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工程测量在路桥工程中的运用
2021-09-08程远林
程远林
(重庆泽通勘测设计有限公司,重庆405423)
0 引言
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从公路桥梁施工全过程来看,工程测量是工程的基础。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施工路线需要进行工程测量。工程测量在现代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目的是找到正确的施工位置,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对工程测量研究是公路桥梁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保证工程测量数据的详细和准确,才能使得施工技术的顺利进行,保证施工时间和质量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1 工程测量的定义
道路和桥梁施工前都需要进行工程测量,而且必须对工程进行技术研究,因为这将解决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建设高质量的公路桥梁,需要一个施工线长、施工环境复杂的高精度测量网。在勘察过程中,首先对施工情况进行检查,然后分期完成一些问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在施工阶段应准备一定的数据,以确保准备材料的准确性。为了使测量更准确,必须仔细检查用于特定测量的仪器,其结果将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其次控制要求。在这一阶段,我们应该选择一个视野较宽的地方作为控制点,以便测量装置能够测量测量范围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测量范围,然后仔细计算测量数据以控制施工。这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可能出现的设计问题。由于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场地大,施工线路长,施工环境复杂。在施工准备阶段收集一定的数据,使监理工程师在具体测量中不会有太大的偏差,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从而提高工程测量中相关工程的稳定性,并且大范围进行工程测量,能够有效地进行数据的测量工作,确保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在工程建设中,制定一套完整的公路桥梁施工程序非常重要。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施工难度。实时的施工进度和施工状态,一系列较为完善的路桥工程施工体系,可以大大降低施工中的出错率,同时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这是我们对路桥工程进行工程测量的首要原因。
2 路桥工程中工程测量类型
2.1 中线放样测量
中线放样测量是公路桥梁测量的基本内容。中心测量一般都是在开展基本工作内容后进行,中心测量工作通常与施工单位共同进行,实际作业过程中中心桩布置、螺栓桩等。最后,需要由相关的监理部门进行整合处理和核验工作,比如,监理部门提出的闭合差衡量是否闭合,在进行导线精度与导线长度测量的相关问题设计后,在满足的前提下,需要按照相关要求将导线点的成果表进行整合处理。
中桩放样主要是指直圆、交点、曲中、缓圆、缓直等,并且选择位置较好的作为相互通视的点。中桩放样是以最近的份线点作为测站,此处所示的中心以最近的支线为测量站,根据这三个点的坐标计算观测角度和距离。
栓桩:中桩导线点放样首先要考虑到施工由于高填或深挖后能否还可以由其恢复中桩。中桩如没调整,其中桩放样记录也是栓桩的一个办法。如果调整了,可以在导线点再次实测进行记录栓桩。别的骑马桩、三角网也可来进行栓桩[1]。
2.2 对路桥工程的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最重要的部分是临时水准测量、具体测量和计算的逐步骤(如图1所示)。这三个因素在选择准确的基准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对于布设施工临时水准点来说,其可以沿路线方向没间隔200~250m布置一个施工用水准点。一般来说,项目设计单位所显示的水准点点往往是很远的,这样的距离对施工单位来讲,会加大施工过程中的测量难度。水准点可以设置在附近房基、机并台等比较坚固的地方,在施工准备后很难改变道路和桥梁的基础和结构。因此,在选择施工方法时,监理工程师应结合地形,在施工过程中仔细观察施工周围的地质条件,并与给定道路200m左右的施工进行比较。特别是,桥面的密度、缺口和结构都很密集。这是一些固定房屋和电线杆的理想位置,因为它们对于找平非常有用。同时,一定要经过相关工程质检部门校核,每相邻两个水准点进行闭合测量。对于加密的水准点都要进行闭合和复核,做好详细的记录。
图1 水准测量
2.3 与其他标段的连接
在移交桩时,两个交叉点是报价段公共点处两个供电段的公共点,已知的端部边缘用作上一报价段紧固导线的端部边缘,以及下一报价部分的原始边缘和剩余边缘。施工单位应根据按照规定调整已知导线原始边缘和端部边缘检查和计算导线,坐标保持不变。
监理应说明标段部分边界有关的措施。两个交点中的哪个是测量站,哪个是后视点。参考点是用于确定相邻供应段之间一定距离的公共点。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在供应部分的头部和尾部之间定义小桩放样方法[2]。
3 桥梁工程测量技术
3.1 桥梁测量特点
桥梁施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研究了桥梁施工中详细几何要素和抽象几何对象的测绘方法和技术,主要作业项目为工程测量、建筑测量和安全监测。桥梁测点主要远离施工区域,精度高,控制网布设不规则,受场地环境限制,受气候和风的影响。测量空气温度和压力修正系数时,应输入空气湿度和水面空气折射率等因素,选择选项,并定期及时测量控制点。
3.2 测量仪器选择
水上测量仪器有匹配全套的全站仪(精准度在2"以上)(如图2所示)、水准仪(精准度在1mm/km以上)、若干数量的GPS组合设备配件等。
图2 全仪站
3.3 桥梁建设测量作业
在进行桥梁测量规划给你工作的主要方向就是将不同比例的地形图与断面图进行比较,并且借此来进行工程及地质相关的调查工作。在施工阶段的勘察中,首先根据地形、技术特点、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案介绍施工管理网络,然后采取各种措施满足施工要求,并进行施工质量检查。对设备进行最终检查、变形监测和安装,合理设计、校核设计理论、水平位移和调整,定期或连续监测和测量建筑物的倾斜和振动。大型工业装置应按设计要求反复试验和调整,确保安全运行。
在进行路桥工程中的一些测绘工作时:地形测绘一般有两个测绘情况,一个进行路桥工程规划和勘察设计阶段的测绘工作,另一个就是进行路桥工程完成以后的测绘工作。在技术手段上,两种技术没有基本区别,都是应用数字测图技术来测绘数字线划图(DLG),并依赖采集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OM)。外部的数据采集应用是多传感器技术的集成应用。现在已出现了部分基于全站仪,卫星定位、数码相机等多样传感器的内、外业综合化数据搜集和制图系统,而对于一般较为常见的路桥工程,使用航摄影像进行相关的测绘,并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控感应影像。
4 桥梁工程放样和变形监测
随着大型桥梁建设需求和规模不断扩大和变化,迫切需要发展快速、准确、经济、高效的空间规划技术。远程控制和通信技术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随着空间规划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呈现,空间规划技术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智能全站仪的发展,对大型桥梁工程在相关的施工与竣工过程中的空间形态进行实时、准确、完整的记录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和地面激光扫描具有高质量的应用潜力。然而,大型桥梁动、静态变形的自动监测技术和措施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发展,有望在技术手段和操作规程、检测技术、实时监测数据处理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应积极开发智能分析技术和视觉表达技术,通过形态检测和变形监测,满足最新结果和质量保证的要求。
5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缺乏测量技术,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会出现重大问题,施工进度非常缓慢,不仅延误了工期,而且保证了施工质量。所有道路和桥梁工程都将以此为基础,能够根据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相应的目标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建设。测量是任何工程中最基础的工作,质量是这项工作是工程建设的前提,我们还要对工程测量进行智能化管理,使测量项目给我们带来更大的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