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自己创造的财富转化成永恒的东西

2021-09-09何首乌

商业文化 2021年23期
关键词:俞敏洪新东方文艺

何首乌

今年1月22日,企业家随访式对谈节目《酌见》正式官宣,并在北京举办了节目发布会。节目的对酌人是大名鼎鼎的企业家俞敏洪。

原以为是节目叫“灼见”,就是真知灼见的意思,后来认真一看是“酌见”,是喝着小酒当面聊天,王维诗曰“酌酒与君君自宽”,大约是这么个意思。

只用五分之一的时间想新东方的事

俞敏洪是知名企业家,访谈的对象也是知名企业家,“一壶真知佐酒,二两故事下菜”,围绕着创业经历和感悟海聊,等于是代表无数有创业梦想和已经在实现梦想的人们向成功的企业家求教,探索他们的精神世界,挖掘能够给人帮助的智慧。

这个节目很适合俞敏洪,不仅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有足够的积淀提出有内涵的问题,并且他也有着浓厚的学习求索欲望,更重要的是,俞敏洪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愿意说话、愿意表达、愿意与人分享内心世界的人。30年来,他创业、办新东方、上市,包括应对许许多多的难题,如此之繁忙,但他的嘴一直没闲着,到各大学去讲演,出席各种励志和支持创业的节目,他的微信公众号“老俞闲话” “老俞读书” “老俞开课” “老俞流水账”总是话语滔滔,国家乃至世界出现了什么大事小情,他都会发表一些或长或短的“灼见”,掌声自然少不了,但由于一着急话说得不周到,遭到批评的事也时有发生。

这次弄出的《酌见》,更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平台,因为他要“酌见”的主儿,好多都不在北京,比如冯仑,他跑到西安去跟人家聊。

不久前,他在抖音中谈到自己未来20年想做的两件事情,一是更加有意义、更加光彩、更加不浪费时间的事情;二是更加随心所欲的事情。他说自己对做企业没有太大的兴趣,如果有兴趣的话,新东方应该比现在做得更大一点。2013年他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当年他投入到自己公司上的时间只有五分之一,其余五分之四的时间都用在了对外应酬、社会活动、团队活动以及演讲上。

中国的企业家里很难再找到像俞敏洪这样文艺的了

实际上他说得还不够全面,或者说不够准确。因为他还会拿出一些时间思考,他不只是滔滔不绝地说话,他的思考也同样有价值,值得与人分享。比如,俞敏洪写了一篇关于天鹅孵蛋的日记,说他对于天鹅观察与思考的感悟:“天鹅 40多天一动不动专注孵化自己后代的样子把我感动了。我们现在做事情太浮躁了,很少再专注于一件事情,做出成就来…… 一只天鹅能够有这样的专注,我们或许能够从中悟到点什么。专注于我们喜欢的事情,心无旁骛做出点成就,也许是人生中更好的选择。”他还记载,有一天酒后:“自己走到了宾馆旁的黄浦江边,在微雨中用醉眼看了会随波逐浪跳动的各色霓虹灯光,有一种羽化而去的感觉。我明白李白为什么喝醉了会一头栽到长江里了,那个时候,他从长江里看到的,应该是满天星光。”思索者与幻想家两个角色在他身上浑然一体。

看到这里,我相信很多人都会重新认识俞敏洪,认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认识深沉的担当与追求。他想的事和要做的事很多。

从他在各大学里一场场掌声如潮的演讲,到他微信公众号上一篇篇纷纷点赞的长文短语,从陆续出版的《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我的成长观》《行走的人生》,到今年又推出的一场场发人深省的《酌见》。有人说:中国这么多的企业家,也有以各种身份成为网红的,但很难再找到像俞敏洪这样文艺的了。

他的嘴总是滔滔不绝,对大学生有说不完的话

2018年11月18日,在2018学习力大会上,俞敏洪在演讲中有这么一段话:“中国女人挑选男人的标准是要男人会赚钱,至于良心好不好不管,所以中国女性的堕落导致了国家的堕落”。此言一出,立即在网上引起了很多女性的不满,一位漂亮的女演员在个人微博上发文表达愤怒:“我只能说,北大的教育和新东方的成功都没能帮你理解女性的价值,没让你能理解什么是平等的两性关系,甚至沒帮你搞明白什么是平等。”客观地说,这愤怒如果是从一位因劳动而致富的女性口中说出来也许更好。实际上俞敏洪要表达的意思很多人都明白,如果这话是从鲁迅的嘴里说出来,肯定是一句警句名言,流传至久。鲁迅也不会理睬谁的反驳。但俞敏洪知道自己不是鲁迅,所以赶快跑到全国妇联机关,向广大女同胞诚恳道歉并发布公开道歉信。

但事后,他的两片薄嘴唇照样还是滔滔不绝,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俞敏洪又发布了335条短视频,开了53场直播;在快手上发布了170条短视频,开了33场直播。给了无数大学生、青年人以积极的精神、奋斗的志气、走向未来的自信。

他耐心地告诉同学们:大学不仅仅是为了让你完成课程的考试,更重要的是让你喜欢上学习,有对知识的追求。如果你在大学没有爱上学习,没有爱上读书,那大学4年就白过了。你可以不喜欢上课,但不能不喜欢读书。

他向大学生们介绍自己:尽管我在北大期间完成了二三十门课的学习,但是真正喜欢的不超过5门。可我真的喜欢学习,喜欢读书,因为读书和学习能把知识的网络架构起来,不断扩展自己的眼界,放远自己的眼光,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水平,自己的起点也会更高,未来的舞台也会随之变得更大。

他向大学生们发问:我们上大学真的只是来学专业知识的吗?中国55%的大学生毕业5年之后,稳定下来的工作跟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必然联系。那我们到大学要干什么呢?说得高深一点,我们是来寻找自己的。

他自诩:我从北大毕业后,没有考过硕士,更没有想过考博士,一些大学给我荣誉博士学位,全部被我拒绝了。我的理由很简单,对于我来说,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追求知识和人生更高境界的热情,这才是上大学的真正目的。

他告诫学弟们:在大学,一定要基本明确自己愿意奋斗终身的兴趣和方向,不管你能不能找到工作,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是去做能让自己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事情。这比什么都重要,宁可不挣太多的钱,但依然做可以让自己保持乐观和废寝忘食的事情。当然不包括打游戏、打麻将,而是有创造性的工作。

“如果你能找到自己有兴趣并能让自己精神满足的工作,那就更好了。因为人这一辈子,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都花在工作上,如果这份工作是你的兴趣所在,那生活中的快乐就能多于苦闷,就算再辛苦都不觉得苦,因为做的事情让自己乐此不疲。”

把自己创造的财富转化成永恒的东西

2020年初冬,在和著名企业家冯仑“酌见”时他有一段画外音:“企业家的使命是什么,不知不觉我已经在这个地球上做了近30年的生意。将近400万中国学生通过我的企业去到了这个星球的各个地方,可是,我依然无法一下说清,什么是我的使命。”

听了耐人寻味,就像触碰到了他呯呯跳动的胸襟,令人感动不已。

做了30年的生意,200多亿的财富,一年十几亿的收入,居然还说不清自己的使命。这话没有人会信,因为不断地提出这个问题,不断地和大企业家们“酌见”这个问题,他的心里早已有明确的结果。其实,他这么费心费力地作《酌见》,难道不是在尽一个企业家的责任和使命?他在尽最大的努力告诉学弟们,怎么去做企业,怎么才能成为一个企业家。

在北京正式进入初夏后,俞敏洪随手拍了几张玉兰树、迎春花、紫薇、碧桃,看它们吐露新芽,他自己则像一个文艺小青年一样,写道:

当我端上一把椅子,坐在五月花树阳光下的时候,我听到了生命释放自己的清脆响声。

别再向青年人讲述人生行路中的点滴感悟了,就这样做个文艺老网红吧。

有人从俞敏洪“文艺老网红”的表述中看出了端倪:俞敏洪是在搞内容创业!

我们不能准确地说他“搞内容创业”的起始时间,但可以看到他“搞内容创业”的社会责任和广阔的新天地。

于是我们不能不重新再端详一下眼前的俞敏洪:他无论是怎样自嘲“是一个13不靠的人”,也无论他有多少个身份和标签,他还是新东方的创始人——一个已经功成名就的企业家。他无论怎么嘲弄自己“不务正业”,但他做的哪件事都没有离开新东方,都是为了新东方。

在一次和一位特有名的企业家“酌见”的时候,他用“思考”式的腔调像是自言自语地说:企业家是通过物质的丰富性来完成自己的追求,如何把自己创造的财富转化成永恒的东西,我觉得是企业家思考的话题,而且是很多企业家正在思考的话题。

猜你喜欢

俞敏洪新东方文艺
1942,文艺之春
新东方在线预计3月28日上市 每股作价9.30—11.10港元
新东方在线上市后隐忧
俞敏洪:商海中冲浪的“平民英雄”(上)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浪漫雅痞文艺
俞敏洪:一生只为一个女人奋斗
俞敏洪“闭嘴”:“张嘴”“毒舌”都为吃口饭
俞敏洪“闭嘴”:“张嘴”“毒舌”都为吃口饭
节日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