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中职内科护理病案分析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9-09李小兰
李小兰
[摘 要] 目的:分析思维导图在中职内科护理病案分析中的应用效果及教学影响。方法:选择甘肃省张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8级内科护生共100名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教学研究,将护生随机分组后,于2019年3月—7月期间开展对比性教学研究。予以A组护生基础病案分析教学,予以B组护生思维导图下病案分析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及护生教学评价差异性。结果:经不同模式教学后,B组病案分析护理理论考核成绩为期中(85.65±4.22)分、期末(89.36±4.18)分,病例分析考核成绩为期中(45.36±3.59)分、期末(49.02±3.47)分,护理评估考核成绩为期中(43.91±3.28)分、期末(48.65±3.35)分,均高于同期A组考核成绩,P<0.05;B组护生教学结束时批判思维评分中开放思维(40.95±2.14)分、分析能力(41.02±2.19)分、求知欲(41.85±2.15)分、认知成熟度(41.57±2.21)分,均高于同期A组测评成绩,P<0.05;B组教学评价中理论完善率为100.00%、教学质量认可度为96.00%、教学满意度为98.00%、综合技能养成率为94.00%均高于A组,P<0.05。结论:思维导图在中职内科护理病案分析中的应用,可在有效梳理护生理论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提升理论知识的应用转化率,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积极培养其综合护理能力,提升教学质量,价值显著。
[关 键 词] 思维导图;中职内科护理;病案分析;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5-0172-02
病案分析是指在对患者疾病诊断依据分析基础上对其病情发生过程及发展规律进行阐述的一项临床医学技能,在疾病诊断、治疗及护理服务中均有广泛应用,特别是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患者对临床护理实施有效性提出了更高需求,病案分析已逐渐成为医院护士所必备的一项临床技能。中职作为临床护理人员的重要培养机构,其教学实施中病案分析教学质量对护生病案分析技能水平具有直接影响,但传统中职护理教学模式教学形式过于被动,故难以使护生在学习中有效掌握病案分析知识,具备病案分析技能,应结合当今病案分析临床应用特点,调整教学模式,实现高质量、有效教学[1]。因此,为分析思维导图在中职内科护理病案分析中的应用效果及教学影响,特设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本校2018级内科护生共100名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教学研究,将护生随机分组后,于2019年3月—7月期间开展对比性教学研究,其中A组、B组样本量均为50名。
A组,男3名,女47名,年龄15~17岁,平均(16.02±0.45)岁;B组,男4名,女46名,年龄15~18岁,平均(16.51±0.52)岁。两组护生基线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
纳入标准:护生均为初中毕业后入学同等学力者。排除标准:研究期间自主脱离者。
(二)方法
予以A组护生基础病案分析教学,即在教学实施前依据内科护理教学章节设置选择典型病案,经制作PPT、设置情景教学等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予以B组护生思维导图下病案分析教学:在教学实施前,先就思维导图教学向护生进行说明及实践教学,其后要求护生自主分组后,建立小组学习机制;教学前,需先由护生以小组形式对各章节内容进行小组预习后,结合典型病案绘制理论知识思维导图;教学期间,需对护生思维导图绘制情况进行分析后,结合教学病案,经示范病案分析步骤后,由护生经小组讨论后,进行病案教学理论知识补充,并指导护生绘制病案分析步骤思维图,引导护生在绘制过程中逐步提出问题,经教学引导后培养批判思维及病案分析护理技能[2-3]。
(三)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及护生教学评价差异性。
(四)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资料差异性分析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教学成绩对比
经不同模式教学后,B组病案分析护理理论考核成绩为期中(85.65±4.22)分、期末(89.36±4.18)分,病例分析考核成绩为期中(45.36±3.59)分、期末(49.02±3.47)分,护理评估考核成绩为期中(43.91±3.28)分、期末(48.65±3.35)分,均高于同期A组考核成绩,P<0.05。见表1。
(二)批判思维评分对比
教学实施前,两组批判思维评分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B组护生教学结束时批判思维评分中开放思维(40.95±2.14)分、分析能力(41.02±2.19)分、求知欲(41.85±2.15)分、认知成熟度(41.57±2.21)分,均高于同期A组测评成绩,P<0.05。见表2。
(三)教学评价对比
B组教学评价中理论完善率为100.00%、教学质量认可度为96.00%、教学满意度为98.00%、综合技能养成率为94.00%,均高于A组,P<0.05。见表3。
三、讨论
内科患者病情类型复杂,且疾病进展具有凶险性,故病案分析的实施对其临床护理的有效开展及临床安全保障具有积极意义,教师应合理选择教学模式在中职中开展内科病案分析教学。研究结果表明:经不同模式教学后,B组病案分析护理理论考核成绩为期中(85.65±4.22)分、期末(89.36±4.18)分,病例分析考核成绩为期中(45.36±3.59)分、期末(49.02±3.47)分,护理评估考核成绩为期中(43.91±3.28)分、期末(48.65±3.35)分,均高于同期A組考核成绩,P<0.05;B组护生教学结束时批判思维评分中开放思维(40.95±2.14)分、分析能力(41.02±2.19)分、求知欲(41.85±2.15)分、认知成熟度(41.57±2.21)分,均高于同期A组测评成绩,P<0.05;B组教学评价中理论完善率为100.00%、教学质量认可度为96.00%、教学满意度为98.00%、综合技能养成率为94.00%,均高于A组,P<0.05。分析原因:思维导图在中职内科护理病案分析中的应用,可在护生正确认识、掌握思维导图绘制方法后,使其通过课前预习、教学引导及教学提问三个环节对病案分析,各模块知识的有效思维引导及思维导图的绘制,培养护生的批判思维,熟练掌握病案分析理论知识及护理技能,进而实现对护生内科病案分析综合技能的有效培养。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中职内科护理病案分析中的应用,可在有效梳理护生理论学习知识基础上,提升理论知识应用转化率,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积极培养其综合护理能力,提升教学质量,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皮流丽.思维导图在中职内科护理病案分析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4):111-112.
[2]付强.思维导图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病案,2017,18(8):83-85.
[3]陈勇.病案教学法在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20,10(8):207-208.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