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手术缝合方法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愈合效果的影响

2021-09-08吕雪松

健康之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跟骨骨折

吕雪松

摘要:目的:对比Allgower-Donati缝合法与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68例,按缝合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行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观察组行Allgower-Donati缝合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效果。结果:观察组中切口Ⅰ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Ⅲ级愈合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实施Allgower-Donati缝合法,有助于促进切口愈合。

关键词:跟骨骨折;Allgower-Donati缝合法;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

有数据表明,跟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2%[1]。目前,临床针对跟骨骨折的治疗主要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为主,虽能有助于跟骨解剖结构及功能恢复,但跟骨解剖结构特殊,加之跟骨外侧的软组织血供较差,可对术后切口愈合带来不利影响。Allgower-Donati缝合法为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改进术式,可降低对切口皮肤血供的影响,促进术后切口愈合。本研究比较了Allgower-Donati缝合法与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愈合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68例,按缝合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男27例,女7例;年龄36~74岁,平均(59.46±6.71)岁。观察组男28例,女6例;年龄34~77岁,平均(60.04±6.9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均衡可比(P>0.05)。

1.2 手术及缝合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行椎管内麻醉,于跟骨外侧作一“L”型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沿外侧壁锐性剥离软组织皮瓣,操作时注意保护腓肠神经。经手术切口皮缘向距骨内打入2枚克氏针,将跟骨外侧壁、距下关节和跟骰关节完全暴露出,撬拨复位骨折,在跟骨整体形态恢复正常后,先以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而后选用C型臂透视确定骨折复位满意后,应用钛板固定,并留置引流管,缝合。

对照组采用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于切口靠近足跟一侧且距切口边缘1 cm处进针,将切口相互对合,越过切口到达对侧相应位置出针;而后在同侧距离切口1 cm处再次进针,穿过切口到达对侧距离切口约1~2 cm处出针,对合皮肤切口后打结。

观察组采用Allgower-Donati缝合法:于距离切口1 cm处垂直进针,穿透脂肪层,向上穿至对侧切口约1 cm处到达真皮层,但不出针,再从一侧的真皮层进针并在距切口边缘2 mm处出针,轻度外翻皮缘打结,检查表皮对合是否良好,缝合时需保持进针与出针厚度一致。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效果。切口愈合效果分级:Ⅰ级,轻度红肿或无红肿,少量渗出;Ⅱ级,切口红肿明显、裂开,渗出液较多;Ⅲ级,软组织浅层出现感染,皮瓣坏死。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切口Ⅰ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Ⅲ级愈合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切開复位内固定术为当前治疗跟骨骨折的常用术式,其中跟骨外侧“L”型切口为经典手术入路,暴露充分,为复位和内固定治疗提供了广阔的视野。但患者术后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进而影响切口愈合。不同的切口缝合方式可影响切口愈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切口Ⅰ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Ⅲ级愈合率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对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实施Allgower-Donati缝合法,有助于促进切口愈合。

参考文献

[1]王小龙,景尚斐,郝增涛,等.Allgower-Donati缝合法在跟骨骨折“L”形切口中的临床应用[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21,18(1):39-42.

猜你喜欢

跟骨骨折
经跗骨窦小切口和跟骨外侧“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效果及并发症比较研究
跟骨骨折两种手术入路的选择及疗效分析
跟骨骨折38例手术治疗体会
跟骨骨折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分析
高压氧联合骨肽治疗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血运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探测
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探讨
撬拨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比较
跟骨骨折48例临床诊疗分析
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临床分析
弹力加压包扎对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