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引起的思考
2021-09-10刘玲花
刘玲花
摘要: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本文通过梳理一例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引发对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现状的思考,提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应制定心理危机干预方案、落实心理普查、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设置心理咨询室、对相关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全校总动员,做好心理危机工作等建议。
关键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指的是危机事件带来的威胁和挑战超出了人们有效应对的能力范围,使人们内心的平衡被打破,从而引起混乱和不安[1]。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该如何有效预防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发生后又应该如何应对?本文通过一例心理危机干预案例,谈谈笔者对心理危机干预的思考。
一、心理危机干预过程
(一)案例基本情况
小李(化名),女,20岁,大二学生,系独生女,父母均有工作。在中学时被诊断为抑郁症,曾服药治疗。
2020年6月2日晚,小李在交易平台上发布租用演出服的信息,随后在该平台与其他专业同学小周发生争执。第二天,小周带领6名同学到宿舍找小李理论,期间小周推搡小李,未经允许把小李的视频发布到网上。
2020年6月3日晚,经过二级学院谈话、教育与调解,双方约定在网上相互道歉。在调解过程中,班主任出于好意把小李曾患抑郁症的事情告诉了告诉对方相关人员。6月4日上午10点多,小李发现大家知道自己曾患抑郁症,情绪崩溃,行为失控,差点砸了别人的电脑,跑到阳台要跳楼,被舍友拦下。班主任到宿舍后小李拒绝沟通,认为班主任出卖了她,班主任立即联系将情况报至心理健康中心。
(二)搜集信息
心理健康老师为了做好心理疏导,从多渠道了解和搜集小李的信息:
第一,查看小李的心理档案,发现在入校时,小李的心理情况基本正常,但是人际关系较为敏感,在中学时曾因为抑郁症就医,为小李建立重点学生档案,并提醒班主任多关注该同学。
第二,向班主任了解情况。据班主任反映,该生学习很努力,遇事争强好胜,总想把事情做好,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因此跟同学关系不是特别融洽。遇到挫折的时候容易情绪激动,平时大家都让着她。大一时期末评优时,她没有获得优秀团员,她就在班级里大闹了一场。
第三,打电话向其父母了解情况。她妈妈说,在中学时,小李有一次成绩没考好,跟同学发生不愉快,情绪波动很大,在家一个星期没去上课,一直情绪低落。去医院诊断为抑郁症,吃药进行治疗,并接受一个月的心理咨询,情况好转后才去上课,但从那次后,她变得敏感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她有抑郁症的事情。
(三)心理危机干预过程
1.心理健康老师通过疏导,安抚该同学的情绪,等她情绪稳定后,把她带到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心理测试,该生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为83分,属于重度抑郁症状;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87分,属于重度焦虑症状。
2.上报学校领导。安抚小李同学情绪后,心理健康老师迅速将小李同学的情况上报学校领导。学校高度重视,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安抚学生的情绪,做详细的工作记录。二级学院要第一时间联系家长,宿管中心为小李安排临时宿舍,同时指示班主任要安排人24小时看护小李,有情况及时上报。
3.通知家长,要求家长尽快来校。6月4日下午,二级学院把小李的情况通过电话告知家长,希望家長尽快来学校接回学生。由于学生有抑郁症病史,所以家长比较重视表示尽快来校接回小李。
4.在家长到来前,心理健康教师帮助小李同学放松心情,缓解病情。运用人本主义疗法,通过共情理解她的处境和她的情绪,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鼓励她学会宣泄情绪,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接纳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在接纳了心理健康老师后,老师通过深呼吸、想象等方法引导小李学会放松自己的身心,进而放松心情。
5.全方位保护小李,将小李暂时安排在1楼的空宿舍内休息,并安排两名平时关系较好的同学24小时陪伴。提醒陪伴的同学不要刺激小李同学,不在宿舍内讨论小李跟别人的矛盾冲突和抑郁症的有关话题;并注意跟踪观察小李的情绪和行为,有情况尽快上报班主任。
6.设法保留各种事实证据。及时把工作内容用文字记录下来,将与家长的通过进行录音,对小李的心理辅导也用录音笔录音。
7.小李父母6月6日来到学校,并把小李接回家乡去治疗。
(四)后续跟踪
从小李家长那里得知,小李在当地精神病院被诊断为抑郁症复发,需要吃药治疗。半个月后,小李同学的病情稳定开始好转。
二、案例反思
(一)心理危机干预效果评估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本次心理危机干预总体上取得了成功:
1.及时性评估。本案例发生后,心理健康老师及时上报学校,并及时给小李同学心理疏导,家长来学校后,及时跟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尽快将学生送治,做到了早发现早处理,使学生的病情尽早得到治疗。
2.心理辅导效果评估:小李发病后至家长来校前,心理健康老师负责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让小李发下戒心,放下轻生的念头,有效缓解了她的情绪。
3.工作效果评估。本次心理危机干预通过疏导学生心理,让学生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平复过激情绪,并及时送至医院进行专业治疗,是帮助学生暂时渡过危机。
(二)案例复盘反思
据笔者了解,该生所在的学校已经构建心理危机四级预警网络,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副校长、校长助理构成了一级网络;学工处及其领导的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二级网络;各二级学院、辅导员、班主任为三级网络;班级心理委员为第四级网络。心理危机机制健全,在事情发生后,校领导及时给予指导,妥当安排二级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宿舍管理中心、班主任和同学们行动起来,各方面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渡过了此次危机。但是,反思整个危机干预过程,我们发现其中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我们以后改进。
首先,消息滞后,6月2日晚上发生的事情,班主任6月3日晚上才收到消息调节矛盾,心理委员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没有及时向班主任汇报情况。
部分职能部门工作不到位,对于发生在学生宿舍的矛盾冲突,学生宿舍管理中心没有及时发现和反馈信息。安保部门在工作中也存在疏漏。
班主任处理失当,首先,协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班主任把小李同学曾患抑郁症的信息泄露出去,虽是出于善意,但正是因为泄露学生隐私,才导致学生情绪崩溃,出现过激行为;其次,问题发生后,班主任只联系了心理健康教师,没有按照正常程序将情况汇报上级领导,导致校领导收到消息较晚。
三、建议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起着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避免危机出现的双重作用,完善的心理健康体系是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保障。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制定心理危机干预方案
高校应制定操作性强的心理危机预警方案,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相关人员了解自己工作的内容并掌握工作技巧。危机发生后,应及时召集人员开会布置工作。确保危机工作顺利进行。危机干预结束后,应及时对工作进行复盘,总结经验教训。
(二)落实心理普查
对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通过大数据信息系统,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程度识别、成因识别、发展趋势识别[2]。为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普查中发现异常的同学重点关注,并建立中间学生档案。通过排查为后续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数据支撑。
(三)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
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学知识,同时利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等节点,通过心理测量、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讲座、拍摄微电影、心理班会、心理健康演讲比赛等方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同学们掌握心理学知识,并会自觉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设置心理咨询室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也日渐增多。高校必须设置心理咨询室,安排专业心理人员及时应对解决学生的出现的心理问题。
(五)对相关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强化专业性[3]。班主任辅导员是一线学生工作者,因此要班主任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掌握基本的危机应对办法,会起到预防或减轻危机的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和心理委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的力量,是学生心理问题的直接观察者和有效调节者,心理健康中心应对二者进行集中培训,接受过培训的心理委员应回到班级开展本班的朋辈心理辅导。心理健康协会可通过心理活动对同学们进行正确的引导,改变学生的心理健康观念,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
(六)全校总动员,做好心理危机工作
应对心理危机不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應全校动员起来,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共同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 伍新春,林崇德,臧伟伟,etal. 试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0(1):45-50.
[2] 张家明,王纯静.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研究 [J]. 教育与职业,2015(30):75-77.
[3]肖京林.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能力结构研究 [D].昆明:云南大学,2010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