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都的秋》与郁达夫的性格情趣探讨

2021-09-08张润玲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3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秋蝉悲秋

张润玲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于1934年创作的一篇散文,全篇带有独特的悲凉情感,和作者郁达夫本人的身世经历和创作背景不无关系。此散文充分彰显出一种悲秋情绪,将静和秋相结合,增添了散文中原有的悲凉之意,同时将个人情感和雅趣、俗趣有机相融,突显了散文的魅力。

一、《故都的秋》文本综读

(一)表现对象

郁达夫是中国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曾经在年少时留学,回国后和郭沫若等人共同创办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将各种独具特色的文学主张和文学活动融入其中,并创办《创造周报》等。《故都的秋》通过简单而又生动的笔触赞美了北平秋季的美景,主基调就是郁达夫的悲秋之情。在散文开篇和结尾处,作者都相继表达出自己对秋天深深的眷恋之情,甚至提出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换秋天的美好。

关于《故都的秋》的表达对象,有多种说法。钱理群提出过“故都说”的说法,即郁达夫本人是以自己作为北平人的视角审视北平的秋天,并通过个人情感的宣泄,将审美观感转化为文字书写,最终创作出散文《故都的秋》。易前良则提出一种“文化说”,“文化说”认为《故都的秋》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也是郁达夫通过散文描写抒发个人对文化传统的价值情感,传达了郁达夫浓浓的乡愁。笔者认为,基于郁达夫生活的时代背景,郁达夫将自身体验、性格情绪、气质体会融为一体,去感受世间万物,和大自然产生情感上的互融、互通。因此,在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不仅仅是现实情境的自然描绘,也是带有主观情感的现实风景。也就是说,郁达夫的作品中带有浓浓的个人标签和抒情色彩。在《故都的秋》中,无论院落、秋花,还是秋雨等景色,都在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多了一层悲凉之意。

因此,在《故都的秋》中描绘的悲秋之情,不仅仅是故都的秋,也是郁达夫的悲秋之情,文中充满了郁达夫的个人主义色彩。

(二)感情基调

关于《故都的秋》的感情基调,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是郁达夫书写的主旋律,与此同时,《故都的秋》还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深厚感情,将悲秋之情融入颂秋语句中。

在《故都的秋》中,整篇散文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现出自己的感伤和哀怜。文中郁达夫描绘出北平秋天的自然美景,并借助词句表达出自己对故都的向往之情,而在向往的背后,间接透露出自己的孤独心境。在《故都的秋》中,经过了炎热的夏日,秋季万物开始进入凋零期,生命开始走向成熟,种种美好景象之后,秋天的悲凉、连绵阴雨也接踵而来,凸显出悲凉、孤寂的秋日之感。《故都的秋》中提及的蓝色的牵牛花、秋蝉、雨声,都独具特色。在散文中,开篇作者就用“来得静,来得悲凉”奠定基本情感基调,运用对比抒情的方式,将北平的秋天和江南的秋天进行比较,进而指出江南的秋天“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而北平的秋天则是“赏玩得十足”。郁达夫在散文中多次通过对比方式,突显本人的深厚情感。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本人的情感,郁达夫在《故都的秋》开篇和结尾两处运用对比抒情,并进行前后照应,将深厚的悲秋之情体现出来,将南国的秋和北国的秋进行横向对比,指出不同地区“秋的意境与姿态”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别,进而衬托出北平秋天的悲凉之意,强化情感体验。

《故都的秋》整篇文章采用了横式结构进行秋景描绘,分别描述了故都的“秋晨”“秋槐”“秋蝉”“秋雨”以及“秋果”,整篇散文中作者将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贯穿始终,反复强调故都和秋,通过生动的笔触表达秋天的悲凉之景和悲伤感情。尽管在散文中,郁达夫将“故都”描绘为“租一椽破屋”等内容,看似简单质朴,寥寥数笔却充分彰显出故都的历史变迁,也正是“破屋”的“破”,让郁达夫感受到秋意渐浓,进而抒发出秋日悲伤之情。郁达夫在文中还有一些较为隐晦的描写,例如蓝色的牵牛花,即使身处于“破壁腰”,也依旧不改其本色,“驯鸽飞声”正是一种故都秋天的静态描写,这些句子看似并无明显含义,但郁达夫透过这些词句的积累,将自己对故都的悲伤之情彰显出来。

此外,对于《故都的秋》的感情基调,还有“欢喜说”“清净说”。郁达夫在文中也多次提及“种种衰亡的生命”,更加强调和突显作者的悲伤之情,从而奠定《故都的秋》中的悲凉基调。

二、郁达夫的性格情趣和悲秋情结

(一)郁达夫的性格情趣

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秉持着犹豫、低迷的态度对故都的秋景进行描绘,这与作者本人的身世、命运和性格情趣不无关系,《故都的秋》也正是通过秋景描绘来抒发个人情感。

《故都的秋》与郁达夫本人的生平经历保持着紧密关联,郁达夫的身世背景十分复杂,在他幼年时父亲过早离世,家中大小事务都由母亲操持,依靠母亲来维持生计,生活十分艰辛,所以他一直过着挨饿受苦的日子。母亲在郁达夫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她是一位十分坚强、勇敢的女性,对郁达夫性格情趣的形成带来了诸多影响,使得郁达夫也具有这种外表柔弱、内心坚强的品质。孩提时代的郁达夫,饥饿感一直伴随着其成长,所以郁达夫的童年生活经常面臨着贫困问题,郁达夫在《自述诗》中就曾经描绘过父亲去世时的悲伤场景。

年少时期,郁达夫曾经到国外留学。留学期间,郁达夫的孤独感并未消解。正值青春期的郁达夫每日都要经受严格的训练,这对于从小体弱的郁达夫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挑战,这加剧了他内心的自卑感和孤独感。郁达夫曾明确指出自己对待外人,总是怀有一种“自卑狂”。《故都的秋》作为郁达夫著名的散文作品,是在郁达夫刚刚结束漂泊生活、重归北平之后创作的。在这一年,郁达夫重新回到北平,距离上一次来到北平已经过去21年,北平已经和当初截然不同,郁达夫的心态和年少时期也开始出现差别,这种失落感促进了《故都的秋》创作的完成。另外,《故都的秋》也正是郁达夫寄情山水,借助散文表达自己的哀愁和悲凉之情的重要体现。《故都的秋》将郁达夫对中国、对北平浓厚的眷恋之情进行了记录。中年时期,郁达夫在历经人生沧桑后,再度回到北平,感受故都之景。这种物是人非之情更是将郁达夫过往经历的种种悲伤与难过融汇其中,增添了悲凉色彩,致使《故都的秋》中秋天的“静、清、悲”之情更加明显。

童年的悲惨回忆、年少时的求学生活、中年时的故地重游,使得郁达夫身上的敏感、孤独、自卑总是与其相关联。这种孩童时期的个人经历更是对他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总是透露着浓浓的忧郁之情。这就使得郁达夫的文学作品中主人公总会带有郁达夫个人特质的孤独感,在郁达夫的文学作品中出现大量悲剧性人物,很多角色也都是郁达夫本人的情感投射,甚至可以说其中一些故事就是郁达夫本人的生活经历。

(二)文学中的悲秋情结

郁达夫深受中国传统文人墨客的写作习性影响,正如他在文中所写到的那样“始终没有完全摆脱中国旧式传统文人的积习”,因而从郁达夫的作品中也能够看到一些旧式传统文人墨客的悲秋之情,并将这种悲秋情节贯穿于《故都的秋》。

首先,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曾经用细腻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落蕊,并将落蕊的状态书写成“像花而又不是花”,在文中作者指出自己由槐树落蕊引发出古人对秋天的遥想,即“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也正是通过对落蕊的情感表达,作者将传统文学作品中的悲秋情结进行了表达和蔓延,强化《故都的秋》的悲秋之情。当郁达夫在描绘蝉声时,也充分彰显了传统文学作品中的悲秋情结。到了秋季,秋蝉也将结束生命,到达终点,面对秋蝉的生死变化,郁达夫借此表达出自身的孤寂、悲伤之情。

其次,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表达出自己虽然不满现实局势,却又无力抗争之情,并通过《秋声赋》等文章试图寻求自我解脱。北平本身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正是这种历史文化,更加适合抒发作者本人的寂寞之情。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明确提出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许多文学创作者身上都带有十分强烈的“颓废色彩”,也正是由于这种“颓废色彩”的存在,致使其文学作品中含有大量关于秋天的文章,还对应举出例子“苏东坡的赤壁赋”。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郁达夫在书写《故都的秋》之初,就已经在意识层面上带有中国文学作品的影响,通过槐树落蕊等内容彰显出孤寂之情。

综上所述,对《故都的秋》与郁达夫的性格情趣展开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纵观全文,在《故都的秋》中处处彰显着郁达夫的孤寂之情,而这种情感的表达与郁达夫本人的成长经历、历史背景、中国传统文学脱不开关系,郁达夫通过独特的描写手法,将自己的性格情趣投射于文学创作中,彰显出悲秋之情。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秋蝉悲秋
村口那座山
秋蝉礼赞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蚂蚁和秋蝉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秋蝉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从琵琶曲《思春》到粤乐《悲秋》的乐调考证与传播变化
从《故都的秋》教学中看六步点拨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