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人类信息传递发展史
2021-09-08许荭
许荭
【摘要】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互相的思想、信息交流。所以,人类社会文明进化史是与人类信息传递的发展息息相关。本文将人类信息传递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并指出每个时期,信息传递方面取得的进展、成就及对人类文明进步起的什么作用给出了评价。这五个时期是:一、史前呼喊声信号时期;二、远古口语言时期;三、文字语言文明时期;四、近代电信时期;五、电脑手机信息高速公路时期。
【关键词】 信息 信息传递 语言 文字 电脑 网络
一、呼喊声信号时期
人类祖先从来是群居生活,在共同的生活中必然要相互帮助,相互依赖,交流所见所闻,交流信息,以协调行动,抵御洪水猛兽,以适应外界自然环境更好地生存。譬如,某个体发现了猎物,就会以愉快兴奋的情绪发出呼唤伙伴的声音:“hao---,lai---”,并可能伴之以招手的动作;又如果他发现一只猛兽突然袭来,就会带着惊恐的情绪大声喊叫:“ya--,pao—”并配合以挥手的动作。它的同伴们都熟知这种呼喊信号是什么意思,因为他们居住在一起早就多次运用过这种信号。当同伴听到“hao--,lai—”声音时,就意味着“好,有猎物发现,快来”。当它们听到“ya--,pao—”,就知道意味着“有猛兽出现,快跑。”
这从信息传递的观点看,某个个体发现某一情况,它知道该用什么喊声向伙伴发出,而听者也能明白这种声音代表什么意思,发生了什么情況,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这就是说它们在进行信息传递。
“某一特定含义”对应“于某一特定的声音”,就是它们互通信息的“语言”。由于当时这套“语言”系统“词汇”量很少,只能称为呼喊声信号。人类祖先早期的这种声信号系统,动物界中其它许多动物也有采用。这时期,估计我们祖先在使用声信号系统的同时,也兼用身体动作姿势,尤其是手势,来帮助表达信息。但最终放弃了肢体动作和手势而采用了声音系统。
由于当时这套声信号系统的词汇少,不足以表达完整的意思,也不能用它来进行思维。信息交流量很少,给我们留下的信息,只能依靠它们留下的遗物从考古的角度去了解它们。
二、语言时期
我们的祖先在长达35000-50000年的漫长生活中,终于把简单的“呼喊声信号”系统发展丰富起来。对围绕自己生活的事和物都有了相应的声音去表达,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愿望也有了特定的声音去表示,并可以把这不同的声音串起来,表达完整的意思。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套声信号系统已具备了名词、动词等各类词汇。用这些词汇串接起来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句子、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时,我们说,语言系统已经形成,并能应用这套系统进行思维作出判断。有了这套语言系统做为相互交流信息的工具后,它们就能够根据以往的事实,总结出各种经验,遇事能够想办法出主意。更好地协调行动,大大地提高了抵御灾害的能力,也能动脑筋制作工具解决生活的吃穿住问题。
人类大脑本身也在创造、发展和运用这套语言系统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聪明。大脑的结构,一代一代变得更加复杂,变得更加利于交流经验,利于进行思维。语言的创造形成和使用也改造了我们的祖先自己,使他们从动物界脱颖而出,成为能用语言进行思维,进行信息交流的智慧动物------人。
三、文字语言时期
人类大约在3500年前出现了文字。文字的创造和形成是在语言形成之后,在语言系统基础之上创造并发展的。
同一事物可以同时用两种方式来表达;用声音表达是语言,用字符表达是文字。两者合一就是语文(有时仍用语言这个词)。
文字的出现,口语的应用并不减少,而是同时并举相辅相成。口语是每个群族的人从儿时两三岁就跟母亲开始学习。并一天不断,使用终生。而文字的学习和使用,大多要在六七岁才开始,学会认识就得数年,要学会在纸上成文就更不容易。所以,人人都会说话,用口语进行交流;而能用文字作为交流语言的,在许多国家只限于一部分人。不识字的人叫做文盲。文字交流和传递只在部分重要情况才进行。
以文字作为信息最重要的优点它的确凿性:
上级一个命令或一个文件,以文字形式写在纸上(古时有时刻在竹简上或写在布帛上),传达下去不会变样,没有失真。重要的经济协议也必须以文字表达,固定在载体上。双方必须签“字”认可。这就是“有字为据”,“口说无凭”。又如,远距离的信息沟通必定以文字信件传递消息。托人带口信是很少用的。这就在于为文字传递信息失真小,确凿可靠。
文字信息的第二个优点是,可随载体传递到国内国外任何地方,不受限制。可以成千上万的复制多份,供多人阅读,流传后代,时间不受限制。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道德经》,孔子《论语》等信息经典流传几千年,这就是文字信息可长期贮存流传的结果。
文字信息只有依附实体作为载体,信息与载体成为一体才能存储或再传递。若载体为石头,竹简则笨重且体积庞大,不仅存储的信息量少且传递搬运困难。
我国汉代(公元61-121)蔡伦发明了纸,代替了竹简布帛作为文字信息载体,使信息存储数量大增,轻便易于保存和传递。纸制书籍和文件从古到今,从中到外延用至今,并成为信息贮存的主流。蔡伦纸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明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宋代(公元1041-1048)平民毕昇发明活字排板印刷术,也是我们四大发明之一。有了活字排版术大大提高了复制文件的效率,排版复印之前可经审查版面错误的地方,使印刷的信息失真大大减少。
近代印刷术在机械化方面不断改进,近来多采用激光排版技术,为信息的复制上了新的台阶。在近一二十年应用了电脑网络技术后,完全代替了活字排版印刷。
四、电讯时期
4.1 有线电信时期
1. 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有线电报
莫尔斯用了一张自己编制的莫尔斯码,在这张莫尔斯码里,他用二十六个由·点,线_______,作适当组合来代表26个字母 。
莫尔斯电报使用的是它自己编制的莫尔斯码,是发报人和收报人预约定好的。如果只有发报人和收报人他们两人约定用一种特别“码”,就可以做密秘通话,这种“码”在军事上有重要的应用。
2. 1875年,美国人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有线电话机
在電话发明以前,人们异地联系的主要方法是发送电报,但收发电报都要根据莫尔斯码进行翻译,手续麻烦而且不能进行及时双向信息交流,因此人们开始探索一种能直接传送人类声音的通迅方式。美国人贝尔经长期艰辛的研究,终于在1875年试验成功了世界第一台有线电话机,并于1878年在相距三百公里的波斯顿与纽约之间进行了首次长途电话。
电话的发明使人们可以远距离进行及时通话,它是把语音信号变为电信号成功的第一次。今后的无线通话,无线可视通话都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而来。
3.无线通讯时期
有线电报电话的发明把人们通讯的距离大大扩大,但必须在双方之间架设电线,地域受到很大限制。无线电技术的发明突破了这个限制,使相距遥远的通讯双方各自在移动中仍可通话,是人类通讯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如今的电台, 电视,卫星通讯,手机,电脑,网络无不仰仗无线电技术。无线电话的发明,它的贡献,无论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4.留声机和照相机
Ⅰ.美国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1877年发明了留声机。它可将人们讲话的声音储存在实物上并加以保存和传播。爱迪生的留声机的原理是将声波振动带动金属针的振动,并让金属针的振动在一个圆筒形腊管的锡箔上,刻录下振动波形(波形刻漕)。当针再一次沿着波形刻漕轨迹进行时,便可从新发出留下的声音。
爱迪生的发明意义非凡。它是人类第一次把声信号录制在实物载体上存诸。这些保留在唱片上的声信息,失真小,可大量复制,留传后代。随着科技的进步,留声机发展并演化为磁带录音机,CD机,数字式MP3播放器等,无不受到它的启发。
Ⅱ.照相机——图像信息的录制
1802年,英国人维丘德首先利用硝酸银的感光作用,把硝酸银涂在纸片上制成印像片。1827年法国人尼布斯在锡板或玻璃上撒上沥青粉末,再涂上一层油或腊,使之成为半透明体,经长时间阳光照射可以留下实物外景的白色影子,制成了不会消失的照片。
随后相机得到了不断改进,1841年,德国光学家弗格得研制出用光学原理,计算设计镜头尺寸,改进了镜头。1888年美KaDak公司最先发行采用胶卷的方盒照相机。
数码相机的出现使照相技术完全革新,它是利用光敏介质作为感光材料,(采用CCD技术),它根据光照的不同引起电荷分布的不同,来记录被摄物体的视觉特征直接输入电脑,照相无需够买胶卷。
五、信息时期(电脑手机网络时期)
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创建了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原本是为分析弹轨迹的计算问题而设计制造的。计算机是根据一系列指令来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机器。它的构思是模拟人脑,想法来源于美国控制论奠基人维纳。他指出,计算机的建造必须由四个部分组成:输入器,计算器,存贮器,输出装置。
电脑技术,数字化技术不断地发展使电脑的计算速度越来越快,功能越来越大,而体积越来越小,从第一台计算机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并体积占一间房子,现在仍有专门为科学计算而设计制造的巨型计算机,但嵌入式微型计算机已经缩小到手掌大小,其功能非常几乎所用能通讯设备。
数码相机,录相机,手机,都是现代语音信息和影像信息录制和传递的工具。这里都采用了嵌入式微型电脑。
首先它把自然的声音和景物(包括文字,图片)分别经手机的拾音器和摄像孔后的CCD转换为信音频模拟电信号和影像的模拟电信号,再分别经各自的A/D(模/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字电信号。再输入手机内嵌电脑处理,转变成高频电磁波发射,经互联网传输至对方。
接收者手机从网络上接收的信号(是二进制数码高频信号),经电脑D/A(数/模)器转换为音频模拟信号和影像的模拟信号,这音频模拟信号送至播放器还原为声音。而影像模拟信号输入液晶显示器还原为彩色图像在液晶屏上还原为彩色景物图像。电脑、手机、网络的发展和成果影响到生活的所有方面。
据有关材料公布,我国手机用户已突破8亿,约占我国人口62.8%。这可反映我国人民信息交流量之大。这必然对我国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社会各个方面产生影响。
可以说,人类信息传递已进入了信息时代,我们也可以说,人类文明进入了信息时代。
参 考 文 献
[1]罗伯特·K,洛根.《什么是信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9.
[2]杨学山.《论信息》.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3]詹姆斯·格雷克,美.《信息简史》.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