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职语文核心素养下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2021-09-09雷妙香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5期
关键词:教学法创设文本

雷妙香

[摘           要]  随着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化,根据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时,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因此,把情境再现、意境体验融入语文教学中,是进行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情境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5-0108-02

面对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人才,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明确提出中职语文课程的任务: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关键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接受人类进步文化,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奠定基础。然而,面对语文基础较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中职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运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进行互动合作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中职语文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为了调动学生积极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使生活中许多不同的事物让学生能用感官真切地感受到,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让他们觉得语文课并不是在被动地学习,而是在主动地聆听、感悟、体会与互动。

由于中职生的生活阅历尚浅,理解能力有限,某些难以理解的知识无法通过想象弄明白,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与情境之间进行交流,从中受到启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解读文本,进而更好地掌握知识,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愉悦。

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情境教学法营造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思考和踊跃发言,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中职语文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分析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要理解文本内容和思想情感,这需要教师充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阅读学生了解作者在文本中所反映的生活,并且把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文本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语言特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真善美的感染。

例如,在教学《读书人是幸福人》这篇课文时,大多数中职生认为,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件苦差事,何以谈得上幸福?于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生活经验,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上课时让学生交流,从中初步体会读书的意义和作用,领悟读书的幸福。在这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读书情况,与全班同学分享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幸福与快乐。接着,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本文中作者所表明的有关讀书人是幸福人的句子,通过讨论、分析这些句子,学生理解读书求知的重要性,明确读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感受到读书人的幸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把文本中反映的生活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感受文本的内容,使学生乐于学习。

(二)根据课堂问题创设情境

课堂教学的手段有多种形式,其中,提出问题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以“问”促“读”,通过思考、分析、讨论、探究等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永远的蝴蝶》时,为了让学生赏析、感悟文章的悲剧美,教师先设置第一个问题:请找出文中写雨的句子并分析各句的作用,通过分析这个问题,学生了解文中环境描写营造一种阴冷凄凉的氛围,这奠定全文伤感的基调,同时暗示了下文不幸的发生。接着,教师设置第二个问题:小说由寄信开始,为什么在最后才点出信的内容?这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深入探究,通过教师点拨引导,学生领会这样写不仅体现出文章构思巧妙,而且以喜写悲的反衬叙述将悲情推到了顶峰,更让我们读者产生无限伤感,读来让人回味无穷。最后,在拓展延伸环节设置第三个问题:你人生中“最大的一场雨”是什么?你是如何面对的?通过前面两个问题已营造出一种凄清、悲伤的氛围,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对第三个问题的思考,引发学生回忆往事中给自己打击最大的事以及自己是如何面对的,由于这个问题触动学生内心深处最大的伤痛,他们在回答问题时都潸然泪下,课堂的气氛顿时变得异常凝重,教师一边安慰学生,一边鼓励学生要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挫折。本节课通过课堂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感受文章的悲剧美,从中获得对美的体验,感受到生命的可贵。

因而,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文本中,从多方面、多角度深入地解读文本,积极畅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猜你喜欢

教学法创设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创设未来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