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学“赋比兴”与图像叙事中的语言构境
2021-09-08汪振军陈梦
汪振军 陈梦
【摘要】在传统美学视野下,“赋、比、兴”的艺术表达形式最早见于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后成为文学创作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而在电视媒介的写实纪录之中,“赋、比、兴”的表意方式带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美学特征也逐步融入现代电视节目的制作之中,其镜头的巧妙组合构成了节目内容表达的基本叙事语言。央视《匠人·匠心》系列纪录片通过平铺直叙,娓娓道来的镜头语言,使每一帧电视画面的意境突出而又余韵悠长。由此传统美学与电视美学相互融合,加深了大众传媒对受众感官心灵层面的影响,为观者展示出一幅富有诗意的生活美学图景。
【关键词】美学;“赋比兴”;语言;纪录;影片
“赋、比、兴”的修辞手法最早起源于《诗经》,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1980年前后,“赋、比、兴”的美学表达形式首次与影视理论相结合,香港浸会大学刘成汉教授提出了“赋比兴电影理论”,并在其著述中强调:“一个‘白日依山尽的镜头会告诉你那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天空是什么颜色,那是怎样的山,气候及环境等等,这是影像与文字基本的分别。”[1]即是任何影像都超越纯赋体,二者都是在图像表达文字、意境的基础之上进行了艺术化表达。同样的艺术表达手法在纪录片创作中也有相似运用。倘若以赋作叙、以比成喻、以兴为象的艺术表达手法是构成诗性之美的基本需求,那么以镜头为语言、以光影为譬喻、以剪辑为意象的拍摄组合手法则是达成视觉镜像之美的主要途径,二者在美学的建构想象中都有着不谋而合之处。
2020年2月份以来,央视《探索·发现》栏目开设了《匠人·匠心》系列主题纪录片(以下简称“匠人系列”),通过分集展示的综合形式讲述了近百件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创意内容和制作工艺,向受众分享了藏匿于众多器物背后的非遗传承故事。从传播价值的角度来看,央视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展示非遗文化,有助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现代生活,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改编千城百匠”是CCTV-10(科教频道)对匠人系列纪录片的主题剧集简介,其中,“改编”一词包含着电视修辞的描刻之意,通过以镜头为引、为叙、为喻,从而建构起具有“诗画合一”意境的传统美学图景。
一、赋而比:图像的基本叙事与语言表达
赋者,铺也。铺陈、直叙是赋体的一般功能。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说,直言其事是开展表意活动的前提基础。而在纪录片创作中,叙述事实的过程往往与比者相互联结,共同推动图像的镜头叙事。
(一)艺术叙事手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主要是以非遗传承人及非遗项目作为纪实切入点,在其叙事方式上,匠人系列纪录片采用分集与分类的策略,每一集根据选材内容和时长的不同,分别展示了三到四位非遗传承人的手工艺品制作过程。在讲述每一个具体非遗项目的起始环节,则首先以非遗传承人作为故事切入口,包括但不限于对于人物的年龄、家世、背景、成果、师承、生活习惯等的介绍,用变换的景别及细腻的旁白向受众展示出一位能工巧匠的日常工作生活形象。比如在介绍“旗袍制作者——史丽萍”的剧集中,首先以一杯柠檬水作为空镜切入,然后配以画外旁白加以解释:“每天清晨,史丽萍都会喝上一杯蜂蜜柠檬水,接着画一个精致的妆,然后花上好长一段时间来挑选当天的服饰。虽然已过不惑之年,但史丽萍依旧保持着良好的体态,她说这是旗袍对她的‘约束力。”
(二)图像表达脉络
语言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显示不同的意义,而镜头蒙太奇是组成剧情意义的基本语言。在分集纪录各自找到叙事切入点之后,接下来就是对于其事实过程的描述,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其一是采用不同内容分板块的表述方式,在匠人系列第二十集的剧情中就包括乳塬的瑶绣、畲族的民族服饰、元代的丝织、桐乡的蓝印花布、花腰傣服等五个不同的内容板块,但其不同的展品文物又统一于纺织、染色、刺绣等最传统的织造技艺,在各民族能工巧匠的手中成为人们身上美丽的民族服饰。其二是采用同一主题分节点的表述方式。在匠人系列第五集的剧情呈现中就采用了分节点表达的叙事方式,利用了整集的时长细致刻画了山西平遥推光漆器技艺传承人张锦的漆器制作过程。影片使用分节表意的方式,从漆器的工序到漆器的生产、化料、打磨、成型进行了一一介绍与展示,并且从漆器的历史—作用—价值等不同层面分析了推光漆器的文化内涵及历史意义。
二、比而兴:语言表达与意象建构
比者,附也。“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钟嵘《诗品》有言:“言有尽而意无穷,兴也;因物喻志,比也。”[2]由此可见,“比”与“兴”时常需结合来看,很难绝对区分。
(一)以细节传情
“艺精于微”,对于细节的刻画既是决定作品成败的神来之笔,也是考验手艺人深厚功力的关键部分。匠人系列第十八集,衡水内画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自勇就通过内画创作明确体现出細节对一件作品的重要性。内画,是靠手指轻微捻动的一种作画形式,小笔尖就一根毛,蘸了颜料后根本无法看清,手艺人只能凭借经验来判断线条进行勾勒。而鼻烟壶与内画的结合也加大了创作的难度,小小的瓶口限制了画笔可发挥的空间,一旦画面形成则不可修改。于是在这样严苛的作画条件下,内画匠人需要屏息凝神进行笔尖绘画,从而使手部的绘画线条更为准确,达到心静手稳的和谐状态。除此之外,内画的创作还需要手艺人具备反向思维的能力,反向作画,打破常规,通过领悟上色的核心技艺进而使精细的线条与壶、与画浑然天成。镜头通过壶内的客观视角与手艺人的主观视角,向受众展示出壶内作画的高难度特点,其在镜头的修辞中,一只眼的专注、微锁的眉头等面部大特写都可以体现出其作画过程的不轻松,景别由近及远,神情由紧到松、由屏住呼吸到长舒一口气、由聚精会神到欣慰一笑,其每一镜头的切换亦是对每一作画细节的复刻,亦是在每一工序中对匠人情感的不同传达。
(二)以器物喻志
隐喻及转喻的手法是常见的影视表意方式。“细数建盏的前世今生”是匠人系列第十五集的剧集简介。建盏,作为唯一为茶而生的器具本身就带有浪漫的诗学意境,本集运用了大量的慢镜头和大特写,观者透过第三只眼,可以看到原来一只小小的杯子内照样可以暗藏乾坤、散发出别样光彩,然而这耀眼的光华不是从别处来,正是从最平凡的矿土中来,道是无灰不成釉,无矿不生金,常见的物质总是看似简单而又处处表现出哲理。建窑龙窑是世界上最长的龙窑,数百年来,它见证着自宋以来建窑规模之大,失败次数之多。而随着画面切换至建盏陈列馆,建盏的原始形象也逐渐映入眼帘,旁白解说道:“建盏是断代的手艺,也是失落的文化符号,没有师承家传,宋代的瓷片标本就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采制人物同期声,借第三方之口向世人诉说了一个简单直接的道理:“为何古代的器物可以做到极致?”因为“做事情很慢,就做一件事情”。于是,一人一盏,一茶一事,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对于建盏手艺人陈叶琦而言,他的梦想便是制作出更完美的非遗作品,大胆、创新,不负于建盏制技历经曲折而又重现于世。
三、兴而盛:技艺与器物的情景交融
兴者,起也。[3]在儒家的艺术哲学传统中,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但首要的美学功能是“兴”。这里的兴可以理解为以诗歌语言为代表的所有艺术的美学功能,包含着人们对文字与图像背后的想象与情感。[4]
(一)情感范式——物相與我相
赋与比、比与兴的交融,是内容与画面的结合,是画面对情感的传递。在传统诗词歌赋中,表情是展现一首诗歌中心思想的重要前提,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感情是艺术的升华,表情的最佳境界在于情感的自然流露。电视媒介利用其自身的技术优势可以通过镜头语言的巧妙衔接来引发广大受众的视觉共鸣、心理共鸣和情感共鸣。在这种镜头语言的建构中,手艺人的手在展示制作工艺的过程中是最能体现身心情感的媒介之一。在浙江宁波,黄才良是一位从业超过40年的传统宁波彩漆匠人,而在今日的浙东地区仍保有以“泥金彩漆”作为陪嫁嫁妆的传统习俗。为做好“盘龙提桶”,黄才良使用了珍贵稀有的天然漆,在为木胎上漆的过程中,其略显粗糙的手与光滑明艳的物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可见每一件神采飞扬的作品出世都离不开一双饱经沧桑的匠人之手。然与漆匠的手慢而谨慎不同,扬州绣娘的手快而准确,其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吴晓平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坚持了近50年,只见她的手指灵活地在针与线之间穿梭、翻转、跳跃,在无数次的动作重复之后一幅山水绣品便已初具规模。
除手部描写外,眼部特写是最能体现匠人匠心的独特窗口。匠人系列第八集便向受众讲述了根雕技艺手艺人金江在打造骆驼根雕时的心思变化。因长期腿脚不便,金江的寻“根”之旅面临重重阻碍,于是徒弟背着师傅寻根觅材的画面则成为不太常见之事。静待挖掘、翘起,金江仔细观察着手中的榆木疙瘩,把它收入囊中并准备下一步制作。近景画面中人物俯视的眼神透露着专注与坚定,而皱起的八字眉又传达着小心和慎重。他一边跪坐在地上,一边大刀阔斧地将多余的木材边角剔除,这一过程是打造根雕的基础,只见木屑夹杂着尘土四处纷飞、崩溅,金江只得眯着眼睛,后仰着身子进行创作,全程几乎无法睁开双眼。在反复的修剔中,金江的眼神终于浮现出一丝笑意,神情有所舒展。随着配乐的节奏逐渐欢快,根雕的形态越发完善,至此,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透过根雕,仿佛又复现昔日的丝绸之路。最后上漆、点缀、抛光、收尾,恰如画外之音所说:“人生或许几多灰暗、坎坷,金江却自己照亮前方的路,就在这块小天地,永远顺从自己的心。”
心灵手巧,手眼通天。通过拍摄肢体动作来表现人物情绪的手法并非个例,纵观匠人系列不难看出,手艺人的创作过程不仅只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也成为匠人表露情感、传递思想、展现匠心的良好载体,从而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达到以“手”传神、以“眼”观心的物我合一境界,作品就是非遗传承人智慧的结晶。
(二)感兴达意——文化与民族
兴则立,立则盛。所谓感兴,即是指审美背后存有的一套主客体交感系统,它保证了感知-情感-思想的连贯进程,这在电视美学的语言构境中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生择一业,一业钻一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要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在对近百位非遗传承人的刻画与纪录中,可以看到在这些不同领域的匠人身上都具有跟随时代脚步和响应国家号召的工匠精神,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是所有优秀匠人的共性,而勇于创新、注重细节、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又是匠人们独具匠心的体现。作为传承吴楚文化的重要载体,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布贴画,在鄂州非遗传承人李立志的手中复又迸发出崭新的生机与活力,一幅《凤还巢》喻示出楚文化曾经的沧桑与辉煌,在画面底部其一剑一鼎象征着权力尊贵、国运昌隆,而鼎上一只九尾彩凤乘着五彩祥云,正衔着花枝翱翔于天际,为整个江汉平原增添了更加绚丽的色彩。央视此次通过系列主题纪录片的表现形式,运用富有诗意的镜头修辞,将每一位非遗传承人的手中之物、心中所感化于内而形于外,既传承了家族技艺,又介绍了传统文明;既表现了匠人匠心,又传达了工匠精神,在不断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过程中,也带给广大受众以美的陶冶、美的享受,使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由此匠人、技艺、器物、作品的传承不仅有助于艺术形式的丰富,也有助于历史文脉的延续,从而加速文化认同,培养文化自信,坚定民族信仰,凝结中国力量。
四、结语
通过结合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赋、比、兴”语言修辞,从而显现非遗作品、手工制造的原生态性和天然性。朴实与精美、粗犷与细腻在图像的叙事中逐渐合二为一,这是器物之美与人文之美、镜头之美的多维融合,使其在传递作品意趣的同时,亦可以传达人物情感,亦可以传播审美价值,亦可以传承匠人匠心,是传统美学在电视艺术中的点睛运用。
参考文献:
[1]刘成汉.从“赋比兴电影理论”的建构经验到“易电影理论”的创建[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0,34(01):37-43.
[2]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59.
[3]刘勰.文心雕龙注[M].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601.
[4]赵斌.结构主义语言学视野下的电影“赋比兴”问题综议[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9,33(01):11-16+106.
(汪振军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梦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硕士生)
编校:王 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