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引入课程思政的方法探索

2021-09-10邹波蓉曹国华李辉

红豆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混合教学立德树人

邹波蓉 曹国华 李辉

【摘要】本文以数字电子技术课教程为例,以思想政治元素为切入点,以德育教育为目标,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大纲、改进学模式、变革考核方式和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水平等进行探索与实践,使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元素有机融合,让专业课的课堂教学真正成为“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主阵地。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混合教学;课程思政;立德树人

《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电学、应用物理学等理工科学生的必修基础课,在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而且还包括计算机科学、电路设计、实验、实践操作等。公理定理、方法论过程和其他包含哲学思想的专业知识,可以很好地培养与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很容易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在一起,是开展课程思政的良好的平台。

1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大纲

通过对传统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大纲。新大纲在每个阶段的每个授课模块单元中,深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并将其有机地融入职业知识教学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更加注重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科学的思维和创新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工程观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有效提高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新工程人才的质量。

2改进教学模式

以思想政治元素为切入点,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法,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整个教学环节中。线上教学上传院士、著名专家学者的报告和感人事迹,以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其科学精神。线下教学通过讲述院士、著名专家学者的报告和感人事迹,以及知名通信行业的公司发展历程、我国先进数字电子技术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等,增强学生的科技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改变考核方式

根据“线上”与“线下”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考核模式和比例,加强过程考核并引入思想政治考核部分。评分比例为:总分=正常10%+过程评价20%+实验10%+60%期末考试,思想政治评价点主要体现在过程评价中、实验和期末考试中。在过程考核中,除了对专业知点的视频学习,还加入了对思想政治库案例的学习,通过设置考核点,考查学生对待事情的态度和做法、区分好坏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率、时间管理、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承受力等,这一部分考核占过程考核成绩的10%。在实验考核中,加入对实验台操作的安全规范、科学家案例、工匠精神的践行等,让学生认识到这些都是从事电子信息类行业相关岗位技术工人必须具备的技能,这一部分占实验成绩的5%。在期末理论考试中,将课堂上讲述的部分相关思想政治知識纳入出题范围内,如对于设计类题目,加入哲学思想、通过对团队合作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性,这一部分占期末成绩的5%。

4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水平

以“三全育人”为总领,提升专业任课教学的思想政治教学水平。专业任课教师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是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之处,其思想政治水平的高低对育人效果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提出的主要提升途径有:教师利用“学习强国”软件,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以“四好教师”为标准,提高专业任课教师的德育素养;依托党支部、高校部党支部,利用每周政治理论学习时间,加强专业任课教师对所授专业课程内在价值、科学伦理、社会价值、责任使命等的认知,让每个教师都能够“想思政、敢思政、能思政”;在学院、系部、教研室设置多种层次的课程思政专题讨论组,不断督促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国家和党的方针政策相结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人格魅力点燃学生心中的思想政治之火;依托学校思想政治班教育云平台和各种网络资源平台,搭建思想政治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交流与学习的通道,让多学科背景的老师相互之间形成合力,良性互动,促进专业课教师更好地找到与思想政治知识的结合点并映射到专业知识的讲授当中,实现“三全育人”目标。

5结语

教育是改造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高校的课程思政教育也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指导思想,关注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贯穿于高校全体职工、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的方方面面,贯彻“教与育人”的课堂教学目标,使“思想品位”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得以传播。教师通过知识点关联、案例介绍、引导与熏陶等方式,将思想政治元素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切实有效地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姚青李军平黑常春等.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6(16):44-45.

[2]高明奇刘囡林庚等.CBL结合PBL模式在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育,2017(2):120-122.

[3]刘淑婷.基于微信公众平台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改革[J].微型电脑应用.2018(4):27-29,62.

[4]Bonk CJGraham CR.The handbook of blended learning: Global perspectiveslocal designs[M].San Francisco:Pfeiffer,2006:4-5.

[5]王胜清.冯雪松.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以2015—2016年北京大学开设的混合式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7(11):71-77.

[6]于洪涛.高等学校混合式教学改革效果评价案例研究——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7(11):129-133.

[7]李辉何玉玲.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微课教学设计与应用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52):140-141.

作者简介:邹波蓉(1981-),湖北安陆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通信及数字信号处理研究。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9SGJLX237)。

(河南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河南焦作 454000)

猜你喜欢

数字电子技术混合教学立德树人
大班教学环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设计与效果分析
《高级食品化学》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EDA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应用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移动环境下高职金融课程混合教学的研究
EDA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的探索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研究和探索
基于工程认知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