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刘丽:一抹最靓丽的“石油红”
2021-09-10俞佳铖
俞佳铖
2021年4月4日清明节,刘丽又想起了去世的父亲,她拿出被好几层布包裹着的一枚枚奖章,细细擦,慢慢看,奖章很旧,但故事历久弥新,它们诉说着父亲这位“老石油人”的不凡事迹。
从一名技校毕业的女生到大国工匠,这条路刘丽走了近三十年。父亲是她心中屹立不倒的旗帜,踩着父辈的石油路,继承和发扬铁人精神,46岁的刘丽成了大庆油田上一抹最靓丽的“石油红”。
父爱如山:女铁人的“成长密码”
刘丽的童年里,满是父亲刘文生的影子。父亲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都立过功,到了大庆油田后,他白天工作,晚上给工人授课。
刘丽五六岁时,像小尾巴一样跟着父亲去上课,虽然听不懂父亲讲的内容,但看着大哥哥大姐姐聚精会神的模样,觉得父亲特别了不起。
空闲时,父亲喜欢摆弄自己的奖章奖杯,还会把女儿抱到膝盖上,讲着自己在大庆油田的半生戎马。一个个带着原油味儿的故事,成了刘丽的人生第一堂课。
上学后,刘丽表现优异,一直是班里的学习委员,父亲对她严格要求,在试卷上的评语始终是一句话:巩固成绩,继续努力。中学毕业后,考虑到家里的实际情况,刘丽选择上技校。
“别看上技校出来是当工人,工人一样会有出息。”作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的刘文生,希望女儿能够像自己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石油工人。父亲的鼓励贯穿着刘丽的整个技校生涯,1993年,她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进入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六作业区采油48队工作。
上班前一晚,刘丽兴奋得辗转反侧,父亲比她还激动:“关键时刻要敢于冲上去,无畏才能赢。”这句话,为刘丽的石油征途增添了勇敢的底色。
虽然女儿从小在油田长大,但刘文生还是不放心,手把手地引导女儿,直到看着她在洗井工、维修工、集输工等岗位上得心应手,老父亲的一颗心才放下。
刘丽意识到,要想当好采油工,提升技术水平是关键。1993年下半年,经过充分准备,她以超出录取分数线两百分的成绩考取大庆职业学院。
要同时兼顾工作和学习,非常辛苦,刘丽一下班就匆匆赶去学校,晚上九点半坐末班车回家。从车站到家,有一段很长的路,夜深人静,清冷得令人发慌。每次下车,刘丽都能在不远处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那就是父亲。
“爸,不是說了让你别来接嘛。”她小跑着迎上去,挽起父亲的左胳膊,父女俩不紧不慢地走回家。
两年一晃而过,刘丽迅速成长为年轻一代的骨干。参加工作的第四个年头,她代表大庆油田参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技能运动会”,夺得第三名。
与此同时,一段美好的爱情悄然降临。在各类比赛、培训中,刘丽和采油49队的杜守刚棋逢对手,不相上下,互相被对方的优秀和上进吸引,走到了一起。
这对小情侣的恋爱,谈的不是甜言蜜语,而是井口操作流程、经验技巧等,工厂的油水井旁、并排路上留下了两人孜孜不倦的身影。
别样“情书”:厚厚的工作笔记本
爱情成就着彼此的事业,1998年,年仅23岁的刘丽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杜守刚也从基层工人成为采油队主管生产的副队长。
2000年,刘丽和杜守刚结婚了,家里最显眼的地方摆着一排书架,上面是一本本被翻得厚了一倍的笔记本,刘丽笑说:“这是我们的情书。”
的确,这些笔记本见证着两人一起学习成长的过程,也见证着从陌生到相知相爱的浪漫岁月,有着情书一样的意义,却比情书更为珍贵。
和很多青年女工一样,刘丽也爱美,虽然很少有机会化妆,但也给自己准备了一个化妆台。没想到的是,一支小小的口红竟在她手里发挥了上千万的“价值”。
工作中,采油工一旦发现井口漏油,必须及时更换盘根盒里的密封圈,这项工作非常烦琐,用螺丝刀顺着方向一点一点抠,越深越难抠,底部的碎块根本取不出来。频繁取换盘根盒,不仅增加劳动强度,还会缩短盘根盒的使用寿命,刘丽决心攻克这个难题。
2000年年底的一个周末,夫妻俩难得休息,准备出门逛逛。刘丽拿起口红,轻轻旋转底部,口红就出来了,她瞬间有了灵感:“我想到了,我有办法了!”杜守刚正在门口穿鞋子,被妻子一把拉回来,两人边摆弄口红,边探讨工作,全然忘了出门这回事。
夫妻俩整理出一套思路:通过改变盘根盒的上下结构,使密封圈自己旋转出来。刘丽以最快的速度设计图纸并找厂家加工,赶在2000年的最后几天,第一个上下可调节的新式盘根盒诞生了。
试验期间,刘丽在油井旁一刻不离地守着,晚上,她既兴奋又担心,怎么也睡不着,杜守刚干脆起身,陪妻子一起去现场继续盯着。
一个星期后,新式盘根盒的衬套和外壳的连接处漏油了,刘丽跑遍大庆市的五金店,寻找更好的密封材料,终于找到了一种尼龙棒,自己加工成形状尺寸合适的密封圈,解决了漏油问题。
刘丽并没就此停止脚步,之后的十多年里,她先后对新式盘根盒进行了5次改进,更换时间从过去的四十多分钟缩短为十多分钟,寿命从1个月延长到6个月,还大大节省了用电,推广至今,已创效上千万元。这个新式盘根盒还获得了大庆油田首次授予的技术革新成果特等奖。
女儿心声:妈妈是最美的“石油花”
随着成果和奖项越来越多,2002年,刘丽由一名普通的采油工人成为采油技师。工作之余,她肩负起帮带职工提升技能的任务,刘丽对徒弟们严格要求,嘴边常挂着一句话:“无论做什么都要有名片意识,只要贴上了自己的名字,就必须精益求精。”
婚后第三年,刘丽和杜守刚有了女儿小静。小静自懂事起就知道妈妈很忙,幼儿园放学,见到妈妈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今天回家后还有活儿吗?能不能陪陪我?”
刘丽既开心又难过,不加班的日子,她每晚都要在家编写教学材料。小静爱黏着妈妈,杜守刚在妻子旁边放了一张小桌子,让女儿看图画书。
夜深人静,杜守刚把趴在桌上睡着的小静抱回房间,刘丽内心五味杂陈,喃喃道:“宝宝,等妈妈空些,一定好好陪你。”
这个“等待”似乎遥遥无期,女儿开学、生日、中考等重要时刻,刘丽都在加班。
2020年刘丽生日那天,读高中的小静和爸爸一起买了蛋糕给她过生日,吹完蜡烛,她亲了妈妈一口,俏皮地说:“妈妈,你真得好好感谢我和我爸,我俩都把自己照顾得好好的,不生病,不让你操心,不耽误你工作。”
“油三代”的标签,深深烙印在小静身上。有一回她参加“家乡的味道”作文比赛,刘丽问女儿:“你觉得家乡的味道是什么?”小静笑了笑:“油味儿呀,这是家乡的味道,也是妈妈的味道。”
有了家人的支持,刘丽把全部心血放在工作上,35岁时成为大庆油田最年轻的“集团公司技能专家”,之后还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质量工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
2011年8月,“刘丽工作室”成立,她作为工作室领头人,把技能和经验传授给一代又一代的年轻石油人。
至今,“刘丽工作室”已累计培训学员1.5万人次,其中多人被聘为技能专家、高级技师、技师,更有人荣获厂级以上技术能手、大庆油田技术大赛冠军、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等。2019年,“刘丽工作室”入选“新中国70年最具影响力班组”。
奋战在油田近三十年,刘丽始终用匠人精神打磨自己,对工匠有着自己的理解与定义:“别人干不了的活,我能干,这就是工匠,在采油一线,我不是最聪明的,但我一定是工作最勤奋的。”
责编/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