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秦绣在现代纤维艺术中的应用初探
2021-09-08段辉杨惠珺
段辉 杨惠珺
秦绣工艺比较适合运用到现代纤维艺术中去,丰富的针法有利于勾勒出形态比例结构,通过色块对比和丝线借由针法带来的色彩变化,呈现出鳞片状的肌理效果,充满节奏感和秩序感。而现代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技法,强化肌理、色彩、构成等方面,更加凸显材料美和形式美,有利于表达思想内涵和传递情感。
刺绣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自丝织品的出现伊始,由于装饰和礼仪的需要,用针线在织物上绣制图案的刺绣紧随其后而诞生。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到了现今,苏绣、湘绣、蜀绣、粤绣组成了闻名中外的四大名绣,除此之外,还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苗绣等绣种。秦绣是在2013年被收录于第四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陕政发〔2013〕39号)。本文所谈及的秦绣是以纳纱绣为主。传统秦绣使用的材料一般是高档真丝沙罗网与真丝线,纯手工制作,工艺讲究且工时长。
秦绣的工艺特色
针法:一般刺绣的针法有平针、乱针、打籽、倒针、锁锈、绒绣等。和其他绣种相比,秦绣的针法种类更加丰富。在秦绣制作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针法,相关统计显示,秦绣针法有两百余种,而较为常见的也有五十余种。[1]主要有单个针法和組合针法,按照经纬网眼施针,一孔一针或几孔一针,层次分明,通过针法显示虚实、远近和深浅的效果,呈现出较强的立体感。与此同时针法的不同带来色彩的改变,甚至同一色线由于不同的针法带来的效果都不尽相同。尤其凸显秦绣工艺之处在于:对于针法的选择先于设计稿,强调与绣品呈现的最终效果紧密结合,没有炫耀不必要的技巧,避免过度装饰。
色彩:色彩是信息最直观的传递方式,不仅体现着人们的情绪,甚至还印射出内心深处对于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映像。美好的事物或画面,经过留存在头脑中的印象,会形成一种关于美感的记忆,使人们对于色彩的识别其实是带有原始的烙印。中国古代官方色彩有着明确的五色系统,但到了民间色彩则几乎很少构成系统。早期传统秦绣主要是以原色为主,常见的有黑、白、红、黄、蓝、绿,这或许和秦地的地质风貌和历史沉淀息息相关,是一种对自然环境放眼望去的原始直觉,是一种北方文化厚重大气的代代延续,凝练出色彩的纯粹,借由简单且高饱和度来表达强烈的情感。而以张漪湲为代表的秦绣艺术家的作品则增加了间色的使用和针法的创新,通过块面对比和“画里透花”的效果来表现色彩,不同角度观看绣品所呈现的色彩不断变化,将丝线本身的材质美达到了更好的效果。对于色彩没有简单地对外界事物还原处理,而是进行有意识地加工,给人带来古朴素雅、均衡匀称的感觉,充满了现代而又隽永的气息。
图纹:秦地以农业为主,文化性格向来是粗犷大气的,生活方式讲究实用,融入到民俗当中体现着浓厚的西北地域风情,具有悠久的文化底蕴。秦绣的大致图纹分类有:动物纹、植物纹、祥禽瑞兽纹、人物纹、几何纹、器物纹、吉语文字纹等。[2]秦绣的传承者们通过对传统文化知识和地方民俗的观察学习,深入思考和谨慎选择后进行的创作,题材主要包含花卉景物,历史题材及文物图案等等。
现代纤维艺术的表现手法
现代纤维艺术涵盖的范围很广,这是一个拥有着古老传统,但是近年来又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从人类通过纤维制品满足保暖需求和结绳记事等可以得到启示,纤维从诞生被人们使用开始,就具备非常强大的实用功能。传统纤维材料包括棉、丝、毛、麻、合成材料、人造纤维等软性材料,通过不同的编织手法展现不同的图案形象,在有限的表现形式范围内表现作品更多的观赏价值。20世纪60年代,洛桑国际壁挂双年展(International Tapestry Biennial in Lausanne,1962-1996)的开始创建,在后续十多年的不断尝试和创新下,逐步确立纤维艺术的概念。继传统材料之后,新型的金属材料、纸浆、化纤、光导纤维、陶、木、竹、塑胶、硅胶、玻璃、树木、亚克力等等新型材料都可以运用到作品的创作中。[3]纵观现代纤维艺术,有趣的是它自身包含着“小”和“大”这对矛盾的戏剧冲突。它的“小”是指纤维材料本身可以是一个个很细小的单元,它的“大”是指整体所呈现的视觉效果却常常令人称奇。纤维艺术作为一个新兴的艺术表现方式,无疑是“小”和“大”的完美统一。
中国的大众对于现代纤维艺术是有些陌生的,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国人对纤维的感情又是如此深厚。仅仅在二三十年前,几乎每个家庭的女主人都拥有一定的编织技巧,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为家人编织衣物带去温暖,不同的编织手法引领了当时的时尚潮流。在实用美观的前提下充斥了多少未曾意识到的艺术。1981年春,美籍华裔女纤维艺术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茹斯·高(Ruth Kao)带领15个美国纤维艺术专业的学生来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留学,中国开始进入纤维艺术时代。现代纤维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主要分三个时期:第一,经济复苏时期,即编织艺术平面创作时期;第二,经济发展时期,即软雕艺术立体表现时期;第三,经济提高时期,即纤维艺术空间塑造时期。[4]当下现代纤维艺术实现本土化的过程,势必需要融入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纤维艺术和东方刺绣的结合,和不同种类刺绣的结合,则增添更多创作的可能,进一步丰富现代纤维艺术的组成。近年来,现代纤维艺术已经越来越多地与各国传统艺术相结合,随着多元融合的发展而呈现出愈加丰富的面貌,纤维艺术创作者们对于表达的思想内核也在不断进行实践和探索,创作题材开始注重现实的自然环境问题、人类社会问题及心理影响。为了将秦绣与现代纤维艺术相结合,这一切需要回到秦绣技艺本身进行细致分析。
传统秦绣在现代纤维艺术中的应用探讨
1、秦绣在现代纤维艺术设计的表现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被切割和包装成碎片化的单元进行轮番传播,逐渐令人注意力停留在某项事物上的时间越来越短暂。在此情境下,如何真正吸引大众的目光,一方面需要艺术表现形式自始端输出即能触发人们的兴趣并自发地了解,而信息符号化地凝练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作为支撑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苍白无力的,终究只如空中楼阁,昙花一现便成过眼烟云。面对转换成现代纤维艺术的语言,表达方式需要避免同质化,结合点落在了凸显秦绣本身的特点。研究已有的秦绣作品的历史档案,深入挖掘秦绣针法、色彩、纹样等工艺与其他刺绣不同之处。与冰冷的工业化机绣商品相比,秦绣本身是艺术家一针一线的纯手工创作过程。作品呈现的效果除了直观的视觉效果,还带有触觉的部分,心念所至,线亦相随,这同现代纤维艺术的创作过程如此相仿。这些染有艺术家指尖的温暖仿佛被刹那定格,令人感念来之不易而倍加珍惜,使整个艺术的呈现效果更加细腻动人。而现代纤维艺术的表现本身具有时效性和实用性,和人们实际生活场景所结合;和人们的所思所想紧密联系,注重情感的抒发,有利于展现个性,彰显与众不同,风格更加具备现代感。传统题材如何在表达方式上更加现代,意味着带有一定的颠覆性,摆脱人们的思维定势和固有观念。若想达到表达的题材更加多元和宽泛,需要独具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能够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真正接受和着迷,从而放之四海皆以为美;需要和现今人们的生活相结合,预测并引导未来的人文发展,真正的探索,需要打破常规,散发出新貌,融入现代感、简洁和活力,柔软和轻盈。在秦绣经典元素的框架下,对客观事物经过合乎逻辑的加工而艺术地再现,同时借由现代纤维艺术将其针法、图纹等特色进行放大表现,使现代纤维艺术拥有秦地的艺术风格。这不仅仅是秦绣或现代纤维艺术本身,而是一个整体,是关于角色、环境、故事,想要唤起的时代和感觉。
2、梳理秦绣的历史文脉,丰富现代纤维艺术的表达内涵
美国文化心理学家尼斯比特(Richard Nisbett)认为:“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分析思维为特点;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则建立在深受道教和儒家思想影响的东方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辩证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5]随着物质社会的发达,人们的审美能力不断提升。在强烈追求美的时代,实际上海量视觉的刺激却令人们体会到的美感变得麻木。恰恰验证老子所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6]何为真正的美?这是一个从美学延伸至哲学的问题。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提出的哲学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要到哪里去?哲学的表述载体之一便是美学。在此讨论秦绣所蕴含的审美理念,本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即我们如何明確我们的身份和看待自己的文化?如何在复杂多元的世界当中定义我们文化的坐标以及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从秦绣的作品来看,其审美主体是以客观对象为依据,没有对客观物体百分百的复刻与还原,不追求逼真精确地写实,其所呈现出的感觉和中国传统绘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充满着意向美。一脉相传地讲究气韵生动,通过虚实结合表现传情达意。欣赏秦绣作品,由于是在经纬交织的沙罗上施针,再加上特殊的针法技艺,明显可见其审美当中始终蕴含着异乎寻常的理性,如此规矩和隐忍克制。这是秦绣和其他种类刺绣相较独具的又一特色之处。秦绣的美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融合了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的审美意识。道家的美学思想:在审美上,老子对于“淡”“柔”“弱”“静”“拙”等的美予以特别的注意,并且加以深刻的彰显。[7]正如宋代苏轼所言,“大凡为之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儒家的美学思想主张内容和形式务必统一和谐。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墨子所言:“所谓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民也,而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异,不可以利人,是非天下之良宝也。”强调了实用的才是美的。法家的美学思想:严谨统一的风格、和谐简约的美感。远自战国时期秦孝公实行商鞅变法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社会,逐步建立起法家精神,审美充满秩序与简约之美,韩非子以实用为本的唯物论也是集大成者。而秦绣丝线本身的折光性强化了色彩的效果特点,绣品所带来的视觉美感,或热烈艳丽,或淡雅高贵,但统统没有流于表面,色彩透露出自然淳朴之感,契合所处地域的气息。秦绣的美是健康的,更是有生命力的,都具备一个共同点:具有强烈的实用性,不是一味的为了装饰,体现在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秦绣工艺的审美是端庄大气、自然素朴、追求实用,而现代纤维设计也广泛应用于室内软装设计、文创设计、服装设计、箱包设计等领域,这又是两者可以结合的切入点。
结 语
通过对秦绣工艺特点的梳理,凝练包含其中的审美理念和文化底蕴,将之运用到现代纤维艺术当中,丰富了秦绣和现代纤维艺术的设计。正如《考工记》中所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8]对秦绣作品的特征进行归纳,其工艺比较适合运用到现代纤维艺术中去,丰富的针法有利于勾勒出形态比例结构,通过色块对比和丝线借由针法带来的色彩变化,呈现出鳞片状的肌理效果,充满节奏感和秩序感。而现代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技法,强化肌理、色彩、构成等方面,更加凸显材料美和形式美,有利于表达思想内涵和传递情感。秦绣的工艺是先辈们通过辛勤地探索和不断发展的结果,但秦绣需要做一点更深层次的改变,人们渴望看见一个经过成长的表现形式,愈加现代多元,距离他们并不遥远。以现代纤维艺术这种崭新的方式激发大众对秦绣的兴趣,了解其工艺特点及背后的文化沉淀,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当下优秀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任重而道远,需要倾注着深邃的理性思考,需要总体布局,对于设计的整体掌控力和节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郭炳利.陕西秦绣在服装设计中应用——评《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J].印染,2020.(05):60-61.
[2]钟丽娟.秦绣艺术针法的传承与创新[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0):43-43.
[3]张丹妮.纤维艺术设计的创新研究[D].辽宁:鲁迅美术学院,2017(05):08-09.
[4]刘竟艳.苗族刺绣在现代纤维艺术中的运用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8(03):12-12.
[5]廖宏勇.信息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08-09.
[6][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道德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1(01):07-07.
[7]吕琛.孔子、老子美学思想的不同追求和比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6.
[8]闻人军.考工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04):04-04.
作者简介
段 辉 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设计史的研究工作
杨惠珺 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设计史、美术学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