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师与玛格丽特》的魔幻现实主义书写

2021-09-08马妍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3期
关键词:巴赫金兰德玛格丽特

马妍

布尔加科夫是俄苏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大师与玛格丽特》作为他后期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自从20世纪60年代回归文坛后,就持续受到学者的高度关注。这部夕阳作品是布尔加科夫呕心沥血之作,大到行文布局,小到人物设置,处处都流露出作者的用心。小说通过独特的情节结构和别具特色的人物形象讲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在莫斯科的一系列离奇事件,魔幻现实色彩随处可见。基于此,本文将从魔幻现实主义的角度对《大师与玛格丽特》进行解读。

一、滑稽、荒诞的小丑

小丑、傻瓜和骗子这类形象一直被看作是怪诞的象征,巴赫金在论述“狂欢化”理论时也曾分析过其荒唐行为下暗含的狂欢色彩。他们凭借自身粗鄙滑稽的形象和戏谑的行为举动,于荒诞的哄笑中引起读者的反思。在《大师与玛格丽特》中则主要借助于黑猫河马、巴松管和阿扎泽勒这几个形象来完成。他们跟随魔鬼沃兰德访问莫斯科,并在莫斯科进行了一系列“捣乱行径”。在租住莫斯科花园街第302号乙楼50号这个时常发生离奇事件的房子时,卡罗维夫戏耍了贪污受贿的住房协会主任伊万诺维奇,并使伊万诺维奇因为倒卖外汇受到责罚。

在整部小说中,使人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在剧场里的“钞票雨”和“妇女用品店”魔术表演。魔鬼沃兰德一行把剧院经理斯乔帕流放到雅尔塔,之后堂而皇之地住到他的家里,还伪造了允许在剧院上演“黑暗界魔术表演”的合同。在“激动人心”的魔术表演中,人性之恶被彻底暴露在读者眼前。巴松管把白色纸片变成一张张钞票,剧院的观众在哄抢纸币的过程中还大打出手,主持人孟加拉斯基只是因为多说了几句话,竟然有观众叫喊要他掉脑袋,这些荒唐的言行暗含对自私贪婪的批驳。在第二个关于“妇女用品店”的魔术中,他们极力煽动观众的情绪,使之在舞台上乱作一团,这既是对社会现状的揭露,也暗示了作者的价值判断。他们的“胡作非为”看似给莫斯科带来了恐慌和灾难,但是细想之下不难发现,被这一系列“魔术表演”捉弄的市侩们都有自己的贪念,被戏耍确是罪有应得。

黑猫河马无疑是整部作品中最具小丑特色的形象,在布尔加科夫的笔下,黑猫河马成了荒诞的代名词,他的一举一动都展现了狂欢色彩。他既有不同于其他猫的体格,又有像人一样的行为。在小说开篇,他买票乘坐电车的举动就透出荒诞色彩,魔术表演开始前,他两条腿直立行走的举动更是吓坏了里姆斯基,在“50号公寓的末日”这一章中,黑猫与侦查员们激烈的枪战和他夸张的表演在狂欢中透出荒诞之意。之后他又变成长相似猫的汽油炉修理工与卡罗维夫到斯摩棱斯克市场的一家外宾商店吃饭并引起混乱。其滑稽讨巧的表现是对魔幻怪诞的书写,作品的狂欢和荒诞基调在他的表现中得以深化。

二、超自然的能力

魔鬼沃兰德是拥有超自然能力的“黑暗世界”的统治者,小说中人物的命运似乎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布尔加科夫写了一系列打破常规逻辑思维的情节,在展现作品狂欢与荒诞基调的同时也宣泄了自己的情感。从传统文学作品来看,沃兰德作为“黑暗世界”的领导者应该是十恶不赦的,他本应是“恶”的象征。但在布尔加科夫的笔下,魔鬼沃兰德的形象与以往大不相同。他不同于《浮士德》引人作恶的靡菲斯特,他既是光明的,也是黑暗的,是善恶同体的象征。例如:他既可以面不改色地宰了被娜塔莎涂了油脂而变成骟猪的尼古拉·伊万诺维奇,但舞会结束后,沃兰德在面对玛格丽特对弗丽达的求情时却又说道:“有时候,慈悲之心会狡黠地穿过最小的缝隙完全意外地钻到我这里来。”并向玛格丽特允诺弗丽达以后不会再受到惩罚。这些行为都是他善恶同体形象的表现。

文中的魔鬼沃兰德拥有预言和先知的能力,这也是其荒诞的体现。在小说开篇沃兰德就预言“莫文联”主席柏辽兹将会被电车压断脖子,而这一事件果真发生了,柏辽兹在和魔鬼进行了一番交流后,最终丧命于飞驰而来的电车。他对诗人“流浪汉”的批评是其墨守成规的模式化观念的外现,在撒旦的狂欢舞会上,柏辽兹最终化为虚无的结局也是布尔加科夫狂欢思想和世界观的外现。

沃兰德超自然的能力还表现为他在多重时空之间来去自如。过去、现在和魔幻时空的融合也正是小说荒诞色彩最浓烈的表现。《大师与玛格丽特》一共有两条主线,分别是魔鬼沃兰德一行访问莫斯科和本丢·彼拉多审判耶舒阿,小说的叙事时空集中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莫斯科和两千年前的耶路撒冷。与以往小说平铺直叙的结构相异,布尔加科夫采用“小说中的小说”这一叙事手法,以魔鬼沃兰德为媒介,让过去、未来和现实这三个不同时空的人物在对话中实现和谐统一。

布尔加科夫所建构的多维叙事时空同样可以用巴赫金的赫罗诺托普理论来解释,以处于外位的赫罗诺托普理论为基本出发点,并将其作为“狂欢化”的前提,由此构建文中人物所涉及的多重时空。布尔加科夫熟练地运用艺术时间并以此为轴心,对叙事时空进行了恰如其分的转换,虽然时空之间转换巨大,却丝毫不显突兀。这恰好契合了巴赫金的艺术时间观念。巴赫金对文学作品中的时空界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曾提到过小说中的时间和空间是相互交织的,两者相互依赖,不仅如此,过去、现在和未来也是融合为一体的。巴赫金的时空观念是其“狂欢化”理论的前提,在《大师与玛格丽特》中,正是因为有了时空的交叠,才有了玛格丽特在魔女和人类之间的变形,以及由本丢·彼拉多审判耶稣的神話传说引申出小说中耶舒阿和本丢·彼拉多的线索。

“小说中的小说”这一叙事结构将三个空间里的人物和情节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大师塑造的小说人物本丢·彼拉多与两千多年前的犹太总督本丢·彼拉多得以同时存在而不奇怪。二者在文本中随着情节的发展相遇,以大师的“你解脱了!解脱了!他在等待你!”为结尾,本丢·彼拉多在受尽了千年的折磨后,最终身着猩红色皮衬和白色斗篷,踩着月亮路去追寻耶舒阿,并实现了与之谈话的愿望。这一具有民间神话色彩的故事带有民间神话的时间圆满性的特点,过去、现实与魔幻时空的交合与归原也凸显了荒诞叙事的特点。

三、“假面”的狂欢

《大师与玛格丽特》无论是叙事风格还是人物描写,都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相契合。文章开篇如同穿越到狂欢节现场,无论是出现在牧首塘公园的魔鬼一行、在剧院上演的蛊惑人心的魔术表演,还是魔鬼们的一年一度的狂欢晚宴……一场接一场的闹剧,奠定了作品荒诞的基调与狂欢的氛围。

猜你喜欢

巴赫金兰德玛格丽特
逃家小兔
对话与距离:《踩影游戏》的巴赫金视角解读
玛格丽特·米德:20世纪著名的人类学家
巴赫金“表述”研究的再阐释
一类广义平均曲率Liénard方程周期解存在性与唯一性(英文)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
巨人汤
中国智库:何时能圆“兰德梦”
浅析巴赫金的转折人生
四天三夜 LAND CRUISER 200兰德酷路泽探塞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