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成就品质人生
2021-09-10王华蓓
王华蓓
【摘 要】北京市八一学校是一所具有红色历史的学校,红色教育是学校特色教育之一,红色精神传承的载体是学校的文化、课程与实践活动。因此,学校把红色研学旅行课程作为传承红色基因、成就学生品质人生的重要载体,把与盟校协作体作为红色精神传递的媒介。学校通过老区寻根、追寻领袖足迹、寻访英雄之地等研学旅行线路的开发与实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继承光荣传统。
【关键词】红色基因;研学旅行;红色精神;课程开发;爱国主义;研究性学习
北京市八一学校是由聂荣臻元帅亲手创办的荣臻子弟学校发展而来,1947年3月1日建立于战火硝烟中的晋察冀军区。如今的八一学校一校六址,已成为集小学、初中、高中、国际部及三所分校于一体的较大规模的教育集团。
红色研学课程的理念
北京市八一学校围绕“军魂铸人、科学育人、生态立人”的办学特色,通过丰富多彩的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继承光荣传统和八一精神,将学生培养成“凝聚中国灵魂、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国精神、推广中国价值的文明使者”。
学校的文化体系核心是“品质”,学校希望借助品质文化与品质课程成就师生的品质人生。学校将十二品质人才基因(忠诚、尊重、责任、诚信、独立、勇敢、执着、创新、开放、文明、阳光、雅趣)也融入了红色基因的内容。在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红色基因不仅仅意味着爱国、责任、奋斗与奉献,在科技强国的今天还意味着,红色基因更是创新、开放与自信。红色精神传承的载体是学校的文化、课程与实践活动。因此,我们把红色研学旅行课程作为传承红色基因、成就学生品质人生的重要载体。
红色研学课程的设计
学校的全部课程体系分为六大课程群、三种课程类型(基础、拓展、挑战),研学旅行课程属于拓展课程。研学旅行课程主要分为四个方向: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自然科技、多元文化。红色研学旅行课程属于其中的红色文化方向。
学校通过老区寻根、追寻领袖足迹、寻访英雄之地等研学旅行线路的开发与实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研学旅行课程之红色文化(表1),重点选取河北阜平、北京、四川重庆、湖南长沙、陕西延安等城市作为主要研学实践考察地点。学生通过城市考察、小组合作研究等研学实践方式,走访红色名城,探访红色人物,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
教师依托历史 、地理、语文等学科,借助红色资源,设计不同主题,形成研学实践综合课程,以实地考察和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法,进行主题研学旅行活动。最后通过考察报告、班会交流、海报展示等形式,对实践活动效果进行评价。
红色研学旅行课程的实践
本文以学校红色研学旅行课程系列四“走进老区阜平,重温光荣校史”为例(表2),谈谈研学旅行课程的具体实践探索。
学校校史就是一本革命传统教育教科书,学校从革命老区阜平走来。“阜平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地方,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创建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的首府,是晋察冀边区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聂荣臻元帅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11年。”[1]为解决部队子女教育问题,聂帅创办了荣臻子弟学校,即八一学校的前身。为了不忘学校历史,传承红色精神,回馈老区人民,学校坚持带师生进行“老区寻根”主题研学旅行活动,至今已坚持28届。
学校每年组织师生分批前往老区追寻校史。在老区,走访当地干部、老党员,参观向阳庄八一希望小学;和师生座谈;与同龄人一起生活劳动;参观学校旧址、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及烈士陵园……由此了解阜平县人民为祖国的解放事业所做的伟大贡献,感受老乡们对当年“荣臻小学”师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学习老区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
具体选取的研学地点有北京市八一学校老校址、向阳庄八一小学、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等。
1.课程目标
(1)突显爱国教育,培养人文情怀。
(2)注重实践体验,提升综合素养。
(3)形成研学成果,实现自我发展。
2.课程实施
(1)行前,综合课程设计。从语文、历史、思政等角度,通过行前升旗综合课程,感受国旗精神内涵;介绍学校历史,讲好聂帅故事,提前了解研学旅行目的地: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西柏坡、北京市八一学校老校址、向阳庄八一小学;确定小组课题研究方向。教育内容突出爱国主义教育,注重弘扬民族精神和共产党人精神,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研究方法,力求与学科知识相结合。采取项目课题推进、设计学习任务单、跨学科课程指导等形式。
(2)行中,实地考察。在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精神财富的革命老区,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访谈、资料搜集等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感受文化、走近历史的过程中,实施自我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同小组选择不同的研究主题,如“探究八一学校建设初期的情況”“探寻晋察冀 传承八一精神”等主题。
(3)行后,学习分享。研学旅行结束后,学生们通过个人自主评价、教师点评、小组课题研究报告、年级宣传、全校国旗下讲话、橱窗宣传、媒体宣传等形式呈现研学旅行的学习成果。教师借助研究性课题评价量表对学生研学情况做出评价,学生完成行后学习任务单并邀请教师点评,学生分小组进行研学课题汇报,形成研究性学习报告。
3.课程效果
“老区寻根”研学旅行课程与学校历史相结合,与学校品质文化相结合,体现跨学科课程特色,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1)促进学生的成长。学生分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体验了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形成研学旅行报告,加深了对红色精神的理解。
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学生走访老校址,了解学校历史,感受学校变迁。“本次活动通过实地考察,采访当地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八一学校的历史,感受到当年建校的不易。通过比较八一学校建校初期和现在教学环境、课程设置、学生生活的变化,对现在向阳庄八一小学的同学们在艰苦环境下依旧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和昂扬的精神面貌感到十分的佩服,同时也明白了要珍惜当下,努力学习!”(第二小组学生感受)
老区的孩子们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对北京、对八一学校有了更多的了解与期待,促成了八一学校与老区中小学校之间的交流互访。学校为阜平的中小学校送课;捐助桌椅、校服、文具;设立奖学金,鼓励老区学生努力学习,成为有用之才。这也是八一学校对老区人民的反哺。
(2)培养学生能力。“通过行前课、行后课,学生基本了解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在整个研学旅行过程中,学生饱含研究热情,非常认真投入地研学,在研学过程中体现出良好的资料搜集能力、探索考察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能够进行自主学习、观察比较、合作探究,这说明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研究素养,期待他们将这些能力应用于生活、学习中,让它成为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好帮手。”(学校研学实践指导教师常译芳的反思)
(3)课程成果转化。“老区寻根”研学旅行课程已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中国教育电视台于2020年8月23日推出的研学旅行公开课第七集“我和我的祖国”中全程展示了八一学校第28次“老区寻根”的研学实践活动。
学校开展红色教育的责任担当
为了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凸显教育的公益性,在2017年建校70周年之际,学校将多年来支持、互助的全国18所学校联合起来,成立了“中国‘八一红色教育协作体联盟”,每年由联盟成员校内的一所学校牵头,进行校际交流、红色研学活动,弘扬聂帅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共育品质人才。2019年,八一学校积极贯彻全国教育大会“互联网+教育”理念,与中国移动云视讯-双师课堂平台开展合作,让革命老区、偏远山区的学生可以接受北京乃至全国最好的教育资源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八一学校考察期间说:“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2]
传承红色基因、成就更多学生的品质人生是我们学校的责任担当。
参考文献
习近平. 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J]. 求是,2021(4): 4-13.
新华社.习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EB/OL〕. (2016-09-09)〔2019-09-22〕. http://www. xinhuanet. com/politics/2016-09/09/c_ 1119542262. 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