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的戏剧创作与表演辅导探讨

2021-09-10龙霞

文学天地 2021年1期
关键词:群众文化基层

龙霞

摘要:经济飞速发展,当前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有非常明显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群众文化活动的类型也从原本的同质化逐步趋向于多样化。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在开展日常的文化活动时,不再仅仅局限于音乐、舞蹈,逐步走向了戏剧创作等不同的文化领域,在开展戏剧创作与表演时,需要提高群众对于戏剧创作的认知以及表演的效果,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做好辅助工作,始终满足基层群众的相关文化需求,提升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速度。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戏剧创作;表演辅导

1群文戏剧创作工作的现状

1.1创作人才青黄不接

剧本乃一剧之本。剧本的好坏往往决定着一个剧目所能达到的高度。某区区举办综合性群众文艺节目大赛,各镇(区、街道)纷纷在戏剧、曲艺、舞蹈、音乐等项目上,创作演出了一批融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节目,备受好评,可以说是群众文艺创作的一次整体性阅兵。然而,通过整体呈现,笔者发现创作人才队伍建设令人担忧,尤其是戏剧创作人才青黄不接,人才断层现象尤为严重。以组织小戏小品创作为例,一些作者虽然都有较强的创作能力、艺术思维能力以及深厚的文字功底,平时在各大报刊也经常发表文学作品,部分还获得省级以上文学类奖项,但他们的戏剧作品仍然缺乏创作技巧和对生活的提炼。

1.2导演人才凋零

谈到“二度创作”,人们自然联想到戏剧导演。导演在戏剧这门综合艺术大家族中是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导演的作用在于他是以文学剧本为依据、以演员表演为主体,运用和组织各种艺术手段,在舞台上进行综合二度创造的艺术创作者。主旨在于把文学性剧本内容转化为活生生的演出形象,使之和谐统一、风格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以达到预期的演出效果。

2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戏剧创作与表演辅导的方式

2.1强化创作的针对性和创新性

戏剧的表达内容、方式与音乐和舞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为此,只有深入群众生活,才能够产生更多的创作灵感。戏剧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在戏剧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在创作之前对戏剧的主题进行确定,只有确定了主题才能够构建框架。在构建框架后,再对整体的故事情节进行完善。在戏剧创作的过程中,应该创作出让观众喜闻乐见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戏剧作品。在整个框架完成后,也需要认真地聆听其他人的想法和建议,戏剧的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进行打磨,如此才能够提高戏剧中情感表达的效果,确保戏剧更具完整性。在排练的过程中,也需要针对作品中不合理的内容、现象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改,组织所有的演员进行排练,让演员熟悉剧本,了解他所扮演的角色,包括该角色自身的性格特征、说话的方式以及存在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的状态等。演员在演戏时,应该将自己视为戏中的一分子,真正地让自己变成饰演的角色,这样才能够在表演时让观众感觉到身临其境。如果演员的演技不佳,作品的表达效果就会较差,就需要进行多次排练,让演员真正地融入到该情境中,确保作品的趣味性、创新性、科学性、针对性以及合理性。对于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相关工作人员而言,其自身的职责是服务于群众文化活动,在工作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学习各式各样不同学科的知识,工作人员应该做到融会贯通,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理解不同的戏剧表演以及创作形式,以不同的艺术形式作为依据,对不同的艺术表达手段进行运用和展示,如此才能够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各项工作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同时随着社会不断繁荣,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因而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戏剧创作也应该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前进。

2.2 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员工要与时俱进,了解什么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什么是创新的方向。工作人员在学习的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在看到群众的戏剧创作时给予一些建议,缩短工作人员与群众的距离,使艺术表演更贴近生活,促进戏剧的创新。戏剧创作本身的娱乐性很强,需要与舞台表演相结合。舞台表演的方式,既能体现出所有创作者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又能使群众通过表演获得更充分的知识,拓宽艺术知识的范围,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实现艺术性与娱乐性的统一。在整个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梳理戏剧故事的走向,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和变迁,保证剧本的完美,使舞台表演更加完美,使舞台魅力更加通俗。

2.3 激发群众的创造热情

许多草根群众在日常创作之初充满激情,但在创作后期,他们的主动性和兴趣逐渐消失。为了充分展现文化作品的内涵,大众文化工作者需要有非常敏捷的思维、表达逻辑和强烈的表达欲望,并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热情。创作者要有责任心,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在戏剧创作中也要注意逻辑,保证戏剧作品的脉络清晰。地方政府和群众文化活动参事要减少对戏剧创作的限制,使戏剧创作更加自由,使文化表达和情感表达更加轻松流畅。如果剧中有好的角色,就会有坏的角色。好与坏是互补的。二者的共存可以使社会更快的发展。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地要求大众文化活动中的戏剧创作只能有好的人物,不能有任何不良的人物。坏角色也是真实存在的。艺术应该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如果脱离生活,大众文化活动中的戏剧创作质量就会下降,甚至很多人不愿意接触这些文化内容。这样,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就会越来越慢。在表演过程中,演员要分析自己的语速、表情、思维等,做到准确的操作。选择普通话表演,不仅能让群众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剧中要表达的情感内容,而且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情感。需要指出的是,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戏剧创作和演出过程中,很多人并不是真正的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他们的表演效果是专业演员无法比拟的。在这种情况下,您可以选择综合性能指导。比如演员和演员在实际演出前要有很多的沟通,才能保证演出本身的专业性。导师和被指导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来缓解演出前的紧张情绪,确保演出的顺利进行。所有的輔导老师在辅导演员之前都要先学习相关内容,这样才能认真辅导群众演员,认真告诉群众演员剧本,告诉演员角色的重点是什么,让演员抓住重点,同时增强演员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每次演出结束后,老师都要尽力鼓励他们,以缓解他们的怯懦和紧张,使演员的表演更精彩。如果演员认为自己的表演不好,导师需要和他沟通,告诉演员不要害怕,不要担心,你做得很好。只有这样,自我表达的效果才能顺利提高。

结论

综上所述,群文剧虽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度广受群众喜爱,但也面临着各种挑战。随着网络技术和时代的发展,群温剧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为了让人们更好地接受群体剧,为了在人们的文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发挥作用,创作者应该在发展中不断创新,使群体剧的内容和形式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增强组剧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大众戏剧的创作和发展永无止境。随着时代的变迁,大众戏剧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功能。新时期,要充分发挥群文剧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高水平的创作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璐.“互联网+”时代下群文戏剧的转型蜕变[J].戏剧之家,2019,(22):16-17.

[2]何小韬.浅谈群众文化戏剧创作的体会[J].戏剧之家,2018,(04):193.

[3]梅艳芳.浅析如何提升群文戏剧创作质量[J].大众文艺,2019,(04):20.

[4]肖玫钰.戏剧管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30):78+80.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文化馆 广西桂林 541399)

猜你喜欢

群众文化基层
顾小晶坚守基层育英才
基层巡览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刍议墨江县农村业余文艺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群众文化的思想教育功能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