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一体化 下好先手棋 加快推动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

2021-09-10王超尤

重庆行政 2021年4期
关键词:潼南遂宁成渝

王超尤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重庆市委“一区两群”和四川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纲要》《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等重点任务落地落实,2020年12月29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设立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同年12月31日,两省市发改委联合印发《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总体方案》。遂潼两地将秉持“一家亲”理念、强化“一盘棋”思想,抢抓机遇、积极行动,按照“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总体要求,加快推动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助力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建设联动成渝的重要门户枢纽,带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夯实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努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下好先手棋,争当排头兵。

一、建设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历史基础、现实条件

遂宁潼南两地同处于成渝发展主轴,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经济相连,具备坚实的合作基础。我们将发挥基础优势,主动沟通对接,加快推进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

(一)区位优势独特

遂宁潼南两地处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沿长江通道横轴和包昆通道纵轴的交会地带,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地理中心。两地主城区直线距离仅35公里,是川渝毗邻地区中直线距离最短的两个地级城市。两地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纵横交错,县道、乡道经编纬织,渝遂高速、渝遂铁路、G246等高效互联,已构建至成渝及周边城市90分钟交通圈,内联外畅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立体交通格局初步形成。

(二)生态资源突出

遂宁潼南两地同属丘陵地区,涪江、琼江贯穿全境,气候宜人、雨量充沛、植被丰茂,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常年空气优良天数在330天以上,空气质量均居全国前列。拥有观音湖、涪江国家湿地公园、大佛寺湿地公园、马鞍山森林公园等湿地绿地资源,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等称号,绿色生态是两地最鲜明、最厚重、最靓丽的特质。

(三)产业发展协同

遂宁潼南两地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食品饮料等优势产业加快聚集,具备整合提升、集群成链的发展基础。两地共同拥有全国最大单个、单层整装天然气藏,天然气综合利用前景广阔。两地是成渝地区重要的“菜篮子”“果篮子”,“潼南绿”“遂宁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具有融合发展潜力。两地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滨水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联手打造巴蜀特色康养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良好基础。

(四)合作机制健全

遂宁潼南两地成立遂潼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和8个专项工作组,签订“1+N”合作协议,建立重点事项清单化管理机制、党政定期互访机制、部门协同机制、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区共建共管机制,共同制定空间规划、专项规划、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重点任务。

二、建设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目标定位,结合遂宁潼南两地的区位特征和发展特色,我们将抢抓战略机遇,系统思考谋划,全力打造“三地一枢纽”,共同建设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一)打造联动成渝的重要门户枢纽

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开放大通道,统筹综合交通与物流节点布局,全面构建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体系,促进各种交通方式有效衔接,构建资源共享的交通物流平台,创建协同联动的交通物流新模式,优化布局临港产业园区等重大开放平台载体,促进区域合作与产业分工,合力打造川渝综合交通物流枢纽。

(二)打造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地

重点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打破行政壁垒,强化政策协同,共同搭建川渝毗邻地区合作的重要平台载体,着力制度创新和改革措施系统集成,深化市场化改革、高水平开放和引领性创新,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三)打造成渝中部地区现代产业聚集地

整合两地产业园区等平台,发展飞地园区等载体,集聚人才、资本、技術、数据等要素资源,主动承接成渝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发展壮大锂电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油气化工、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打造成渝现代产业配套基地、科技成果转化特色基地,共同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依托两地生态环境优势,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强化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推进城市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打造一批特色小城镇,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高经济和人口综合承载能力,构建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体系、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塑造产城相融、江城相拥、文景相依、人城相和的城市个性特质,打造留驻川渝、吸引西部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三、建设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重点突出、措施有效

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已经成势起步,我们将突出重点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共建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共同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机制创新、公共服务等一体化。

(一)共建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立足地形地貌特点、产业发展基础、交通基础条件、土地利用现状,按照全域一体、毗邻突破、平台共建、产业协同的发展路径,构建“双中心、三走廊、一园区”空间结构,逐步形成集约高效、疏密有度、生态宜居的空间格局。一是强化“双中心”引领。“双中心”即遂宁中心城区、潼南中心城区。优化提升遂宁中心城区格局。推进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极核一体化发展,扩大中心城区空间资源供给,构建“一城三区、一带两廊”空间格局;优化提升潼南中心城区格局。坚持“东拓、南强、西控、北优”发展导向,推动双江、田家同城化发展,构建“一江两岸、两带三轴”的空间格局,提质打造重庆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二是促进“三走廊”联动。打造现代产业创新走廊(沿渝遂高速、遂潼大道、遂潼快捷通道)。充分发挥遂潼两地高新区、经开区引领作用,带动大佛、双江、磨溪、西眉等镇街共建现代产业聚集区,构建遂潼现代产业创新走廊“一廊四区”发展格局;打造涪江生态绿色走廊(沿涪江流域)。充分发挥荷叶、老池、玉溪、桂林等乡镇(街道)的支撑作用,依托潼南大佛坝、双坝、遂宁老池坝等环境优美的滨水坝地与浅丘地区,推动蔬菜产业绿色优质、高产高效发展,加快建设渝遂绵优质蔬菜生产带;打造琼江乡村振兴走廊(沿琼江流域)。充分发挥三家、崇龛优质乡村资源作用,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和休闲农业,促进农业特色发展、差异发展、协调发展和联动发展。三是共建“一园区”平台示范。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规划面积约438平方公里(遂宁约239平方公里,潼南约199平方公里)。构建“一心两带五组团”空间格局。“一心”即遂潼之心,包括潼南双江、花岩和遂宁磨溪等部分区域,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共建天然气综合利用(绿色化工)产业园区,协同配套文化旅游、综合服务2个功能区,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两带”即涪江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琼江现代农业示范带。“五组团”即遂宁高新区南部组团、老池临港组团、安居组团、潼南高新区东部组团、双江—大佛坝组团,布局天然气综合利用(绿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节能环保、绿色建材等特色产业,打造龙头引领、集群成链、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集聚区。

(二)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构建至成渝“双核”1小时交通圈,对内构建半小时通勤圈,促进各类交通方式无缝衔接。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重庆)、中欧班列(成都),共同推进铁路、公路、水运、航空、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共建遂宁安居民用运输机场、潼南通用机场、遂潼大道、遂潼快捷通道,共推遂渝高速扩容、潼南双江航电枢纽、涪江复航工程,规划研究渝遂绵高铁,共谋轨道交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物流配送中心、能源基础设施等项目,切实推动遂宁潼南互联互通。

(三)推动现代产业共育共兴

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积极承接成渝地区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做大做强天然气综合利用、环保新材料、电子信息、绿色食品、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形成龙头引领、集群成链、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集聚区。依托成渝和遂宁潼南主导产业,建立产业链全景图、产业发展路线图、重点企业名录等,实行补链延链强链联合招商,促进两地主导产业建链成群。整合共享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共同培育技术创新主体,打造跨区域科技创新生态链,推动数字农业、数字旅游等数字经济发展。深化与两江新区、天府新区等国家级发展平台协同联动,探索形成研发在重庆中心城区、成都,生产制造在遂宁、潼南,链式配套、梯度布局的产业分工布局。

(四)推动生态环境共建共保

共同开展生态修复治理,联动实施跨区域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涪江流域生态走廊,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立健全涪江、琼江流域联合“河长制”,开展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联合将琼江申报并打造为全国示范河湖。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开展联动检查执法。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协作处置机制,加强应急预案对接、应急资源共享、应急处置协作。

(五)推动要素政策协同协力

统筹推进改革、开放和创新,共同建设区域性要素市场,协同推动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开放环境等建设,加快建成川渝开放合作新高地。强化两地在产业发展、人才引进、公共服务、生态环保、信用建设等政策及各类标准体系方面的衔接协同。探索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电能替代项目电价政策等政策延伸互享机制,推进两地有关试点政策相互推广,最大化共享各类试点的政策红利。建立重大政策沟通协调机制,注重各项政策之间的配套组合,强化政策内容同国家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的有机衔接,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的联动效应、叠加效应、集成效应。

(六)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加强公共资源统筹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协同推进“三甲”医院创建工作,提升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快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互联互通,推进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加快公共服务制度接轨,推进公共服务信息互联、标准互认、资源共享,加快实现入学、就医、就业同城化。建立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协同互认机制。共同完善疾病防控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完善户籍迁移便利化政策措施,健全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和异地贷款机制。加密毗邻地区公交线路或公交化运营的客運班线,实现公交“一卡通”。

四、建设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信心百倍、落地落实

建设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机遇难得,稍纵即逝,我们将切实增强等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全力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健全推进机制

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研究推动遂宁潼南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政策措施、规划布局、合作协议、重大项目等重要事项,建立共建共享和衔接配套协调机制。每半年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分析遂宁潼南一体化发展形势,统筹解决一体化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适时召开工作调度会,统筹协调落实领导小组议定事项,研究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重大项目(事项)具体推进情况。建立完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机制创新、公共服务五大领域专项合作机制。

(二)强化要素保障

健全统一规范的劳动用工制度和就业信息跨区域共享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和就业管理服务网络,建立人才招引机制,促进高端人才向遂宁潼南聚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共同制定跨区域重点项目用地支持政策,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遂宁潼南一体化发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共同推动电力、油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互济互保、互惠互利。引导和撬动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等参与,构建多种形式的投资基金。

(三)加强督促落实

编制《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发展规划》,将建设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相关内容纳入两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与正在编制的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做好衔接,共同制定加快推进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任务清单,进一步分解目标、落实责任,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适时组织开展评估。将各有关部门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核。

作  者:重庆市潼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马 健

猜你喜欢

潼南遂宁成渝
30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走进遂宁“扶智”
挥桨逐浪观音湖 龙舟竞渡展雄风
遂宁地区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PLR参考区间的建立
重庆市潼南区中医院抗疫阻击战告捷
遂宁高新区
重庆潼南:就业精准扶贫让贫困户端上“铁饭碗”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成渝复线璧山段全线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