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常见黏度指数改进剂的性能评价
2021-09-09王庆瑞孟祥云徐敏王丽双崔晓莹叶锋
王庆瑞 孟祥云 徐敏 王丽双 崔晓莹 叶锋
1 浙江丹弗中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技术中心
2 天津南大蓖麻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选择市场上常见的3种黏度指数改进剂VII A(HSD)、VII B(OCP)、VII C(PMA),对其在基础油PAO6中的稠化能力、剪切稳定性、低温动力黏度和高温高剪切黏度进行了评价,为合理选择黏度指数改进剂提供依据。
混合动力车辆上的发动机在较低油温、低转速、高负载条件下更频繁地工作运行,要求发动机油具有较高的黏度指数,以确保在低温下降低黏度以减少摩擦,从而提高燃油经济性,同时保持足够的高温黏度以保护发动机。黏度指数改进剂(VII)作为发动机油中用量较大的重要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油品的黏度指数,改善油品的黏温性能,提高燃油经济性,减少磨损[1]。
VII通常是油溶性高分子聚合物,种类较多,在多级发动机油中常用的3种VII是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HSD)、乙烯丙烯共聚物(OCP)及聚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PMA)。HSD具有较好的剪切稳定性和低温稠化能力,价格适中,适用于对低温要求较高的中高端发动机油。OCP稠化能力强、剪切稳定性好、原料丰富、价格低等优点,较适用于中低端内燃机油[2]。PMA可以很好地提高油品的黏度指数,但其价位较高,适用于对节能要求较高的高端发动机油[3]。
车辆电气化、发动机技术的革新、燃油经济性的苛刻要求及对长换油期的追求,使得人们对发动机油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对VII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体现在稠化能力、剪切性能、低温动力黏度及高温高剪切黏度等4个方面。虽然有人对以上性能进行了部分研究,但仍须加强对VII关键性数据的考察,例如,剪切稳定性指数(SSI)随循环剪切次数的变化;油品的低温动力黏度、高温高剪切黏度(HTHS)分别与100 ℃运动黏度的对应关系[4~6]。因PAO6具有高低温性能优异、成分较矿物油简单、对VII性能测试数据不利影响小的优点,本文以其为基础油,考察了市场上常见的3种VII(HSD、OCP、PMA各一种)的稠化能力、剪切稳定性、低温动力黏度和高温高剪切黏度,为选择合适的VII提供参考依据。
试验部分
原料及试剂
试验基础油采用某品牌PAO6,为聚α烯烃全合成基础油,100 ℃运动黏度为5.826 mm2/s。
3种常见VII分别为VII A(SV261)、VII B(T615)、VII C(VISCOPLEX 3-510),主要理化指标见表1。
表1 3种常见VII的主要理化指标
试验方法
本次试验采用的主要试验方法:
◇GB/T 265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和动力黏度计算法》;
◇GB/T 6538 《发动机油表观黏度测定法(冷启动模拟机法)》;
◇SH/T 0103 《含聚合物油剪切安定性的测定 柴油喷嘴法》;
◇SH/T 0703 《润滑油在高温高剪切速率条件下表观黏度测定法(多重毛细管黏度计法)》。
结果与讨论
稠化能力
稠化能力是指加入VII后,油品黏度提升大小的度量。稠化能力越大,要达到相同黏度,VII的加入量就会越小。VII的类型、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及分布都会对油品的稠化能力产生影响。一般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内摩擦力越大,稠化能力越强;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越宽,稠化能力越弱,反之亦然[7]。
VII稠化能力的度量VA可按式(1)计算[8]:
式中:
V0-基础油100 ℃运动黏度,mm2/s;
V-含VII油品的100 ℃运动黏度,mm2/s;
C-VII的加剂量,%(质量分数)。
将3种VII分别以10%(质量分数)的加剂量(内加法)加入PAO6基础油中,测定试样的100 ℃运动黏度并计算VII的稠化能力,结果见图1。
从 图1可 以 看 出,VII A、VII B、VII C的VA值 分 别 为11.73、13.74、11.18,而VII B、VII A、VII C自身100 ℃运动黏度值分别为2 048 mm2/s、1 600 mm2/s、1 250 mm2/s,黏度依次减小,与其稠化能力趋势相符。其中,VII B的稠化能力最强,从化学结构上分析,可能与其碳原子基本在主链上有关[9]。
图1 3种VII的稠化能力对比
剪切稳定性
剪切稳定性作为VII的一项重要使用性能,对多级发动机油使用过程中的黏度保持至关重要。剪切稳定性差的VII在使用过程中黏度易于下降,对车辆磨损、机油消耗等使用性能影响很大[5]。VII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及聚合物结构都影响剪切稳定性。一般来讲,同一类型VII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剪切稳定性就越差[10]。剪切稳定性可采用剪切稳定性指数SSI来衡量,按式(2)计算:V0-基础油的100 ℃运动黏度,mm2/s;
VU-剪切前试样的100 ℃运动黏度,mm2/s;
VS-剪切后试样的100 ℃运动黏度,mm2/s。
将3种VII分别以10%(质量分数)的加剂量(内加法)加入PAO6基础油中调成试样,按SH/T 0103要求进行30次、60次、90次、120次的循环剪切,对剪切前和剪切后试样的100 ℃运动黏度进行测试,计算出SSI,结果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3种VII的SSI均随着循环剪切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增长,这是因为VII受到剪切,分子链断裂导致黏度下降。VII A的SSI与循环剪切次数呈线性关系,这可能与其星状聚合物分子结构有关,每次剪切后分子链断链情况基本一致。VII B和VII C的SSI随着循环剪切次数的增加上升趋势逐渐变缓,这可能与其长链状分子结构有关,长链更易断裂,每次剪切后分子链断链程度减缓。
图2 试样在不同循环剪切次数下的SSI
低温动力黏度
低温动力黏度是多级发动机油低温性能的一项重要测试指标。VII的低温增稠能力越低,低温动力黏度越小,则油品的低温启动性能越好。良好的低温启动性可使发动机油快速到达润滑部件,确保发动机正常启动[7]。不同分子结构的VII对发动机油的低温动力黏度影响不同。
将3种VII分别加入到PAO6基础油中,将试样100 ℃运动黏度调整 到6.9 mm2/s、9.3 mm2/s、12.5 mm2/s、16.3 mm2/s(误 差 范 围 为±0.1 mm2/s),具体加剂量见表2;然后测定试样-35 ℃低温动力黏度。试样在不同运动黏度值下的低温动力黏度曲线及线性回归方程见图3。
表2 3种常见VII的具体加剂量
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100 ℃运动黏度的增加,试样-35 ℃低温动力黏度也在增加。试样100 ℃运动黏度相同时,其低温动力黏度大小为:VII A<VII B<VII C,说明VII A对试样-35 ℃低温动力黏度影响最小,可能是因为其在低温时能够形成胶束,且线团较小[10]。线性回归方程的R2均大于0.98,说明-35 ℃低温动力黏度与100 ℃运动黏度的线性关系非常好。
图3 试样在不同运动黏度值下的低温动力黏度曲线及线性回归方程
高温高剪切黏度(HTHS)
发动机工作时,尤其是涡轮增压器轴承部位,机油须承受高达140~160 ℃的温度和106/s高速率的剪切。若HTHS偏小,润滑油油膜强度低,将引起轴承故障。此外,有研究表明,HTHS与燃油经济性具有很好的相关性[11]。在发动机油配方研究时,一般以100 ℃运动黏度为首要目标值调整油样配比,进而评价包括HTHS在内的其他理化指标,如低温动力黏度、剪切安定性、倾点、闪点等。
测定了按照表2方案调配的100 ℃运动黏度为6.9 mm2/s、9.3 mm2/s、12.5 mm2/s、16.3 mm2/s的试样的HTHS。试样在不同运动黏度值下的HTHS曲线及线性回归方程见图4。
图4 试样在不同运动黏度值下的HTHS曲线及线性回归方程
从图4可以看出,随着100 ℃运动黏度的增加,试样的HTHS也在增加。试样100 ℃运动黏度相同时,其HTHS的大小为:VII C>VII B>VII A。线性回归方程的R2均大于0.98,说明HTHS与100 ℃运动黏度的线性关系非常好。
结论
☆在PAO6基础油中,本文所述3种VII的稠化能力与其自身100 ℃运动黏度值大小趋势一致。
☆通过对以PAO6为基础油调配的试样进行循环剪切,分析结果表明,VII A的SSI与循环剪切次数呈线性关系,VII B和VII C的SSI随着循环剪切次数的增加上升趋势逐渐变缓。
☆以PAO6为基础油调配的试样,其低温动力黏度与100 ℃运动黏度呈线性关系;100 ℃运动黏度相同时,VII A的低温动力黏度最小,VII C的低温动力黏度最大。
☆以PAO6为基础油调配的试样,其高温高剪切黏度与100 ℃运动黏度呈线性关系;100 ℃运动黏度相同时,VII C的高温高剪切黏度最大,VII A的高温高剪切黏度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