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种球蛋白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病毒性脑膜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及脑脊液NSE、S100β水平的影响

2021-09-09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3000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7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泼尼松脑膜炎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3000) 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000)

薛庆辉1 安玉凤2

病毒性脑膜炎是由病毒感染软脑膜后引起的意识状态发生改变,是临床上常见的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之一,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1]。病毒性脑膜炎可引起癫痫持续状态、高热不退、意识模糊不清、颅内压上升等一系列并发症,重症者可导致终身残疾,如不及时就医治疗,可能导致植物性神经絮乱[2]。目前常采用抗病毒联合甲基泼尼松等对症治疗,能明显降低神经系统感染导致的后遗症发生率,但是甲基泼尼松属于一种激素药物,耐药性差,只能暂时控制病情,长期使用会引发缺血性神经损伤导致视神经萎缩。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病毒性脑炎可有效缩短疗期,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更高。本研究主要观察丙种球蛋白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价值,旨在为病毒性脑膜炎临床治疗提供帮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病毒性脑膜炎76例进行研究治疗,采取分层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各38例,联合组患儿男16例,女22例;年龄3-8岁,平均年龄(5.52±1.17)岁。对照组患儿男23例,女15例;年龄4-9岁,平均年龄(5.51±1.86)岁;两组病历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入院前呈昏迷状态,持续高烧不退;②病程在15d内;③年龄不超14岁;④家属知情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免疫功能障碍;②对丙种球蛋白、重组人干扰素α-1b过敏者;③放弃治疗或存在严重不良反应;④长时间激素干扰者。

1.2 方法 两组病例均采用常规抗病毒、防止感染、降低颅内压、降低体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联合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与丙种球蛋白方案治疗:丙种球蛋白1g/(kg·d)静脉滴注,每日1次,持续4d;重组人干扰素α-1b1μg/(kg·d)皮下注射,每日最多注射≤60μg,持续6d。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仅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皮下注射,每日最多注射≤60μg,持续6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①神经功能:治疗前、治疗6d后,行腰椎穿刺取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等神经功能相关指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②T淋巴细胞水平:治疗前、治疗6d后,抽取空腹静脉血,通过流式细胞术(NovoCyte流式细胞分析仪,厂家艾森生物有限公司),检测CD3+、CD4+、CD8+变化。③疗效评估:参考《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疗效评估标准[3]。无效:6d内患儿意识未恢复,相关症状无变化;显效:6d内退热、无头痛、意识及神经损伤恢复良好;有效:1-2周内退热、无头痛、意识及神经损伤有所好转。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相比治疗前均升高,CD8+与治疗前相比降低,且联合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s,%)

CD8+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 38 44.57±3.49 48.08±3.54 26.48±2.39 40.17±2.79 25.65±2.20 18.58±1.49对照组 38 44.67±3.14 45.19±3.37 26.41±2.37 37.25±2.59 25.61±2.14 21.30±1.29 t 0.131 3.645 0.128 5.605 0.081 8.507 P 0.896 <0.001 0.898 <0.001 0..936 <0.001组别 n CD3+CD4+

2.3 两组治疗前后NSE、S-100β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儿脑脊液NSE、S-100β水平下降(P<0.05),联合组治疗6d后脑脊液NSE、S-100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脊液NSE、S-100β水平比较(±s,μg/L)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脊液NSE、S-100β水平比较(±s,μg/L)

S-100β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 38 16.59±1.55 14.21±1.13 1.35±0.27 1.03±0.14对照组 38 17.22±2.55 15.17±2.08 1.37±0.21 1.24±0.07 t 1.301 2.500 0.360 8.270 P 0.198 0.014 0.719 <0.001组别 n NSE

2.4 不良反应 临床上暂未发现常见普遍性不良反应。

3 讨论

病毒性脑膜炎指病毒直接侵犯脑实质引起的脑部急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发热、意识模糊、嗜睡、头痛等临床症状[4]。局部脑组织感染病毒后引起免疫活化,诱导炎症性反应,导致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可引起神经细胞功能受损。针对病毒性脑炎引起的免疫异常导致的神经受损,目前常采用治疗抗病毒、脱水降颅内压联合甲基泼尼松等对症治疗,单纯的抗病毒联合甲基泼尼松治疗只能暂时控制病情,且耐药性差[5]。有相关研究发现联合甲基泼尼松可明显改善机体状态及病毒的复制,提高病情疗效,但存在部分患者治疗时出现发热、抽搐、脑膜刺激症、水钠潴留、骨质松散等不良反应[6]。

丙种球蛋白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主要是IgG),能加强机体对于病毒和细菌的抵抗力,抑制单核巨噬细胞表面Fc受体转运及结合,降低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抑制免疫活化[7]。NSE是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特有的酶,与脑组织炎症反应有密切关联,可评价神经细胞损伤程度及敏感指标[8]。本研究中,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丙种球蛋白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脑膜炎的效果明显,能有效缩短病情恢复时间。分析原因:98%的丙种球蛋白由IgG抗体组成,含有多数病毒抗原特异性抗体,通过与病毒抗原结合,控制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力,吞噬炎症细胞,阻断免疫病理损伤的进展。联合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说明联合用药更能调节免疫功能。分析原因:丙种球蛋白可通过与病毒抗原改善患儿血清神经功能指标。此外,本研究还显示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前后NSE、S-100β变化值较重组人干扰素α-1b单一治疗效果更明显,可能与联合使用药物起到调整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平衡体液等作用有关。

综上所述,此次研究显示病毒性脑膜炎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与丙种球蛋白方案治疗,可改善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的免疫功能,减少脑组织损伤,抑制炎症反应,有效缩短病情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治疗参考。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泼尼松脑膜炎
合理用药科普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TCF3基因突变至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泼尼松联合伐昔洛韦对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甲氨蝶呤联合羟氯喹和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对患者部分炎症指标的影响
16SrRNA基因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对丙种球蛋白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效果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Vaccination
丙种球蛋白 能当增强抵抗力的保健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