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乡的美食
——米粑

2021-09-08本刊专稿范光

文化产业 2021年20期
关键词:馅料豆角米粉

本刊专稿 范光

每年农历三月三,在皖南山区东至县一带乡村,流行做米粑的习俗。常在一些特定节日制作,比如元宵节、清明节、三月三、七月半(农历)等节日做米粑。现在元宵节、清明节和七月半做米粑的不多,但三月三那天哪怕家里再忙都必须做米粑,听说是要“粑魂”,吃了三月三的粑,一年幸福安康,万事吉祥。

米粑的由来

以大米加工做成的米粑,古往今来流传民间。它是汉族传统小吃,东至县的特色食品。口感滑溜,味道鲜美,口味独特,既能当饭也能做菜,是深受当地百姓欢迎的一种小吃。米粑有蒸米粑、煎米粑,馅有猪肉、萝卜丝、长豆角、雪里蕻、韭菜粉丝等,也有将蒿草混入其中做成蒿子粑,亦有将高粱混入其中磨粉制成高粱粑……

东至民间传说:这种民间美食起源于泥溪镇朱村,有着非常强的地域性。相传起源于明朝初年,与朱元璋平定陈友谅有关。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路过东至,双方拼杀得昏天黑地,难解难分。相持日久,将疲兵乏,眼看谁也不能取胜,双方为休养士卒,曾一度订立“君子协定”:休战数月,在东至昭潭、青山桥与鄱阳石门三地交界处插红旗为界,双方互不侵犯(“红旗界”因此而得名)。

朱元璋率部驻扎在红旗界的营盘山。他的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深得当地百姓的拥戴。在日夜操练军队、养精蓄锐、等待战机的时间里,他苦苦思索影响作战的诸多不利因素。他认为战士们经常饿着肚子,长途奔袭作战,是久战不胜的主要原因。将士们所带干粮通常是饭团、炒米粉,在东至一代作战,这些干粮遇水即坏。为此,他找到当地老乡,希望能做出一种方便可口、水浸不坏的干粮。昭潭镇的巧妇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她们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在甑里蒸熟,冷却晾干,磨成细米粉,再用开水调和揉匀,将米粉搓成一个个鸡蛋大的粉团,中间戳个洞,放入炒好的菜馅,封上口,上蒸笼蒸透。这个类似汤圆状的最早的蒸米粑就做成了。它越嚼越甜,粑内包有新鲜的菜馅,因而非常可口。它最大的特点是不怕水浸,不易发馊,十天半月都不会坏。平时作战带上它非常方便,一顿吃上两个就饱了。将士们吃了蒸米粑,作战时如有仙人相助,故此,朱元璋又将这种食粮称之为“仙米粑”。困扰朱元璋的问题,就这样被红旗界的村妇们解决了。说起来,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建立大明王朝,也少不了蒸米粑的一份功劳。它蕴含着泥溪人的智慧和结晶,沉淀着浓浓的乡土味;这种味道时时刻刻萦绕在我的心头,无时不在挑逗着我舌尖上的味蕾,令我眷恋、惦念。

制作米粑的过程

追溯米粑的往事,我们看见的是东至人的智慧。作为一个食客,当然人们更念念不忘的是它穿过四季,温柔又机动地包裹着人间的万般滋味。在过去,米粑,它不像面粉粑一样当作日常生活中的主食,只是碰上节日和喜庆日才会包,是分享给亲戚朋友品尝的一种奢侈食品。它工序繁琐,做工精细,任何一个环节没掌握好都影响它对人们的口感。那种吃米粑值得回味的日子也只能追溯到我的童年。

在我小时候,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的物资供应匮乏,一年也难得吃上几回粑,而且,能吃上有肉馅的粑的机会就更是少之又少了,大部分是加上野菜蒿子的米粑。乡村比较固定的家家户户都做粑的日子是每年的“三月三”和“七月半”。这两个节日在民间都属于“鬼节”,这一天到处游魂野鬼出没,人们希望用粑将自己的魂巴住,不要被鬼带走了。于是,家家都要做粑,祭奠先人亡魂,巴住自己灵魂。

故东至乡村一直有农历三月三、七月半“巴魂”的说法。借着祭祀先人的机会,让活人大快朵颐一番,这是我们自古以来惯使的手段,一举两得的美事。话说回来,大家选择在这两个日子做粑吃也还是有其一定的道理的。“三月三”正值春耕大生产,是早稻的播种季节;“七月半”则是早稻收割晚稻插秧时节,庆贺大丰收,感恩大自然,自然要热热闹闹地大吃一顿了。

每年三月初三之前,母亲就量好米到水井边淘洗干净,晒干加工成粉,用瓷脸盆装好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到了“三月三”那天,母亲首先去食品商店买一斤肉,再到副食品商店买豆腐干和长豆角回来,把长豆角切碎、洗干净、沥水。母亲把锅洗得干干净净,柴火灶将锅烧红后先把香油炼熟,放入肉丁,豆干丁,豆角丁,加上盐、酱、醋一起大火炒几下,出锅时撒些香葱,分两个瓷脸盆装好,米粑是否好吃,完全取决于粑馅质量的好坏。开始做面皮搓米粉了,母亲把新鲜的白米粉装在一个瓷脸盆里,加上一定比例的开水给它泡酥,搓揉。揉成一个大圆球,再捏出无数个小圆球,将小圆球在干粉里打个滚,以免做起来粘手。搓好的粉球比较有粘性,母亲又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把粉球捏成窝状,用勺子挑上粑馅,把边缘合上,一个粑就成功了。为了粑外表的美观漂亮,母亲通常用筷子打成锯齿似的。等做了二十来个,母亲就把一块布打潮,铺在洗干净的锅蒸格上,把粑放在上面用大火蒸。

头一锅冷灶慢,第二锅热灶就快了。上笼前,笼底用粽叶铺垫,并在一个个粑之间隔上小块叶片,这样蒸出的粑不相互粘连,且有股淡淡的清香。每当母亲把米粑上屉之后,我们定是或蹲或坐在灶台前,咽着口水,眼巴巴地等着蒸笼冒上热气。盯着锅盖四周冒出了蒸气,就知道米粑已经熟了,母亲掀开锅盖,一股股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看着一个个玉白饱满的米粑整整齐齐排列在那里,让我更是急不可耐,垂涎欲滴了。蒸米粑熟了,母亲拿过一个盘子,满脸庄重地捡出品相最好的几个,端到桌前,祭过先人,口中念念有词,求列祖列宗保佑之后,一声令下“可以吃了!”,就是我们三姐弟一拥而上、大快朵颐的时候了……我们争先恐后地在盆里挑拣自己喜欢的馅料米粑,拿在手里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下去,外皮嫰软的肉馅或者是菜馅,香辣的米粑惹得口舌生津,这等口腹享受使我永生难忘。

演变成饺子粑

米粑,俗称仙米粑,而我们更愿意称它为炒粉粑。顾名思义,当然与它的做工程序有关了。一般都是用上好的晚稻米洗干净,然后放在篦筐里铺开晾干。几个小时候后就放在锅里炒,炒到二、三分熟,盛起来,然后再拿到石磨上磨碎。当然是磨得越精细越好。磨好了的米粉放在一个大盆里,用开水边调和边揉搓,揉搓到不粘手为止。这样和好的米粉就有一定的韧性,蒸熟的米粑不容易开裂。

东至巧妇们善于开动脑筋,迎难而上,最不缺的就是改良创新。有了这么辉煌的前身,对仙米粑在外形、味道、口感上提出了更高要求,粑馅的原料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也很讲究。主料一般是选用一种或两种时令蔬菜如豆角、大白菜、萝卜、芥菜,配上小山竹笋干、香菇丁、粉丝、豆腐、小河虾、猪肉等。制作粑馅时,先将主料细切成丝,用植物油或猪油将之炒至半熟,然后加入适量的葱、蒜、姜、酱油、味精、食盐、辣椒粉等佐料即成。

从类似汤圆的米粑演变成现在的饺子粑,经过了漫长的过程。外形上,人们逐渐改为将米粉团用十指慢慢捏成碗状薄片,包上馅,做成半月饺子形。这样的蒸米粑皮薄馅多,比以前的更可口。包得好的饺子粑看起来晶莹剔透,大小均等。如果是捏得不均匀,待蒸熟的饺子粑吃起来口感就差很多了。包饺子粑的时候,在饺子的黏合处按下一至三等几个齿口,好让人吃饺子粑的时候根据自己所喜,一下就能辨认出饺子粑里是什么馅,大家各取所喜,吃得满堂的人开开心心。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饺子粑已不稀罕,不像小时候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如今早已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了家常便饭。现今的饺子粑,无论外观或是馅料,都具备随时调配的多元化,米粉可以和各种菜汁一起浓妆艳抹,带来视觉上的多变。而馅料,更是各种呼朋唤友,不同的菜和肉组合有了更多的可能。而事实上,很多的消费者,仅仅因为它与众不同的外观,就甘心臣服,甘心做它的舌尖俘虏了。其实,饺子粑的制作门槛并不高,难度也不大,但特别费工夫。米粉要专用的那种,和粉需要用开水,各种馅料要炒熟。时间、水量和调味,样样恰到好处,蒸食时才会色泽光亮,口感细腻滑爽又有劲道。馅料的油脂沁入表皮,米皮的香味渗进馅料,颇有相互借力之意,二者各具锋芒,不争不抢。呈现眼前的,就是这种温润舒适而不腻,冒着热气,散着香味,让人欲罢而不能,只能举箸相向了。

我对东至饺子粑情有独钟。它一直在我的心田荡漾,从我记事起,我就渐渐喜欢上了它,多少年过去了,米粑,依然在我梦中魂牵梦绕。它早已浓缩成一种美食文化根植在家乡的土地上,成为一条连接亲情、友情的纽带。热情好客的东至人民秉承祖祖辈辈包米粑的习俗,无论时代如何更迭,经济如何发展,饮食范围如何之广,而东至米粑,又称仙米粑、饺子粑永远是家乡父老乡亲们的最爱!后来,东至人将饺子粑,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东至米饺。清朝汪日桢《湖雅》中就记载了江南“粉饺”,这米粉皮儿的饺子,“形如半月色如银,皮薄绵酥菜作心。油炸清蒸皆味美,原生品质食中珍。”正是用来形容东至县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东至米饺。“始于颜值,陷于口味”,现如今,天天都能吃上米饺了,出门走几步路就有好几家卖米饺的早餐店。每当我走过时,就会闻到蒸米饺的香味,我就会忍不住去品尝。

猜你喜欢

馅料豆角米粉
沙坊米粉香
兴安米粉趣谈
俄罗斯的饺子有哪些奇怪的馅料
China
奶香蔓越莓米粉球
词语对对碰
氤氲豆角香
夏日豆角饭
好好的路
莲蓉馅料的加工操作要点