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文关爱的健康管理在肿瘤标志物阳性老年体检者中的应用

2021-09-10张妍丹钱行君陈亚芬王兰芳

健康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复查标志物阳性

张妍丹,钱行君,陈 萍,陈亚芬,王兰芳

(宁波市第一医院 健康管理中心,浙江 宁波 315000)

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呈现出发病率、死亡率双高态势,危害国民健康[1]。定期体检对于恶性肿瘤的早诊断早治疗具有显著积极意义,肿瘤标志物日益成为体检者的主要体检项目选择[2]。肿瘤标志物系一类可反映肿瘤存在与生长的物质[3-4],其阳性检出结果并不绝对代表肿瘤的发生,需体检对象给予必要的重视,接受复检、其他相关检查、随访等以作证实或排除[5]。但在实际中,有肿瘤标记物阳性检出者并未再行复查、进一步检查及长期随访,导致了疾病诊疗延误的不良后果。延伸护理是一种可保障护理对象不因护理场所变更而致护理中断的护理模式[6],合宜有效的延伸护理可增加体检者特别是有阳性体检结果者的健康指导与随访强度、早期发现与控制疾病走势,从而最大化发挥体检的效益[7]。本研究对肿瘤标志物阳性老年体检者采用基于人文关爱的延伸护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选择2019年1—5月于我院行健康体检且首次检出血清肿瘤标记物阳性的98名老年体检者,纳入标准:年龄在60岁之上,首次检出任一血清肿瘤标志物阳性结果,语言认知沟通能力正常,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恶性肿瘤,认知精神障碍,无条件接受长期随访,焦虑患者,拒绝配合研究。其中男55人、女43人,平均年龄(70.82±8.72)岁,体检登记尾号为双号者设为对照组,体检登记尾号为单号者设为试验组,分别接受体检后常规延伸护理和基于人文关爱的延伸护理,2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体检后延伸护理 2组均由体检护士告知肿瘤标志物阳性检出结果,说明检出结果的意义,给出后续复诊复查随访建议与方案。建立延伸护理档案,记录姓名与联系方式,基础病种信息,阳性体检报告复印件粘贴于档案之上,列出阳性体检结果随访计划并交护理对象一份,于计划复诊复查日前一日行电话提醒督导,复诊复查结果收集并归档。

1.3 基于人文关爱的延伸护理

1.3.1 过分恐惧担忧者 该类体检者面对阳性体检结果表现出过分担忧与恐惧,尚未确诊已处于较高程度恶劣心境之中,意志消沉,不敢面对,可能影响进一步诊查方案的实施。采取措施:①告知阳性结果后,认真倾听体检者心理症结的诉说,以同理心表达对其现时反应的理解,一方面向其说明现有体检结果并不能确认肿瘤的真实存在,阳性结果还有其他临床意义,部分病种的炎性反应亦可能出现肿瘤标志物阳性结果,另一方面做积极引导,告知其若真的存在肿瘤,则此次体检结果为其提供了早发现早诊治的机会,亦是不幸中的万幸,应抓住契机,遵从后续诊查方案计划,将风险控制于最低,引导体检者对阳性结果形成正面、理性认知。②在电话随访时注意了解其实时心理状态,评估导致其拒绝进一步诊查的影响因素并加以针对性解决,坚定其及早确诊/排除以便从中受益的信心。

1.3.2 不重视检查结果者 该类体检者忽略肿瘤标志物阳性检出结果,对其不以为然,拒绝进一步诊查方案。采取措施:①告知阳性结果后,与体检者诚挚沟通,使其认可来自于护理人员的真诚关爱,愿意就体检事宜做出进一步讨论,展示既往同类阳性情况漏检导致错失治疗机会的真实案例,以易于接受的心理暗示方式向其灌输肿瘤标志物阳性结果检出后进一步诊查随访的重要性。②在电话随访时有意识地据其反应捕捉其对护理人员所提醒诊查事宜的遵从意愿,对有迟疑、敷衍表现者重点强调后续诊查必要性,追问了解致其弃检的原因,给出真诚中肯的建议,劝说其按时按项目完成后续诊查。

1.4 观察指标及测评方法

1.4.1 焦虑情绪 体检前及护理干预4周后,以焦虑自评量表[7]测评2组焦虑情绪,该量表含评定条目20条,均赋为1~4分,各条目合计分再乘以1.25获得标准分,标准分超过50分则为焦虑阳性,标准分值之高低与体检者焦虑度之高低呈正比。

1.4.2 肿瘤标志物知识 参照张国方等[8]的相关研究成果,自行设计肿瘤标志物知识问卷,在体检前及护理干预4周后,评估老年体检者肿瘤标志物知识掌握情况。问卷含肿瘤标志物检查、复诊复查价值意义目的等合计20个问题(均赋为0~5分),满分值计为百分,分值愈高,提示掌握度愈高。

1.4.3 后续诊查依从性 2组观察对象随访6个月,记录2组后续诊查依从情况。评定标准:随访期不能按医嘱要求按时按量按项目进行复诊复查甚至放弃复诊,计为不依从,随访期复诊复查次数达应复诊复查次数的80%,计为基本依从,随访期完全遵嘱严格完成足量足项目的按时复诊复查任务,计为完全依从,基本依从与完全依从之和计为依从。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数据;2组焦虑评分、肿瘤标志物体检知识掌握度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后续诊查依从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体检前,2组焦虑评分、肿瘤标志物知识掌握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检延伸护理后,试验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肿瘤标志物知识掌握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随访期间,试验组后续诊查依从率(95.56%,43/45)高于对照组(66.67%,3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28,P=0.001)。

表1 干预前后2组焦虑标准分与肿瘤标志物知识掌握度评分分)

3 讨论

肿瘤病死率高,对罹患者身心痛苦折磨度极高[9],早期检出与早期治疗是肿瘤控制的关键环节。伴随国民防癌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体检者选择将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做为必检项目之一[10]。血清肿瘤标志物虽具备恶性肿瘤之诊断发展疗效判定及复发反映价值,但在特异性方面有所不足,针对所检出阳性标志物类型做出进一步的相应诊查(复查或其他相关检查)与随访极具必要性。受种种因素影响,如对肿瘤恶性病种的恐惧紧张心理,对医院诊治能力存在怀疑,对自身健康安全的关注度不足等,均可能导致体检者后续诊查率与随访就诊率低下、错失获得早期有效诊疗的机会。

常规的肿瘤标志物阳性延伸护理仅以在电话中完成后续诊查提醒任务为主要内容,并不关注该类体检者后续诊查依从度。本研究以肿瘤标志物阳性老年体检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基于人文关爱的延伸护理,护理活动不仅仅满足于阳性结果告知与后续电话提醒,而是充分关注护理对象在获知结果后的情绪情感反应,据此对其做出深入的针对性心理干预。本次护理纳入了案例展示、益处发现、强化教育等诸多人文关爱护理举措,案例展示的应用,可使护理对象自同类案例启示中增进知识了解度与信服感,协助护理对象自事件冲击中发现积极意义,构建正向疾控信心,强化教育举措,真诚协助护理对象克服那些导致其后续诊查方案执行不力的错误偏差性认知,通过电话护患沟通认真细致地筛查需重点督导人群,分析其可能的拒检弃检原因加以对因性协助处置,反复强调遵嘱完成后续诊查的独特价值,引导正确的保健意识行为与正向的恶性肿瘤应对心理,协助护理对象理解后续诊查价值,认同益处发现引导,承担自身健康与安全维护责任,从而缓解不良情绪、增进肿瘤标志物体检知识掌握度、提高后续诊查依从率。

综上,基于人文关爱的延伸护理拓展了体检护理范畴,优化了体检延伸护理内涵,较为圆满地实现了体检护理期待值。结果显示,基于人文关爱的延伸护理使体检者可自体检活动中得到较高获益度,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复查标志物阳性
胃复春胶囊辅助治疗初治幽门螺杆菌阳性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考试中的纠错和复查技巧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二期翻修术治疗微生物培养阳性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疗效分析
肿瘤标志物的认识误区
发现肺部结节该不该紧张?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