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为证
2021-09-08郑亚洪
郑亚洪
桂花香门
桂花全落了。这是落完了桂花的香门。无香。无影。无,才是我今天要到达的境界,包括昨天,包括无数个逝去的昨天,无。一个古墓,阳光让主人醒来,动物们睡去,酣睡在落完花的枯枝败叶里,但愿它永安。可我还要来,还要追求她的芬芳,像我第一次来到绍兴,1992年的春天,是的,大学春假,从杭州出发坐绿皮火车来到绍兴。回来后我写了篇小说《以诗为证》,发在1996年的《箫台》上,小说以绍兴为背景,讲述了一对在东湖认识的男女多年后重逢的经历,物是人非,唯有诗歌可以做证。在小说里我描述第一次到绍兴的见闻,城市正在大兴土木,让我大失所望,我对绍兴的认识全部来自于鲁迅的书,一个典型的江南小镇,粉墙黛瓦,从那时起到后来的近三十年,几乎所有的中国城镇都面临了同样的处境——一场前进的步伐夺取了它们原本质朴的样貌。二十八年后时光又轮回了一次。早上我去天目山路34号母校,站在杭大校园大门前,几乎认不出这是曾经的母校,正在造地铁的杭大路显得逼仄,不复见昔日的宽阔。杭大校园也是如此,我在中文系东一教学楼前面站了站,在图书馆前面站了站,在外语角站了站,在男生11幢前面,我看见过去的影子,我无法认出他是我。
柯水流芳
整个下午都是黄昏。在水上,在行舟的水面上,荒凉无比。白鹭站在桥上,在自己的影子里,更加的荒凉,因为此时没有你想象的黄昏,白色血滴,滴落在石板桥。我们来,我们抹去我们自己。一只白鹭飞走,桥面上少了一只白鹭,干净的河流昏暗下去,水在昏暗里摇晃,我在水路里摇晃。唉,我是要再次追上它吗?我会追得上它吗?我走在白鹭飞行过的空气里,停留在它震荡的余波里。
鲁镇绍戏
古戏台上只有两名演员,他们很入戏,前面是空荡荡的长凳,没有观众,他们演给谁看?演给夕阳看吗?还是演给银杏看?演给马头墙看?演给日夜流水淙淙的曲水桥看?舞起水袖,他们可唱得字正腔圆?鲁镇正是他们前来放歌的地方。入夜后,光成为分割现实和虚幻的表现。在水边,在水草招摇的水边,是另一座古戏台,唱着另外一部绍戏。我忽而感觉写作是幸福的,宁愿活在虚构里,也不要到现实中去,因为现实的一切击败了我。还记得《汤豪舍》吗?两年前的《汤豪舍》轻轻松松击败了我,也是在秋天,在10月,可能未到10月又或许过了,隔河观望的社戏把我捞上岸,其实岸边也没有什么,假寐的灯光,拴着麻绳的乌篷船,站在岸上的情侣,他们在戏外。可这又是我想要投入的地方。
心
这个墓地是一颗心。高高隆起、顶上有几棵青草的墓冢像一颗心,整个墓地像一颗心。我想起多年前刚到台北的时候,有人指着前方的一处山说,这是阳明山。很多墓地去了都有阴森森的感觉,连北京的十三陵都是这样。阳明山墓地很开阔,面向前方的大地,虽然进入秋季,周边高大的树木还是很翠绿。一颗心包围着鲜虾山,包围着绍兴府。
兰
鹅。不是天鹅,而是一只普通的大白鹅,站在水池旁边,第一眼看见它以为只是一件人造物,有人去接近它,才缓慢地动起来,倒影在水里逐渐地清晰起来。一只真鹅。可它为什么看上去像是假的?它的“假”占据了兰亭多少时间?
“闌”。还没有进入兰亭的时候,“闌”字最早进入视野,在公交车的站台上,一个“闌”字,电脑体,为什么不用书法家写的字呢?这“闌”非错字,也非别字,却是不该发生,它占据了兰亭多少时间?
白鹭。飘逸,灵动,羞涩,就是它所有的一切。站在溪水里,用白色的喙啄破天空。啊,天空就在它脚下。在水面上画出一个又一个的圈圈,当它走动时。
红黑鱼。一条红鱼,一条黑鱼。在兰亭水中倒影的覆盖之下,它们游动着,恍如绍兴未至的黄昏。人们离去,他们站在莲池旁,他们站在碑亭前,琢磨着字体,琢磨着千年的流逝。我在兰亭下,看红黑鱼在游动。我看自然,我未看见古老与岁月。
雨中岔路口村
平水,刻石山。到刻石山半山腰的时候,有人指着一条古道的入口说,这是秦望古道。秦,指的是秦始皇,两千两百多年前,秦始皇南巡,登上会稽山,秦望山因此得名。始皇让人刻石记载,以颂秦德。山里面有条小溪叫“若耶溪”,也就是李白“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的若耶溪的源头。在刻石山民宿,我问村里的妇女,这个村叫什么。她用含混的绍兴话回答,我没有听清楚,又问了一次,同样得到含混的回答。后来在一个牌子上看见村名:岔路口村。我念了一次这个名字,同行的绍兴人用绍兴话说了一次,感觉得到了前面那位村妇的发音:岔—路—口。不过她前面两个字说得很快,最后“口”几乎省略了。在我住的民宿前面有一株高大的柿子树,后面是成片的竹林。刻石山的夜在细雨与寒冷中到来,山里的雨缥缈极了,几乎感受不到有水滴落,我到外面的阳台上走了走,伸出手感觉细雨蒙蒙。雨一下,山里的气温马上降下来,寒气逼人,柿子树挂起了雨珠,那些还没有完全红透的柿子被雨水洗亮,山后面的竹林被雨水洗亮。房子底下村民将若耶溪里的水用水管接住,汇入自家水缸,细小的水声滴滴答答,到深夜,雨大起来,盖过了水滴声。早晨五点我就醒了,推开门到阳台,前面一片漆黑,竹叶垂挂下来,像马鬃,竹林里更暗,后面什么也看不见了。我点亮房间里的灯,打开贝多芬音乐,钢琴奏鸣曲,听了一会儿,等天亮起来,拉开窗帘,前面山头白雾缭绕,裊袅娜娜缓慢上升。这是我近几年见过最澄澈的白雾。上一次在四川九寨沟,纯净、诗意、透亮的雾从山脚下升起来,很快覆盖住了整座峨眉山,也盖住了看它的人。
曹娥江
一位女孩和一条江。女孩去寻找溺水而亡的父亲。最后尸体抱住了尸体。这样的传说在中国历史上罕有未闻。可惜我们所有的传说只是传说,只有道德的训诫,没有升华,更没有集体无意识的表现。这条江曾经浸润过曹娥的体温,她十四岁的体温,现在从她的庙前流过。它流动的时候你感觉不出来它在流,一个很开阔的河湾将它引导至远方。曹娥庙,孝女庙,两个名字,其实是同一实体,我们倾向于后者:一种道德的训诫。庙后面的圆形坟墓上抛撒着无数硬币,闪着寒光,这不同于西湖断桥边的苏小小墓,她的墓小巧而金碧辉煌,与水面湖波相比更具诗意。来拜曹娥的人们认为她能带来实际的功效,尽管只是一种心理的自我暗示。去看曹娥庙前,我去了谢安墓,可打动我的不是墓地,而是寺庙里的银杏树。寺庙里有两棵银杏树,左右各一,午后的阳光照在银杏树上,晶莹碧透,我想起波兰诗人米沃什的诗《窗》:
黎明我朝窗外看去,看见一棵年轻的苹果树/站在光亮里,几乎透明
当我再一次朝窗外看去,苹果树结满沉甸甸的果实/站在那里
也许过去了很多年我再也想不起那个梦了
年轻的银杏树伴随了我很长时间,直到落日时分我来到曹娥江畔,太阳运转至江对岸的地平线上,如此辉煌,可你站在江边,不疲倦,不悲伤,也没有沉思的样子,反而觉得很快乐。有一条船等着你,将你渡到哪里?时间的对岸吗?——明天。果不其然,十三个小时后我在二十八楼目睹了最辉煌的日出,太阳从上虞东南的四明山上升起,经过一个河湾,再经过一座大厦(逆光中像泊着泰坦尼克号的船头),最后它摆脱了缠绕它的云和雾,照进玻璃窗,向那人致敬——也就是我。
悔庙
我们在正午的太阳下走进古戏楼,所谓的古戏楼完全是现代建筑,里面表演的却是越剧。我进去的时候,何文秀已经从台上出来了。越剧《何文秀》用电子音乐来配乐。小时候生活在农村,过年的时候,村里会来戏班子,演出越剧。我们都听不懂越剧唱腔,只是喜欢看演员的化装,那些“做戏人”或“戏人”站在舞台的白炽灯下,好看极了,有一次一个“戏人”穿着戏服走下舞台从伙伴们前面走过,我们都惊呆了。我们那一带的白溪话类似于越剧里的唱腔,以为那里的人都会唱越剧,我姨妈嫁到白溪,她来我们家会来一段越剧,无须学就会那方言了。后来才知道越剧发源于绍兴嵊州,他们唱的是绍兴话。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越剧《红楼梦》在乐清剧院上演,万人空巷,一票难求,去看越剧《红楼梦》成为县里人最时髦的社交活动,可我并没有耐心从头看到尾,倒是一盒《红楼梦》磁带听了无数次,迷恋到学唱“问紫鹃,妹妹的诗稿今何在”,听了好多遍才弄明白里面的意思。放弃越剧,迷恋西方歌剧是多年后的事情了。正如我在那个正午走进古戏楼,看了三段越剧,有好一会儿沉入黑暗,用手机录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为回去的时候会重新喜欢上越剧,结果在回去的路上删了,只保留了一张照片。这是复制的复制,围绕“灵光”的一种光晕。每一个旅游團进来他们都会表演一次,而他们的前辈或师父早化作墙壁上发黄的照片了。当初在剧场里感动我的是从混沌的黑暗中升起的伤感,当我走出戏院,场景为之切换,我再也不需要“做戏人”了。我冷漠吗?也许我需要的是一座聆听的神庙。
在斑竹村章家祠堂,则是另外一种表现。也是一座古戏楼,两侧各三间看楼,围绕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戏台,它有上翘的屋檐,有精雕细琢的瓦当,有四个大柱子,有被包围在中心的浓密的蓝天,可它缺一台戏,缺几个“做戏人”。只好处在阳光和阴影里,等待有人来唤醒。这些人不是作为看客的我们,也不是名字写在榜单上的祖先,雕梁画栋的牛、马、水瓶或者福禄寿星在空中看着,我们让它虚无下去。如果你在一个落日后的傍晚走进了戏楼,眼睛刚适应了黑暗,突然有人拉开电闸,点亮戏楼上的照射灯,圆形穹顶金碧辉煌,你走入了何文秀梁山伯祝英台他们的时光隧道,你是赶考的秀才,所有戏里发生的故事会在你身上上演一遍。此时,你要改写夕阳。
责任编辑:田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