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科伦·麦凯恩《转吧,这伟大的世界》中的叙事艺术

2021-09-09佟爽

参花(上) 2021年9期
关键词:叙事时间叙事视角

摘要:科伦·麦凯恩是一位著名的爱尔兰作家,小说《转吧,这伟大的世界》荣获2009 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和2011年都柏林国际文学奖。本书主要讲述作家用细腻、抒情的笔触,串联起十余位社会底层普通百姓的生活画面。本文通过运用叙事学理论,采用文本细读法和归纳法,从创伤叙事、叙事视角和叙事时间等方面分析小说《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独特的叙事艺术魅力。

关键词:《转吧,这伟大的世界》;创伤叙事;叙事视角;叙事时间

一、引言

叙事学诞生于法国,20 世纪 60 年代在结构主义大背景的影响下正式形成,叙事学也将研究的主要方向转变为对文本中的叙事结构的研究。叙事学发展到 20 世纪 80 年代,由于其自身理论的特征,并且在自然科学和当时社会特征对其产生的影响下,使得敘事学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很大成绩。在20 世纪 80 年代,叙事学理论开始逐渐传入我国,我国相关领域的学者也开始研究西方的叙事学理论,并且将我国特有的文学资源和话语形式与西方的叙事理论相结合,展开了对我国古典文学小说的研究。如今,叙事学理论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了属于自己的体系,足够对许多叙事文本进行有效的分析与探究,对文学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转吧,这伟大的世界》是一部叙事文本,并且运用了精湛的叙事方法。作者将他的小说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几个段落。每个段落都告诉我们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主角。一些故事起初没有任何关系,有些故事是同一个故事,但在不同的人眼中描述。随着故事的发展,不同的故事和主角开始有共同点,成为一个故事。本文通过运用叙事学理论,采用文本细读法和归纳法,从创伤叙事、叙事视角和叙述时间等方面分析小说《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独特的叙事艺术魅力。

二、创伤叙事作品的探析

科伦·麦凯恩在描述小说时,对人物的描写,对语言的运用,以及对小说整体结构安排方面都突出了创伤这一主题。小说的结构上作者采用了非线性的叙述手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走钢丝那天发生的种种事情串联在一起,构建了一座纽约城,为该小说营造了恰当的创伤氛围。科伦·麦凯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向我们展示了这座城市,小说里描绘的人物大多都是社会底层的人,他们都沉浸在着创伤的痛苦中。“创伤”一词起源于希腊语,它指的是精神伤害,特别是一种由情绪受到震惊引起的,记忆可能受到禁锢并且无法缓解,是一种持续令人感觉不安的状态。创伤是突发性的或灾难性的,通常受害者没有准备好去面对该事件的发生。同时,受创伤的人在事件发生后会产生幻觉。他们对事件的反应通常是延迟的,无意识的。根据受害者的情况,《转吧,这伟大的世界》中出现的主要创伤可分为集体创伤和个人创伤。埃里克森分别给出了关于集体和个人创伤的定义。他认为,前者“是指对社会生活基本构成的打击,他破坏了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损害了彼此共同的集体归属感”;后者则是“对突然突破自我防御的心理的打击”。“如此残酷的力量使人们无法对其作出有效反应”。小说中的“创伤”大致可以分为两种,身体上的创伤和心理上的创伤。根据埃里克森的定义,这些不同角色在心理上遭受的创伤,可以被标记为集体心理创伤和个体心理创伤。至于这本小说中的集体创伤,它们主要是由美国或爱尔兰的不同社会事件引起的,而对于个人创伤而言,则是身份危机。更具体地说,“集体心理创伤”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越南战争导致失去儿子的母亲去世的。尽管这些母亲没有参加战争,但她们遭受战争的创伤,所遭受的这种创伤是集体的和心理上的。第二部分讨论急剧的社会变革后破碎的心。美国在70年代经历了许多社交活动。代表纽约市最高法院法官的所罗门·索德伯格见证了该市发生的各种犯罪。“个人心理创伤”主要讨论了柯里根和蒂莉、贾尼斯等人的成长。从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因素来判断他们的创伤。柯里根到美国后传道,在执行一项重大的任务时,他爱上了蒂莉,因此陷入了自己的认同危机。同时,爵士的女儿贾斯琳在长大后也遭受了身份认同的创伤。

三、叙事视角的解读

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代表热奈特用了一个比较抽象的词“聚焦”代替了“视角”,然后又把叙述聚焦划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零聚焦就是没有固定视角的全方位叙述,叙述者可以从所有角度,所有时空来叙述事件,它既可以叙述普通的群体生活,也可以叙述某类人隐秘的思想活动。而内聚焦是叙述某个特定人物的思想意识活动,叙述事情比较主观。而外聚焦则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去叙述事情。传统的小说大多数采用单一的某种聚焦方式,而《转吧,这伟大的世界》中则采用了零聚焦和内聚焦两种聚焦方式。视角在叙述中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叙事视角会影响文章的呈现效果,不同人物观察的角度也不同,而这些角度也呈现了人物的多面性。《转吧,这伟大的世界》采用多种聚焦方式的描写,运用视角的转换,使得小说有了不同的观察视点,能够让读者全方位地认识小说中的人物、故事情节、事件发展过程等。

小说零聚焦视角体现在开篇描述走钢丝事件中,小说描述该事件时采用了由远及近、由静到动的方法。先描写的是远景:热闹城市里寂静的街道,阴沉沉的天气,一个人站在大楼边缘。然后小说把目光从高空转向地面仰视的人群,观看人都在纷纷猜忌他是谁,他在干吗,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大家的想法都各不相同。这种模糊的叙述方式成功地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接着出现了一个近景,这个人是在双塔中间走钢丝。不同身份的观看者从不同角度看待这件事情。当看到走钢丝这一危险动作时,所有人举头仰望各怀各的心思,有的人希望走钢丝的人不慎跌落,给这个沉闷的星期三添点新鲜事,他们嘴里吆喝着“跳啊,混蛋”;有的人却对一切毫无反应,因为他们对生活已经麻痹了;而有的人心态却非常矛盾,一方面不希望走钢丝的人跌落下来,另一方面,又不想自己等这么长时间,却什么也没看到;而有些人对走钢丝人的行为动力有所怀疑,正如他们怀疑这个社会一样。小说内聚焦视角体现在小说第一卷叙述几位阵亡士兵母亲在一起聚会的事情时,穿插了许多的人物意识活动,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年迈母亲在失去儿子之后的煎熬、无助和坚强,强烈地感受到战争的冷酷无情和母爱的无私伟大。内聚焦的叙述方式,描写了具体人物的意识活动,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思路更加清晰,更加感同身受。小说《转吧,这伟大的世界》,巧妙地结合了零聚焦叙述方式和内聚焦叙述方式,让读者不仅全方位地了解事件的进展,而且对事件的细枝末节也更加清楚,同时,也向读者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两种聚焦叙述方式相结合,更好地展现了历史与人性的复杂。

四、叙事时间的探析

在《转吧,这伟大的世界》中,作者没有按照春、夏、秋、冬,或现在、过去、将来等等这样明显的时间顺序去描述故事。在叙述事件发生的过程中,读者仅仅知道该事件发生于某月的几点,是星期几,而不知道是具体的哪一天。这样的叙述手法使文章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未知性。从而使得读者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脑海里去构思这个故事。激发了读者的创造性与阅读兴趣。同时,作者不仅没有按照顺序去描述故事,而且把现在、过去、未来融合在一起,增加了故事的错综复杂感,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专注性。《转吧,这伟大的世界》这本小说的叙述时间是以法国人菲利普·帕蒂特在世贸中心两座塔中间走钢丝那天所发生的种种事情展开,串联起十多位生活在纽约社会底层普通百姓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作者将不同地点,不同时段的事情交叉在一起,这个故事的过去,成为另一个故事的现在,或者是另一个故事的未来,而且不同故事发生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有的仅仅发生了几分钟,有的却发生了几十年。

在该小说中,作者科伦·麦凯恩对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事件,分别进行了不同时间的叙述。有长有短,有详有略地去描述当时发生的事情,向读者形象地描绘了生活在20世纪70年代社会最底层普通人的生活,增强了读者的阅读感受,让读者进一步了解了那个时代的生活方式、思想氛围和社会状态,同时也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并且强化了小说的主题,体现了作者超强的表达和叙述故事的能力。

五、结语

《转吧,这伟大的世界》是一部经典之作,作者用一根钢丝串起了一个城市和一个时代。这本书的叙述时间在现在和过去之间来回转换,促进了读者积极参与到故事情节当中,激发读者的思考。作者又运用多种叙述聚焦方式,使读者全方位地了解小说的人物与故事情节。小说开篇用走钢丝事件串联了一系列事件,描绘了社会各个阶层各种各样人的生活特点与思想意识,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社会的动荡及劳苦大众的精神危机,深刻地体现了历史与人性的复杂。

参考文献:

[1]但汉松.“9·11”小说的两种叙事维度:——以《坠落的人》和《转吧,这伟大的世界》为例[J].当代外国文学,2011,32(02):66-73.

[2][爱尔兰]科伦·麦凯恩.转吧,这伟大的世界[M].方柏林,译.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3.

[3]申丹.叙事学与小说文体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杨春.《转吧,这伟大的世界》叙事时间探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03):59-60.

(作者简介:佟爽,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研究方向:外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叙事时间叙事视角
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中的陌生化叙事
浅谈中韩电视剧、电影的叙事差异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影像圆融:小议多元叙事视角的选择性后置
王家卫电影中的导演叙事与叙事“时间”
从叙事时间入手探析《老人与海》的精神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