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功开创一条现代化新路
2021-09-09仲严言
建设一个现代化国家,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但是,从清末洋务派到国民党政府,他们所推行的现代化之路无不以失败而告终,国家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地位。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才步入快速轨道,并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结晶,是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以1840 年为标志,中国进入近代史。这一年,英国对华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逼迫中国割让了香港岛,中国由此被拉入西方强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中,任其蹂躏。在徘徊挣扎了20 年后,清政府开启了富国强兵的洋务运动,中国步履蹒跚地迈上第一次现代化之路。然而,1894 年中日甲午海战,中国被打败并再次被迫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地,第一次现代化就这样夭折了。
刚刚进入20 世纪,以英俄德法为首的八国联军打进中国的首都北京,迫使当时的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被列强瓜分的中国此时早已千疮百孔。在迷茫与黑暗中,中国人最终爆发了,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从这一年到1937 年,是中国的“第二次现代化”。但是,随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这次现代化再次夭折了。
两次现代化的失败,令人痛心不已。鉴于近代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在中国,不实现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新中国成立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为中国共产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政治前提。1964 年12 月,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建议首次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975 年,在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再次提出,中国要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目标。从此,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成为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新中国成立最初的30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多方面的成就。但受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依然存在很大差距。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拉开改革开放的大幕,开启了探索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新时期。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党的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指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就指明了实现现代化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目标。按照这种现代化设想,20 世纪80 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提出“三步走”战略,规划了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到“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再到“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步骤。这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成为接续推进“中国式的现代化”的路标。在“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基本实现时,党的十五大对“三步走”战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经过艰苦不懈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台阶。现如今,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存在诸多短板和被“卡脖子”的地方。如何突破国内外局势的限制,让中国真正成为世界现代化强国,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新的重大课题。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战略安排,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个新征程分两个阶段:从2020 年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安排,完整勾画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不仅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了15年,而且提升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和要求,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了更加振奋人心的发展目标。
与历史上前两次现代化相比较,中国共产党开启的现代化持续的时间最长、过程最完整、内容最丰富、效果最显著,也最接近成功的目标。可以说,中国的整体现代化已走完了大部分历程,达到相当的高度。
百年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深化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探索,成功开创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中国式现代化新路的特点
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新路,不仅是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也是对人类进行现代化道路探索作出的新贡献。
那么,中国式的现代化新道路到底“新”在哪儿?应该说,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迄今为止,全球能够称得上过上富裕日子的所谓发达国家的全部人口,加起来不过10 亿人,而且他们的富裕生活是经过几百年工业化历程、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才换来的。中国仅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让超过14 亿的人口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培育了4 亿多中等收入群体,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达到新高度,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这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必将成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与西方现代化道路不同的是,中国所追求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征程实际上就是从优先关注人的发展,并大力投资教育和健康起步的。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80%的人口是文盲,人均预期寿命仅有35 岁,社会保障几乎为空白。中国不断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人口素质显著提升、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的过程。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左右,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说,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带动经济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大特色。这样的发展思路,不同于西方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发展逻辑,看重的是人民的长期利益,计较的不是短期利害得失。
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富裕是各国现代化追求的目标,但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共同富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共同富裕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丰富了人类现代化的内涵。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整体摆脱贫困,是社会主义中国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一步。
当然,在一个14 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需要新时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些论述,指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前进方向,描绘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蓝图。此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目的在于探索破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为在全国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成功的“范例”。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求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家家仓廪实衣食足,而且要求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人人知礼节明荣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先天性弊病,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中国方案。
早在1949 年9 月,毛泽东就充满信心地预言: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确定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强调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这为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国已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全体人民不仅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且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但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决定了只有不断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强调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这充分表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始终不变的追求,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柱。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西方传统现代化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和平衡。一些西方国家曾发生多起环境公害事件,损失巨大,震惊世界,引发人们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
中国式现代化坚决抛弃轻视自然、支配自然、破坏自然的现代化模式,绝不走西方现代化的老路,而是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经过长期实践探索,中国在建立和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升生态总价值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以生态扶贫为例,中国贫困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7450 万亩,选聘110 多万贫困群众担任生态护林员,实现经济收入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提出力争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共产党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中国坚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以创新驱动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西方传统现代化,始于以国家推进反人类罪形式向海外进行的大规模殖民扩张。正是依靠大量掠夺来的海外财富,以及犯罪人口大量向殖民地移出,西方才得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才逐步完成工业化、走向现代化。西方现代化道路充满了血腥与暴力,不具有可复制性。
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没有走历史上一些国家依靠侵略和扩张实现崛起的老路,而是坚定致力于探索一条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新路。20 世纪70 年代末以来,中国牢牢把握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顺势而为,开启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保持在30%左右。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2020 年我国GDP 超过100 万亿元,我们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建设新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的现代化成就,是靠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立足自身、艰苦奋斗、接续拼搏得来的,也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硕果。新中国成立70 多年来,中国从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中国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坚持开展对外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和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持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新路,走出了一条通过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提供了通向现代化的新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表明,西方现代化道路并非人类通向现代化的唯一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