新闻类专业是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重要阵地之一。2018年9月,由教育部和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的 《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意见》指出,“深挖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育人元素、育人内涵和育人功能”“打造新闻传播人才德育新模式”,明确了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推行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
新闻类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内容有很多相互佐证、相互作用的地方,所以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专业教师可以在教授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把思政元素融入进去,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在巩固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深化思政教育,强化学生的思政理念和实操能力,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协同育人模式。最终通过新闻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教育既培养学生的新闻理论知识、新闻实务技能,又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敏锐的判断能力和批判精神。
二、新闻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这一系统工程有利于实现高校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目标。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然而,就目前高校教育而言,课程思政理念尚未完全深入人心。因而,把新闻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理念相结合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以《新闻作品评析》《新闻学概论》《数据新闻概论》等多门新闻学专业课程为实施对象,进行新闻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一)设计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目标和德育元素
在新闻类专业课程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教育理念的转变,而教学目标设计就是对教育理念的明确表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第一步就是要重新设计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学习新闻理论是为了了解什么是新闻,它是进行新闻实践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学习新闻业务是为了掌握新闻工作采写编评的方式方法;学习新闻历史是为了了解新闻起源和变化的过程;而新闻作品评析是在进一步理解新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新闻作品加以验证,考察作品的成败得失所在,是连接新闻实践和新闻理论之间的纽带,意义重大。因此,在该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要求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掌握新闻作品的评析方法,提高对新闻作品的鉴赏能力,能初步判断新闻作品质量的高低之别,强化新闻文本意识,提高新闻采写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成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闻人才。预期学习成果包括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新闻作品始终离不开正确的政治引导,始终需要肩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我们目前所处的大数据时代对新闻生产方式提出了新要求。由于数据新闻在新闻实践中的独特优势,数据新闻相关课程在高校新闻类专业全面开展。学生在学习接收新的技术和媒介环境下,始终要牢记核心技术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的作用,要加快推动新媒体核心技术和产业创新的发展,才能使我们国家在世界信息竞争中立足。在具体的数据运用中,需要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指导的基础上,去从事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及最终可视化作品的呈现,达到既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又达到精益求精的媒介专业素养的要求。
(二)创新教学方法,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中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接收信息的习惯、能力和渠道比过去大大丰富,新闻类专业学生更是站在各种媒介使用的前端,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难以获得学生的喜爱。因此,新闻类课程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分享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恰到好处地将学科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汇在一起。
要结合具有较强时代感的热点事件和案例,让思政理念的学习更有温度,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正确看待时事热点的能力。比如,在涉及医闹事件时,帮助学生横向梳理类似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医闹事件频繁发生除了复杂的社会原因外,媒体不专业的报道尤其是网络媒体片面化、失实、猎奇的报道是否让医患关系雪上加霜?因此,在新闻实践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新闻媒体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另一方面,在对网络上的新闻进行评析的时候首要考查的就是其真实性。虚假新闻会对国家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在此基础上,通过练习再次强化学生选择、评析新闻价值要素的能力,并在点评、矫正中提高学生的评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此外,针对专业技能较强的新闻类专业课程,可以采用分层次和分阶段教学的方法,构建数据新闻流程化教学样式。在组织实验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展教学活动,将数据新闻实验课程的实验项目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实验项目、综合实验项目和创新实验项目,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基础实验项目重在培养学生制作数据新闻的基础技能和素养,综合实验项目侧重增强学生的数据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创新实验项目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同时, 积极利用第三方开放平台提供的技术支撑,打消学生对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存在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不怕艰难的求学精神。
(三)全方位发挥育人功能,推动多重课堂建设
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往往只关注专业知识的讲授,在教学形式上容易固化,课程本身的育人功能被放在次要位置。课程思政元素深入人心靠的是系统的、连续的、全方位的价值观输入,专业课程推动多重课堂建设需要各专业老师及时联动,组织开展多样化、健康化的各类专业实践活动。比如《新闻作品评析》课程在进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过程中,可组织邀请相关专业老师进行其专业角度内的新闻作品赏析宣讲会,包括从新闻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中国新闻奖新媒体新闻专栏参评作品赏析,以及《新华网》数据新闻案例评析等。在具体的教学中,重视但不仅限于课堂学习,多方面利用校内校外师资资源和实践平台,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新闻类专业课程教学体系,达到全方位育人的功能。
三、新闻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经验及思考
课程思政改革源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边缘化”“孤岛化”,一些思想政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出勤率不高、学生听课不认真、教学形式不受学生喜爱等问题。另一方面,专业课程则更加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具体技能的训练,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程度,使得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融合度低。因此,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具有必要性。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课程思政内涵也可能存在偏差,急于求成、形式主义的情况需要警惕。在新闻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得出以下经验及思考。
(一)新闻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应当循序渐进
要把握好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程度,要始终牢记新闻专业课程的讲授还是应该以专业知识为主,思政理念的灌输应循序渐进地进行,在讲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思政元素的融入。比如在讲解如何才能在新闻工作中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理论内容时,通过对记者有偿新闻、新闻敲诈、商业炒作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对新闻真实性的违背将会导致媒体公信力下降、记者个人的刑事处罚等严重后果,让学生明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用事实说话,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新闻报道要坚持真实性原则。在讲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舆论引导功能内容时,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明白舆论力量的强大,以及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要承担起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重要作用,肩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二)新闻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应理论结合实际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新闻类专业课程理论内容要有系统性,便于学生形成专业知识框架。案例选择要有时代感、接近性和代表性。与学生开展的讨论话题要同时具有拓展性和思辨性,启发学生思考,恰到好处地将思政内容与专业学科知识相结合。比如在分析目前整个社会共同面临的关于虐童事件的相关新闻报道时,要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虐童相关新闻事件报道角度的选择,以及虐童事件频频发生的社会原因究竟有哪些?施虐主体的总体特征是什么等。同时在教学理念上要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状况,分析学情,培养学生对专业课程以及思政内容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主动分享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自身要储备好大量的理论和相关事件的知识量,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各方面学习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三)要重视新闻类专业课程思政后续建设
要持续进行更加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更加生动有趣的课堂设计,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参与到其他新闻类课程课程思政项目的工作,形成专业课程、专业教师之间的联动,使新闻类专业课程思政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开展更加多样化的课程思政建设和研讨活动,并对其进行理论的总结,搭建起新闻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资料库;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形式,挖掘各种学习平台和资源,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在相关课程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持续执行课程思政内容教学等方面,增强课程思政的后续建设内容。
四、结语
新闻类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是由新闻工作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也是一种需要持续、系统进行的工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不应该局限于专业课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应该把思政内容和教育融汇在整个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最终联动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持久的、系统的新闻传播专业育人体系。
参考文献:
[1]赵金红.我国高校新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与路径[J].青年与社会,2019,06(下).
[2]李建波.推行课程思政 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N].河南日报,2019-08-06.
[3]罗晓琴.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论文综述[J].法制与社会,2019,6(下).
[4]李小軍,吕萌,朱琼琼.数据新闻实验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新闻研究导刊,2017.
作 者: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粟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