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数字,通诗境,妙学古诗
2021-09-10宋金楠
宋金楠
【摘 要】中国古典诗歌推崇含蓄蕴藉的风格,常借助数字或特定词来营造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这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找到合适的抓手,于有疑处入手,让学生如庖丁解牛般游刃于诗中,剖析细微却又统观全篇,将古诗理解得入情入境,是教学古诗的难点。笔者在新授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江南春》时,便从有疑处入手,剖析“千里”,以数字为抓手,让学生勾连所学,通晓诗境,妙学古诗。
【关键词】古诗教学 数字 诗境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慨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讽喻之意。其中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两句,描绘了江南的无边春色。笔者在带着学生学习本诗的过程中,由于虚指的数字给学生带来了困扰,反而有了令笔者意外的教学效果。以下为围绕“千里”所展开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请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两句诗,描绘了江南的哪些景物?
生:莺、绿树红花、临水的村庄、山边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
师:找得很准确。谁能来说一说,从这两句当中你看到了什么景色?
生1:我仿佛看到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到处都有黄莺在啼叫,到处都有绿树红花,靠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随风飘扬的酒旗。
师:好一幅江南春景!谁还有补充吗?
生2:我仿佛看到了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生3(小声地):太假了,怎么可能看到一千里呢?一千里外的莺啼他怎么听得到呢?
师:我刚才好像听到有同学有疑问,你能把你的疑问告诉大家吗?
(生3站起来重复刚才的话)
师:也有这样疑问的同学举手。
(有部分同学举手)
师:你们很棒,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其实,不仅仅你们有疑问,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杨慎在读到这首诗时,也曾觉得这两句虚假,并提出了自己的修改建议。想不想看一看?
(出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师:这段话的意思你们能看懂吗?前后桌讨论一下。
生:就是说,谁听到过一千里的莺啼声?谁看到过一千里外的绿树红花?不如改成“十里”,这样大家才能看得见听得见。
师:你说得很准确。既然这样写是“虚假”的,那么你们同意改成“十里莺啼绿映红”吗?
(有的学生表示同意,有的表示不同意)
师:请不同意的同学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4:我觉得还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更好。虽然我们看不到那么远,也听不到那么远,但是却能感觉到江南处处都是春天。
师:很好,你用了“感觉”二字,学古诗确实要讲感觉。还有补充的吗?
生5:我也觉得“千里”好,因为这样能体现出江南春色无边。
师:好一个春色无边!老师赞同你的想法。同学们,古诗中的数字不像数学中的那样真实,大多数时候并不是为了说明一个具体的范围,而是为了营造一种意境。这里的“千里”,不是实指,而是虚指,用夸张的方式,营造出春色无边的美感。請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古诗,里面也有这样“虚假”的数字?
生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也没有量过,怎么知道潭水刚好深一千尺呢,是为了说明汪伦送他的情意之深。
生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里面的“千”“万”也是虚指,为了突出当时的人迹罕至,写出柳宗元的孤独。
生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并不是作者看到了一千棵一万棵树,而是为了写出树木之多。
生9:还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也是虚指,其实是指家家户户的人们。
师:老师为你们鼓掌。古诗里的数字,不一定只有“千”“万”是虚指,像我们小时候读过的“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中的数字,也不是一一对应,是虚指。古诗里有趣的数字还有很多很多,课后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集整理,我们再来交流发现。
课堂上出现质疑的小插曲是笔者所没有料到的,因为之前学过类似的古诗,笔者以为学生理解了诗意,感受了诗境,没想到他们对于古诗中的数字仍存有疑惑。由本次的教学插曲,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学习古诗,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师尤其要重视学生的质疑,鼓励他们积极发出自己的声音。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良好的教学氛围,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欣赏与尊重的基础上。如果在学生小声嘀咕“怎么能看得到千里之外,听得到千里之外”时,教师生硬打断或者报以嘲笑,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阻断深度学习的发生。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曾说:“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的确,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二、教学古诗,要求教师有丰厚的文化储备和充分的课前预设
教学相长,学生的质疑也是提高教师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读书时,笔者曾修过“中国文学批评史”这门课程,对于历朝历代的文学批评略有涉猎,恰好读过杨慎的《太史升庵文集》,对这段评论留有印象。所以,在备课时,笔者便有意找来了这段材料,以备不时之需,如此才可以从容应对,引经据典,一来可以增加课堂知识容量,二来也为课堂增添了趣味。中国古典诗歌辞约义丰,常常有“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的丰富意蕴,绝句虽然表面看起来是短短的几十个字,但蕴藏的文化博大精深。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才能游刃有余地行走在课堂之上。非学无以自立,身为人师,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是对课堂基本的尊重,也是对学生基本的尊重。
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学古诗,没有定法,贵在得法。古诗教学最忌逐字逐句分析,遇到一首诗讲一首诗,遇到一个字讲一个字。如此一来,古诗在学生的脑海中并没有形成系统知识,只有无数个零散的碎片。在进行古诗教学时,教师要关注意象的积累,关注词语的常见用法,做到举一反三,真正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古诗中有许许多多丰富的意象有其相对固定的含义,形成了我们的文化密码。比如,月亮代表相思;柳有“留人”之意,常常出现在送别诗中;蝉比喻高洁的人品;长亭一般是送别之地;等等。在教学中让学生积累意象,学生在遇到同类型的诗歌时,理解起来便水到渠成。除了丰富的意象,数字中也包含着文化密码。诗歌常常借助数字营造一种模糊美,它使诗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 增加了诗意的深度和广度, 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和审美空间。在教学时,教师应让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数字,感受虚指带来的模糊美,并做到举一反三。习得方法,比单单学会一首古诗要重要得多。
在教学古诗时,教师需把握契机,比如本课的教学中,以小小的数字为抓手,启发学生去探索感受博大精深的诗词文化,如此一来,必能见微知著,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